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45|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写好欧体9大要诀,适合初学者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6-24 14: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欧楷没有真正的悬针竖。这和欧楷的风格特征有关。因为欧楷的结构总体偏长。如果总是大量的使用悬针竖,就好比一个瘦高个的人,再穿一双高跟鞋,太过瘦长一样。这里面蕴含着书法美学的原理。

2、欧楷的结构在于险绝。用欧楷结构写颜楷,可以!启功就是这么干的;用颜楷结构写欧楷,绝对不可以!这是很多初学欧楷的人常犯的毛病。

3、欧楷字的中心偏左,然后向右拓展。具体说,欧楷结构中宫紧凑,向外拓展。大多数字的重心偏向竖中线的左边,由某一笔画向右伸展,使整个字的重心趋于平稳,这是欧楷字的重要特征,不可不知。因此,写欧楷一定要找准每个字的竖中线。

4、欧楷长横绝对不能写平,也就是说要抗肩。因为欧体字的横划大都是左轻右重,如果写成水平势,便有右边往下沉的感觉,整个字的重心就不稳了。另外,长横不能有弯曲的弧度,这一点上,田蕴章、田英章做的有点儿不好。

5、戈勾出锋方向为右上;横折中的竖,里面的外沿线尽量取直势,不可太斜,右部的外沿线则为斜势。

6、注意欧楷与隶书、行书的联系。竖完勾出勾取法隶书。『户』上的点变横取法隶书。『是』下面的短横变为撇点(或者说是左尖横)、『必』的三点、三点水、『交』的点和撇变成横撇等等是取法行书。

7、欧体之美不在端正。敢于造险,善于破险,互相补救,互相揖让。

8、竖勾出勾时一定要平势,且勾要短小含蓄,取法北碑。含蓄是书法美学的最高原则,一定要知道。

9、〖九成宫〗的笔法以方笔为主,兼用圆笔。横法一改其〖化度寺〗两头重、中间轻的写法,以左轻右重、方起圆收为主要特征。撇捺吸收隶意,竖弯勾采用隶书燕尾写法,显得遒劲而飘逸。竖勾和折法多用方笔,取北碑笔意,但方中微带圆势,显得既方劲又浑厚。

| 你的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推荐关注 | 书法自学

jfwe761289 發表於 2025-7-1 20:38 | 顯示全部樓層
《欧体楷书九要阐微》

习欧楷者,当以九成宫为圭臬,取其法度森严而意态生动。今就帖中九要,参以历代书论,作进阶阐发:

一、竖画之理
欧阳率更变悬针为垂露,实合"中和"之道。《宣和书谱》称其"纤浓得中",竖画收笔含蓄,正如孙过庭《书谱》"不激不厉"之旨。瘦长结体配垂露竖,恰似君子佩玉,重而不坠。

二、结构辩证
"险绝"二字当从《三十六法》解之。欧公作字,如李北海"欹侧取势",然必以"撑柱""穿插"等法救之。启功先生化颜楷入欧,实得"险中求稳"三昧,初学者未通此理,慎效其形。

三、重心玄机
中宫左移乃六朝遗法,观《张猛龙碑》可知。欧公妙在"以斜取正",如"宫"字左密右疏,全赖末横右展,暗合"计白当黑"之理。执笔时当以米芾"八面出锋"法调锋,方得动态平衡。

四、横画真诠
抗肩之秘,在"永字八法"勒势。包世臣《艺舟双楫》言:"横画如千里阵云",欧体横画左昂右抑,恰似云阵斜掠。田氏兄弟偶作弧横,实承《皇甫诞碑》遗韵,非初学可妄议。

五、戈法渊源
戈勾右上出锋,源自卫夫人《笔阵图》"百钧弩发"之说。折画内直外斜,暗藏"外拓内擫"笔势,此智永"侧笔取妍"之法,学者当以《虞恭公碑》参证。

六、书体融通
欧公取隶入楷,如"户"字点化横,实本《乙瑛碑》波磔意。至若行书笔意,"必"字三点作连势,正是张怀瓘"行乎不得不行"之妙。习欧者当兼临《张翰帖》,体悟笔势往来。

七、造险美学
"端庄杂流丽"乃欧体真谛。黄自元《间架结构》所列"让左""让右"诸法,皆可作破险注脚。如"九"字斜钩独撑,全赖撇画缩让,此即项穆《书法雅言》"中和"之境。

八、钩法精微
短钩平出实化自《龙门二十品》。康有为谓"北碑方笔最显精神",欧公变方为蕴,恰合"君子藏器"之德。观《化度寺》"则"字末钩,可见"蓄势不发"之妙。

九、方圆之变
《九成宫》方圆并用,实开颜柳先河。其方笔取《董美人墓志》之峻利,圆转得《黄庭经》之温润。学者当知:方笔贵在"折钗股",圆笔妙如"屋漏痕",二法相济,始称神品。

习书之道,贵在通变。欧公云:"书法之妙,在执笔使软。"愿诸君以九要为基,上追钟王,下窥赵董,庶几可入楷法三昧。

(全文798字)
宋考而 發表於 2025-7-22 08: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欧体楷书九要之精微》

习欧楷者,当以九成宫为圭臬,参化度寺之遗韵。今就九要诀略陈管见,以明欧体三昧:

一曰「悬针之忌」。欧公结字,本取纵势,若中竖再作悬针,则如孤松立危崖,失其峻拔之美。观《皇甫诞碑》可知,垂露收锋,方得含忍之力。

二曰「险绝为宗」。欧体之妙,在似欹反正。昔文徵明学欧,取其峭拔;成亲王习欧,得其谨严。然若以颜体宽博之势入欧,犹使壮士作纤腰舞,其谬可知。

三曰「中宫左移」。细审《九成宫》「宫」「观」诸字,重心多偏左而右展,如危石侧立,以戈戟之笔化其险。此乃北碑遗法,较虞世南之平正更见匠心。

四曰「横画取势」。欧体横画,首推「三叠法」:起笔切锋如刀斫,行笔渐按似舟行,收笔回锋若勒马。田氏兄弟偶作波状,实失欧阳率更「劲弩筋节」之本意。

五曰「戈法渊源」。戈钩右上取势,暗合《张猛龙》碑阴笔意。竖折内直外斜,实承汉隶《礼器》遗韵。此等精微,非临池百通不能悟。

六曰「隶楷相生」。欧公变法,显于「户」字点化横、「是」字横化撇。此非杜撰,实本《乙瑛》隶意而楷化。昔人谓「楷不兼隶,终成俗格」,信然。

七曰「造险之道」。如「饮」字左仰右俯,「灵」字上重下轻,皆以奇为正。黄自元《间架结构》所列「救应法」,实未得欧公险中求稳之妙谛。

八曰「含蓄为尚」。竖钩平出,正是北朝墓志遗法。观《苏慈墓志》可知,唐楷之韵,在藏锋敛锷。今人作钩多露锋芒,去古远矣。

九曰「方圆之辨」。《九成宫》方笔为主,然「观」「物」等字转折处,时见篆籀圆转。此乃欧公熔冶南北之证,较《董美人墓志》纯用方笔者更见化境。

习欧楷者,当以「察之尚精,拟之贵似」为要。昔王澍云:「欧楷如介胄之士,不可稍犯。」诚哉斯言!若能参透此九要,再溯隋碑而上追汉隶,则书道可窥堂奥矣。

(全文共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