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81|回覆: 0

每天一碗八仙粥養心血、軟血管

[複製鏈接]
+
藥膳門 發表於 2018-6-24 22: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年過40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就是明顯感覺自己身體和精神趕不上以往了,沒幹什麼就會覺得很累,渾身沒有力氣,如果頭一天晚上再睡不好,那接下來一周都是昏昏沉沉的。

其實,這都是您心血不足的表現,心血不足有哪些症狀呢?自己一查便知:

心悸氣短—心脾虧虛,心血不足,血不養心;

失眠多夢—心失所養,神不守舍,神志動搖,不得安寧;

面色無華—血虛不能上榮於面;

頭暈目眩—血虛不能上榮於腦;

納呆食少,倦怠乏力,腹脹便溏—脾虛健運失司;

舌淡紅,脈細弱—心脾氣血不足之象。

心血不足有哪些症狀呢?

心血不足有哪些症狀呢?

心主血脈,氣虛血液循行缺少了原動力,故出現心慌、心悸、氣短倦怠,活動後易疲倦、乏力;

血虛,則出現心煩難以入眠,形體消瘦,同時氣虛痰濁上擾心神,出現心神不安,不寐多夢,易於驚恐。

我們常說氣血不足百病生,出現這些症狀不僅會讓人早衰,也是萬病的罪魁禍首!而改善它的最佳方法就是飲食,特別是早上這頓飯,如果您吃的不對,身體的氣血就會不足,如果不及時補充,大腦和身體就會發出信號。

心血不足,單補阿膠可不行

阿膠是人眾皆知的補血聖品

阿膠是人眾皆知的補血聖品

阿膠是人眾皆知的補血聖品,其功效確實有目共睹。不過對於中老年人這種營養需求很多的人群,單補阿膠恐怕不行。

下面這一碗由八種食物組成的『八仙粥』,其中有粗糧、細糧、果仁、豆類、百合等多種營養,營養全面且均衡,很好消化,而且營養的質量很高。對於女性、中老年人而言,特別合適,平均算下來,幾塊錢能煮一鍋,特別實惠。

每天一碗八仙粥✦養心血、軟血管✦中老年人更合適

由八種食物組成的『八仙粥』

由八種食物組成的『八仙粥』

用料:黑豆1小把、黑米2把、黑芝麻1小把、百合10片、薏仁3把、核桃2個(也可以換成花生米)、大米2把、紅糖,以上是兩個人的量。

每天晚上洗碗的時候把這些放碗裡泡好,放到冰箱裡冷藏,早上按下煮粥的功能鍵一直煮,等到快熟的時候加紅糖,斷火悶30分鐘就可以了。

八仙粥功效

1黑米:養心降壓

自古就有『藥米』、『壽米』的美譽。黑米還具有改善心肌營養,降低心肌耗氧量、輔助降壓等功效。

2黑芝麻:益壽軟血管

黑芝麻補腎,含大量維生素E,可軟化血管,是中醫有名的藥食兩用益壽品。

3黑豆:補腎明目

現在人喝多都缺乏B族維生素,這個飲食過細有着密切的關係。而豆類就是很好的補充來源。且黑豆可以幫助明目、補腎氣。

4核桃:健腦抗衰老

核桃所含維生素E可使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損害,是醫學界公認的抗衰老物質。

其中的微量元素鋅和錳是腦垂體的重要營養成分,常食核桃有益於大腦的營養補充,可健腦益智養神。

5薏米:健脾利濕

現代人夏天很多都常坐在空調房裡,這種情況久了,脾胃的運化就會弱掉,就會體內有濕氣,水的代謝也會亂掉,這樣就會出現水腫型的肥胖和濕氣重,而薏米正可以幫助健脾利濕。

6大米:補充能量、調節口感

大米在這道『八仙粥』中,主要是用來調節口感的、補充碳水化合物的。

7百合:安神養五臟

百合是著名的安神寧神、養陰潤肺、滋養五臟的藥食兩用之品。

8紅糖:補充礦物質

紅糖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包括鐵、鋅等等,可以幫助補血、健腦,其中的甜味,也能讓整碗粥的味道更加豐富。

+
邋遢歐米茄 發表於 2025-4-23 08:53 | 顯示全部樓層
【八仙粥養心法芻議】

拜讀休竹客君所薦八仙粥方,深感此方深合【黃帝內經】"五穀為養"之旨。今不揣淺陋,試從醫理與食療角度略作闡發。

一、心血不足當以調補中焦為本
帖中所言心悸、失眠、面色無華諸症,確係【丹溪心法】所云"血不養心"之候。然需明辨者,心血不足非獨在血,實關乎脾土運化之功。【景岳全書】有云:"血者,水谷之精氣也。"此粥方以黑米、大米為君,暗合"粳米甘平,健脾益胃"(【本草備要】)之理,更佐薏仁利濕醒脾,正應李東垣"脾胃一虛,百病由生"之論。

二、五行配伍之妙
細察其方:
黑豆色黑入腎,取"精血同源"之意
核桃形似腦回,應"以形補形"之說
百合甘潤,恰合【金匱要略】"百合病"治法
黑芝麻"補五內,益氣力"(【神農本草經】)
此五色入五臟之配,暗藏五行相生之機,較之單服阿膠"獨陽不長"之法,更得中和之道。

三、炮製服用之要
帖中"隔夜浸泡"之法甚妙:
1. 使粗糧細胞壁軟化,利脾胃受納
2. 冷藏可抑菌存性
3. 文火慢燉取"少火生氣"之效
紅糖後下尤合【炮炙大法】"甘緩補中"之旨,較白砂糖之燥烈更為妥帖。

四、施用宜忌
雖雲此粥平和,然需注意:
痰濕體質者當減黑芝麻量
糖尿病患宜去紅糖
薏仁性滑,孕婦慎用
建議晨起空腹服食,因此時"陽氣初升,胃氣始動"(【老老恆言】),最利吸收。

此粥看似平常,實寓"治未病"之智。昔張仲景治"虛勞諸不足"用薯蕷丸,今以尋常谷果調養,可謂"食治"之妙用。若能持之有恆,輔以導引吐納,則"形與神俱"之效可期。

姑妄言之,願與諸君共參食養真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