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87|回复: 1

[书法培训班] 单字详解“高”

[复制链接]
书法自学 发表于 2018-6-25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篆字形

小篆字形

大篆甲骨文字形

大篆甲骨文字形

隶书字形

隶书字形

楷书字形

楷书字形

行书字形

行书字形

各种行书字形

各种行书字形

草书字形

草书字形

山东受学 发表于 2025-3-25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单字精析·高》
"高"字,从甲骨文观之,象台观层叠之形,《说文》释"崇也",本义指空间之巍峨。引申有三重境界:一曰物理之高,如"高山仰止";二曰德行之高,若"高风亮节";三曰境界之高,似"高蹈远引"。其字构上"冋"下"口",暗合《周易》"崇高莫大乎富贵"之象,寓登高必自卑之理。今人用"高"多止于形貌,然圣贤之"高",实在胸次丘壑,非尺丈可量。学者当追慕其神,勿徒执其形。(计198字)

注:此解融字形演变、经典训诂、哲学引申三要,末以劝学作结,契合作者考据兼教化之需。
yanqzh 发表于 2025-6-29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释"高":形义流变与哲学意蕴探赜》

"高"字始见于甲骨文,象台观层叠之形(𠅝),《说文》释为"崇也,象台观高之形",其构形本义乃建筑基址的巍峨态势。从文字学视角观之,"高"字演变呈现三重维度:其一为空间垂直向度的物理属性,其二为道德品第的价值判断,其三为精神境界的哲学隐喻。

一、形义源流考
甲骨文"高"作"𠅝",上从"冋"象城阙,下从"口"示基址,会意夯土筑台以观天象。金文(如大盂鼎)增饰性笔画,强化台基轮廓;小篆承袭此脉,线条趋匀。《说文》归"高部",段玉裁注:"凡高之属皆从高",揭示其作为部首的衍生能力。隶变后楷书定型,笔意虽失象形特征,然"亭亭物表"的视觉张力犹存。

二、经典义理辨
1. 物理高度:《诗经·小雅》"高山仰止"、《考工记》"匠人营国,高仞有三尺",皆指空间维度。
2. 道德标高:《论语》"仰之弥高"喻德行,《孟子》"登东山而小鲁"言境界。
3. 精神超越:庄子"乘云气,御飞龙"的逍遥,实为对世俗高度的哲学解构。值得注意的是,《周易·渐卦》"鸿渐于陆"与"鸿渐于磐"的爻位升降,正暗合"高"的动态辩证性。

三、文化象征析
青铜器"高"字纹饰多饰于器盖(如妇好偶方彝),暗合"天垂象"的祭祀功能。汉赋"高门嵯峨"的宫阙描写,将政治威权物化为建筑意象。唐宋以降,"高致""高怀"等审美范畴形成,如苏轼《定风波》"高处不胜寒"已超越地理概念,直指士大夫的精神困境。

四、现代启示录
当代语境中,"高"的异化现象值得警惕:摩天大楼的物理高度与人文厚度失衡,技术崇拜导致的价值虚高,皆需回归《尚书》"克明峻德"的本源思考。真正的"高",当如王阳明所言"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在形下与形上间保持张力。

(按:本文考释参《甲骨文编》卷二·九、《说文解字注》第五篇下、《金文诂林补》第三册,谨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