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碑是指北朝在中国北方所形成独具一格的字体   魏碑是指北朝在中国北方所形成独具一格的字体,除了北魏、东魏、西魏之外,还有北齐、北周,北碑自阮久、包世臣、康有为大力提昌后,为后人所重视,更影响书风发展,其主要原因系北碑古朴深厚,最适合楷书奠基。 魏碑用笔,重要的必须注意三点: 第一 、笔力强劲,兼采中锋及侧锋。 第二、走笔时用锋的腹部牵引,使笔尖跟随在后。 第三、显笔处三顶点,这与圆笔正好相反,为了让大家了解其写法,分别就下面点划说明并示范。 点 《右切点》 先压右上角再拉右下角 
《右切点》   
先压右上角再拉右下角   《右挑点》 先压左下角再挑右上角 
《右挑点》   
先压左下角再挑右上角   《下平点》 先压左角再拉右角 
《下平点》   
先压左角再拉右角   《左挑点》 先压左下角再挑右上角 横 《切横》 先将笔锋转至上角再往下拉 《燕尾横》 先右下角往上挑,象隶书的燕尾 竖 《直竖》 先将笔锋转至左角再拉右下角 
《左挑点》   
先压左下角再挑右上角   《悬针竖》 用笔尖收笔 钩 《竖尖钩》 先压右下角再导锋收尖钩 《浮鹅钩》 先在左下角转笔后往上拉 《戈钩》 先压右下角再上拉 撇 《尖直撇》 先压右上角再往左下角拉 
《尖直撇》   
先压右上角再往左下角拉   《挺腹撇》 笔画快到末端时重压再提起 
《挺腹撇》   
笔画快到末端时重压再提起   挑 《点水挑》 最后一提,重压笔毫而后侧锋转中锋撇出 
《点水挑》   
最后一提,重压笔毫而后侧锋转中锋撇出   《向挑》 注意点画的呼应连带 
《向挑》   
注意点画的呼应连带   《钩挑》 竖画末尾,提笔调峰后中锋撇出 
《钩挑》   
竖画末尾,提笔调峰后中锋撇出   捺 《俯捺》 撇出捺脚前,重按笔毫,顿挫出捺脚的形态 
《俯捺》   
撇出捺脚前,重按笔毫,顿挫出捺脚的形态   《仰捺》 运用手指及手腕的动作绞转笔毫,写出捺脚出锋 
《仰捺》   
运用手指及手腕的动作绞转笔毫,写出捺脚出锋   《长捺》 捺脚出锋含蓄 
《长捺》   
捺脚出锋含蓄   《短捺》 短促而有力,力在含蓄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