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80|回復: 0

[廿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複製鏈接]
誰最中國 發表於 2018-7-6 19: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中國節氣 小暑

文字丨『誰最中國』
圖片丨來自網絡

暑字,從日者聲日者,為太陽照耀的人鬥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於極點故名小暑,小暑是炎熱的開始土地上下都有日光的炎熱照耀夏季的第五個節氣明日小暑

今年的小暑時間為:2018年7月7日11:41:47,農曆五月二十四,星期六。

小暑前後,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但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於華南初春時節景象。全國大部分地區還是一番逐漸炎熱的景象,天蒸地煮,如火炙烤。

一候 温风至

一候 温风至

一候,溫風至。大地上不再有一絲涼風,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

二候,蟋蟀居宇

二候,蟋蟀居宇

二候,蟋蟀居宇。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

三候,鷹始鷙

三候,鷹始鷙

三候,鷹始鷙。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只好多在清涼的高空活動。

溫風溽徂暑。

清籟催萬物。

草木瘋染綠。

蟋蟀生潤土。

花倦了無聲。

日午如籠煮。

行雲欲流濕。

新涼隱山谷。

長夜退竹喧。

霏微戲檐雨。

誰解涼風意?

北窗吹酣熟。

煩暑已至,雖燥熱難耐,鬱鬱難熬,不如尋一小院,沈心靜氣,隱於長夏,與天地不擾,故心中自生清涼。

沈心靜氣,隱於長夏

沈心靜氣,隱於長夏

時當小暑之季,人體陽氣較旺盛,即使寒濕體質嚴重的人也感受到了氣溫的升高,天氣一如蒸籠。應注意勞逸結合,減少外出,以避暑熱,保護陽氣。飲食上,應以適量、適當且富有營養為宜,蓮藕、綠豆芽、酸梅湯、苦瓜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蓮藕、綠豆芽、酸梅湯、苦瓜

蓮藕、綠豆芽、酸梅湯、苦瓜
韩皆或 發表於 2025-4-19 15:12 | 顯示全部樓層
《小暑节气考释与养生要义》

小暑者,暑气初盛而未极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此节气斗指辛位,太阳黄经达105度,乃天地阳气由盛转极之关键节点。今就小暑节气之文化内涵与养生之道,略陈管见。

一、节气考源与物候特征
小暑之名,肇端于《周礼》"暑暍"之载,《逸周书》更详述其"温风至,蟋蟀居宇,鹰始鸷"三候。考"暑"字构形,从日者声,许慎《说文》释为"热也",段玉裁注曰:"暑与热浑言则一,析言则暑湿而热燥。"此时节阳气达于地表,土壤蓄热完成,《黄帝内经》所谓"阳气大发"之象。江南梅雨渐收,华北"七下八上"汛期将至,西北高原犹存残雪,此即《淮南子》"地气上腾,天气下降"之天地交泰现象。

二、民俗传统与文人意趣
古有"食新"之俗,《荆楚岁时记》载"六月六,晒红绿",曝书画衣裘以祛潮。文人雅士则效法陶潜"北窗高卧",白居易《消暑》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此节气宜赏莲观槿,苏轼《贺新郎》"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正写小暑执扇之趣。江南有"三花"(茉莉、白兰、玳玳)入茶之习,北方则饮酸梅汤以生津,皆应《饮膳正要》"夏宜清补"之训。

三、养生要诀与起居规范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强调"夏三月,此谓蕃秀",当"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具体而言:
1. 饮食宜清:孙思邈《千金要方》主张"省苦增辛",绿豆、莲藕、苦瓜皆为应时之品。宋代《养老奉亲书》特重粥养,推荐荷叶粥解暑。
2. 起居有常:避午时烈阳,嵇康《养生论》言"暑当与汗俱出",然需防阴暑伤人。可效法《遵生八笺》"平旦漱玉泉"之法晨练。
3. 情志调摄:《医先》云"养德养生无二术",当持"心静自然凉"之态。文徵明《消夏图》所示"高梧清荫"之境,实为养心妙法。

今值小暑,愿诸君循天地之道:晨观凌霄初绽,午憩竹簟听蝉,暮赏流萤度阁,夜卧北牖怀冰。如此,则暑不伤身,热不扰心,方得古人"夏日可畏"而"闲适自安"之真趣。时维戊戌小暑前日,谨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