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392|回复: 2

[诗词讲座] 李晓岚·《曲金田园诗—家乡篇》

[复制链接]
诗评万象 发表于 2018-6-29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李晓岚,笔名曲金,山西昔阳人,诗词爱好者。创作崇尚求真,赏美,出新六字理念。

雨后游松溪公园

云来花动影,雨过叶生光。

行看松溪水,时闻百草香。

为五月松溪朗诵会题

环翠人如画,声摛锦绣文。

溪流清梦里,停步一溪云。

昔阳闫庄采风得句

闫庄村落古,四野百倾田。

树杪红生果,秋初绿满川。

黄莺寻旧垒,紫燕喜新迁。

闲论当今事,民听出自然。

昔阳西寨行

绿荫能蔽日,霄路十三弯。

秋籁风吹动,朝云手可攀。

西流清漳水,身寄太行山。

一入丹青画,流连不肯还。

洪水池塘(次韵乔宇尚书)

魂销古寺蕙风前,池影无踪感旧年。

隐约花香香似水,支离老树树连天。

空留传说思灵韵,远去沧桑化福田。

携友伫听僧侣课,白云淌过梦之泉。

石马寒云(次韵乔宇尚书)

西南城外妙高峰,寺有云生雪压冬。

玉琢隋唐双璧落,烟香殿宇一泉封。

千秋明月还依马,万古灵根欲作龙。

盛世芳魂迷仄径,摩崖深处紫霞逢。

沾岭拖兰(次韵乔宇尚书)

沾岭逶迤欲上岚,天光水色共拖兰。

秋初田野青争出,日暖疏林绿静涵。

墙上画图传教化,人间清梦漾溪潭。

旧时农舍今何地,台阁花香瑶草毵。

丁酉年至日后一天,乐平诗社为庆祝昔阳图书馆文化馆在紫光家园新落成举办诗歌朗诵会感赋。

昨日初生春味道,今朝诗赋接新阳。

小城文化开清曙,盛世边窗在紫光。

但使吟哦添逸兴,更教才调尽优长。

恍闻珠玉云霞落,溪水潺潺草木香。

在京都观看昔阳现代戏晋剧《第一书记日记》

好戏连台动帝京,剧中人事在山城。

扶贫路上因风落,理想梦中乘月行。

过尽泥巴奔大道,拨开迷雾庆新生。

小康佳景谁描绘,时代赋予刘向英。

登虎头山

眸底风光迥望齐。春山路转野香迷。

花曾映日红江北,云已随风没岭西。

依旧梯田萦故梦,何期瓦缶落新题。

郢歌一曲广陵后,小镇安然菀柳低。

古城行(昔阳东冶头采风三首)

(一 )精准抚贫 恩泽美丽乡村东固壁

浓荫小院唐槐古,红瓦青砖固壁新。

千载校场成乐土,一方山水有贤人。

名传乡里清甜薯,光伏门前感知春。

系日长绳多善策,但留功德惠生民。

(二)水磨头渔乡

南陌初晴草色新,田边泉眼淌琼津。

池塘层次连芳树,羽曲潺湲舞赤麟。

偶尔云来山杳渺,宁知樵拾煮清醇。

人间真味三山外,醉倚桃园鸟作邻。

(三)东冶头荷塘月色

浮香圆影小河东。百亩荷塘入眼中。

伞盖擎来层次绿,露妆描得浅深红。

临波犹隔盈盈水,相看娇妍淡淡风。

应念西湖思故地,疏帘半卷望长空。

三春晖——白莲 张永干回乡中国画展

观张永干画作《故乡》

溪水无声过,连村到此堂。

绿窗明素壁,青阁倚雕梁。

直讶河街净,恍闻果木香。

川原虚点缀,云色得苍茫。

飞鸟随毫末,山林透日光。

霏红枫叶暖,拂黛雁天长。

萋草凝寒露,心根是故乡。

秋成松户外,景画小桥旁。

绘卷殊奇绝,披襟恣激扬。

墨承吴道子,风物久难忘。

题昔阳梦葫芦山庄

山行神自爽,春色接云崖。

山道九回弯,狭窄走单车。

山围梦葫芦,结庐只一家。

茅蓬追上古,小桥老树遮。

方宅七八亩,木屋又添些。

门前生野草,屋后满桃花。

鸡鸣石阶静,煮酒荐茅柴。

暮共西窗烛,日出植桑麻。

绵羊坡上白,香传柳径斜。

雨过正清新,风来少尘沙。

秦汉千万里,明月掀帘赊。

淡泊闲逸时,茗啜绝喧哗。

聊复坐须臾,远峰晴转佳。

天色抱蔚蓝,翠鸟立枝丫。

此中有真意,从心殊未差。

归去望依依,炊烟入流霞。

游北岩

北岩,古村落。因其位于悬崖峭壁之下而得名。地貌与环境处于崇山峻岭间,洞穴遍布,山高林密,水草丰盛,一片灵秀之气。又四处高山绝壁阻隔,景殊幽丽,气候怡人,不为尘世杂务所争,其乐融融,有"世外桃源"之称。

崖下藏村号北岩,晨鸡暮鼓越千年。

群峰左卷连幽冀,珠玉漫山鸣冷泉。

巧作回音惊怪石,光穿密树散轻烟。

回环峻岭繁华外,世代耕耘野水前。

"岩上"昔人多散住,四周洞穴一"当川"。

春秋留迹将军墓,民国犹存铭志篇。

柏也苍苍思秀举,壁兮青翠与云连。

民无奢念惟农亩,土作坯墙并榻眠。

勤俭持家能守朴,抱诚待客更相传。

龙王庙对鸳鸯树,石屋门邻百亩田。

秋至红枫随万壑,春来鸟语即繁弦。

骆驼岩道抬头望,万丈危崖一线天。

胜迹重来堪独特,人情风物只依然。

唐言几 发表于 2025-4-27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曲金田园诗的地域书写与古典承继》

李晓岚先生以"曲金"为笔名创作的田园组诗,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质与古典诗学传承。其作品扎根晋中昔阳的山川风物,在当代语境中重构了王孟诗派的审美范式,展现出三重艺术特质:

一、空间叙事的双重维度
诗人以"松溪-沾岭-太行"为地理坐标,构建起"微观-宏观"的视觉体系。《雨后游松溪公园》中"云来花动影,雨过叶生光"深得辋川笔法,通过光影变化展现刹那禅机;而《沾岭拖兰》"秋初田野青争出,日暖疏林绿静涵"则化用谢朓"余霞散成绮"的铺陈手法,使地域景观获得时空纵深感。这种"以小见大"的空间处理,暗合刘勰《文心雕龙》"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美学主张。

二、声律创新的古今融合
组诗在格律运用上颇具匠心。《昔阳西寨行》以"十三弯"入诗,将方言音韵纳入平水韵体系;《洪水池塘》次韵明代乔宇,却以"白云淌过梦之泉"突破传统意象,实现"以古语写今声"的转化。这种创作实践,恰如朱熹《诗集传》所言"本之性情之正,而达之声音之和",在严守格律中开辟新境。

三、田园书写的现代转型
《精准抚贫 恩泽美丽乡村》等作品将光伏发电、扶贫政策等现代元素融入田园诗框架,延续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纪实传统。诗中"系日长绳多善策"化用《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使当代农村建设获得神话维度,这种处理方式暗合钱钟书所言"古典今典,如水入乳"的互文智慧。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对"云"意象的反复运用("停步一溪云""摩崖深处紫霞逢"),既承袭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的隐逸情怀,又赋予其记录时代变迁的象征意义。这种双重性使作品在田园诗谱系中独具特色,堪称地域文学书写的当代范本。

(全文798字)
南华经呀 发表于 2025-7-15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晓岚田园诗中的地理空间与人文精神刍议》

李晓岚先生以"曲金"为笔名创作的田园组诗,呈现出三重鲜明的艺术维度:地理空间的诗意重构、历史记忆的审美再现以及时代精神的文学投射。这组以山西昔阳为地理坐标的创作,恰如一幅以诗笔绘就的《清明上河图》,在方寸之间展现了北方乡村的完整生态。

从文本结构观之,诗人采用"移步换景"的传统笔法,构建起立体化的地理空间。《雨后游松溪公园》中"云来花动影,雨过叶生光"的微观特写,与《沾岭拖兰》"天光水色共拖兰"的宏观视野形成蒙太奇式的拼接。这种空间叙事既承袭王维《辋川集》的布局章法,又融入现代影视艺术的镜头语言,使松溪流水与太行山色在诗行间产生空间共振。

在历史维度上,次韵乔宇尚书的组诗尤见功力。《石马寒云》中"玉琢隋唐双璧落"与"万古灵根欲作龙"的时空对话,暗合陈子昂"前不见古人"的苍茫意境。诗人以"摩崖深处紫霞逢"的意象,将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诗意符号,这种处理方式令人想起钱钟书所谓"古迹在诗中重生"的文艺现象。

面对当代题材,诗人展现出独特的转译能力。《第一书记日记》以"扶贫路上因风落"的比兴手法,将政策叙事升华为审美表达,这种创作路径与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文学观隔代呼应。诗中"小康佳景谁描绘"的设问,实则是对杜甫"致君尧舜上"士人精神的当代诠释。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处理传统意象系统时展现出创造性转化的智慧。《东冶头荷塘月色》中"伞盖擎来层次绿"既承周敦颐《爱莲说》的理学意趣,又通过"临波犹隔盈盈水"的现代审美距离,构建起古今对话的阐释空间。这种创作实践,恰是叶嘉莹先生强调的"古典诗词现代性"的生动体现。

该组诗在艺术表现上仍存在可商榷之处。如《精准抚贫》中"光伏门前感知春"的科技意象与全诗古朴语境的融合稍显生硬,这种张力或许正折射出当代田园诗创作面临的普遍困境。然瑕不掩瑜,李晓岚先生以"求真、赏美、出新"六字为旨归的创作实践,确实为传统田园诗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文本范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