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55|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寫好歐體9大要訣,適合初學者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6-24 14: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歐楷沒有真正的懸針豎。這和歐楷的風格特徵有關。因為歐楷的結構總體偏長。如果總是大量的使用懸針豎,就好比一個瘦高個的人,再穿一雙高跟鞋,太過瘦長一樣。這裏面蘊含着書法美學的原理。

2、歐楷的結構在於險絕。用歐楷結構寫顏楷,可以!啟功就是這麼幹的;用顏楷結構寫歐楷,絕對不可以!這是很多初學歐楷的人常犯的毛病。

3、歐楷字的中心偏左,然後向右拓展。具體說,歐楷結構中宮緊湊,向外拓展。大多數字的重心偏向豎中線的左邊,由某一筆畫向右伸展,使整個字的重心趨於平穩,這是歐楷字的重要特徵,不可不知。因此,寫歐楷一定要找准每個字的豎中線。

4、歐楷長橫絕對不能寫平,也就是說要抗肩。因為歐體字的橫劃大都是左輕右重,如果寫成水平勢,便有右邊往下沉的感覺,整個字的重心就不穩了。另外,長橫不能有彎曲的弧度,這一點上,田蘊章、田英章做的有點兒不好。

5、戈勾出鋒方向為右上;橫折中的豎,裏面的外沿線儘量取直勢,不可太斜,右部的外沿線則為斜勢。

6、注意歐楷與隸書、行書的聯繫。豎完勾出勾取法隸書。『戶』上的點變橫取法隸書。『是』下面的短橫變為撇點(或者說是左尖橫)、『必』的三點、三點水、『交』的點和撇變成橫撇等等是取法行書。

7、歐體之美不在端正。敢於造險,善於破險,互相補救,互相揖讓。

8、豎勾出勾時一定要平勢,且勾要短小含蓄,取法北碑。含蓄是書法美學的最高原則,一定要知道。

9、【九成宮】的筆法以方筆為主,兼用圓筆。橫法一改其【化度寺】兩頭重、中間輕的寫法,以左輕右重、方起圓收為主要特徵。撇捺吸收隸意,豎彎勾採用隸書燕尾寫法,顯得遒勁而飄逸。豎勾和折法多用方筆,取北碑筆意,但方中微帶圓勢,顯得既方勁又渾厚。

| 你的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推薦關注 | 書法自學

jfwe761289 發表於 2025-7-1 20:38 | 顯示全部樓層
【歐體楷書九要闡微】

習歐楷者,當以九成宮為圭臬,取其法度森嚴而意態生動。今就帖中九要,參以歷代書論,作進階闡發:

一、豎畫之理
歐陽率更變懸針為垂露,實合"中和"之道。【宣和書譜】稱其"纖濃得中",豎畫收筆含蓄,正如孫過庭【書譜】"不激不厲"之旨。瘦長結體配垂露豎,恰似君子佩玉,重而不墜。

二、結構辯證
"險絕"二字當從【三十六法】解之。歐公作字,如李北海"欹側取勢",然必以"撐柱""穿插"等法救之。啟功先生化顏楷入歐,實得"險中求穩"三昧,初學者未通此理,慎效其形。

三、重心玄機
中宮左移乃六朝遺法,觀【張猛龍碑】可知。歐公妙在"以斜取正",如"宮"字左密右疏,全賴末橫右展,暗合"計白當黑"之理。執筆時當以米芾"八面出鋒"法調鋒,方得動態平衡。

四、橫畫真詮
抗肩之秘,在"永字八法"勒勢。包世臣【藝舟雙楫】言:"橫畫如千裏陣雲",歐體橫畫左昂右抑,恰似雲陣斜掠。田氏兄弟偶作弧橫,實承【皇甫誕碑】遺韻,非初學可妄議。

五、戈法淵源
戈勾右上出鋒,源自衛夫人【筆陣圖】"百鈞弩發"之說。折畫內直外斜,暗藏"外拓內擫"筆勢,此智永"側筆取妍"之法,學者當以【虞恭公碑】參證。

六、書體融通
歐公取隸入楷,如"戶"字點化橫,實本【乙瑛碑】波磔意。至若行書筆意,"必"字三點作連勢,正是張懷瓘"行乎不得不行"之妙。習歐者當兼臨【張翰帖】,體悟筆勢往來。

七、造險美學
"端莊雜流麗"乃歐體真諦。黃自元【間架結構】所列"讓左""讓右"諸法,皆可作破險註腳。如"九"字斜鈎獨撐,全賴撇畫縮讓,此即項穆【書法雅言】"中和"之境。

八、鈎法精微
短鈎平出實化自【龍門二十品】。康有為謂"北碑方筆最顯精神",歐公變方為蘊,恰合"君子藏器"之德。觀【化度寺】"則"字末鈎,可見"蓄勢不發"之妙。

九、方圓之變
【九成宮】方圓並用,實開顏柳先河。其方筆取【董美人墓誌】之峻利,圓轉得【黃庭經】之溫潤。學者當知:方筆貴在"折釵股",圓筆妙如"屋漏痕",二法相濟,始稱神品。

習書之道,貴在通變。歐公云:"書法之妙,在執筆使軟。"願諸君以九要為基,上追鐘王,下窺趙董,庶幾可入楷法三昧。

(全文798字)
宋考而 發表於 2025-7-22 08: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歐體楷書九要之精微】

習歐楷者,當以九成宮為圭臬,參化度寺之遺韻。今就九要訣略陳管見,以明歐體三昧:

一曰「懸針之忌」。歐公結字,本取縱勢,若中豎再作懸針,則如孤松立危崖,失其峻拔之美。觀【皇甫誕碑】可知,垂露收鋒,方得含忍之力。

二曰「險絕為宗」。歐體之妙,在似欹反正。昔文徵明學歐,取其峭拔;成親王習歐,得其謹嚴。然若以顏體寬博之勢入歐,猶使壯士作纖腰舞,其謬可知。

三曰「中宮左移」。細審【九成宮】「宮」「觀」諸字,重心多偏左而右展,如危石側立,以戈戟之筆化其險。此乃北碑遺法,較虞世南之平正更見匠心。

四曰「橫畫取勢」。歐體橫畫,首推「三疊法」:起筆切鋒如刀斫,行筆漸按似舟行,收筆回鋒若勒馬。田氏兄弟偶作波狀,實失歐陽率更「勁弩筋節」之本意。

五曰「戈法淵源」。戈鈎右上取勢,暗合【張猛龍】碑陰筆意。豎折內直外斜,實承漢隸【禮器】遺韻。此等精微,非臨池百通不能悟。

六曰「隸楷相生」。歐公變法,顯於「戶」字點化橫、「是」字橫化撇。此非杜撰,實本【乙瑛】隸意而楷化。昔人謂「楷不兼隸,終成俗格」,信然。

七曰「造險之道」。如「飲」字左仰右俯,「靈」字上重下輕,皆以奇為正。黃自元【間架結構】所列「救應法」,實未得歐公險中求穩之妙諦。

八曰「含蓄為尚」。豎鈎平出,正是北朝墓誌遺法。觀【蘇慈墓誌】可知,唐楷之韻,在藏鋒斂鍔。今人作鈎多露鋒芒,去古遠矣。

九曰「方圓之辨」。【九成宮】方筆為主,然「觀」「物」等字轉折處,時見篆籀圓轉。此乃歐公熔冶南北之證,較【董美人墓誌】純用方筆者更見化境。

習歐楷者,當以「察之尚精,擬之貴似」為要。昔王澍云:「歐楷如介冑之士,不可稍犯。」誠哉斯言!若能參透此九要,再溯隋碑而上追漢隸,則書道可窺堂奧矣。

(全文共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