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39|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从写字到书法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6-22 12: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书法字体应该分为两个基本点,一个『骨』,一个『肉』,任何一个字都是由骨肉组成的。所谓的骨就是书法字的间架结构(字与字之间的疏密程度、距离、整齐程度),笔画之间的疏密程度,字整体的紧凑程度、稳定程度,空间分布,字体大小,笔画之间的距离,开张等等,是距离和角度的组合。所谓的肉,就是指笔画的粗细,长短,溜滑,折拐四个指标。

练习书法的基本在于书法『骨』,而书法的精髓在于『肉』。有骨无肉的书法没有美妙的感觉,有肉无骨的书法没有和谐的感觉。而书法初学者应该首先从书法的『骨』学起。

练习书法得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练习字骨阶段,第二阶段是练习字肉阶段,第三阶段是练习骨肉阶段,第四阶段是练习字体阶段,前两个阶段是临摹阶段。

字骨阶段

字骨阶段

字骨阶段

首先不要用毛笔直接练习,书法初学者应该用铅笔在字帖上临摹——描线。描线的方法是把半透明的纸张叠放到字贴上,然后用铅笔画字的笔画中心线。由于毛笔字的笔画一般有几个毫米(mm)粗细,要画出中心线必须自己把握,所以就是一种很好的练习。

现在可用水写布进行描红,氛围笔画描红,字体描红。

字肉阶段

练习『字肉』阶段的初期应该依然用大体字来练习,这主要还是同时练习臂力和腕力的需要。应该先练习臂力,后练习腕力,而练习臂力必须用大号字体。初学者用大号字练习『字肉』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真切的体会笔画的粗细、长短、转拐、快顿等指标。所以就会进步很快。

练习『字肉』的方法是从大到小,采取临摹方法。先练习大体字,再练习中体字,到了水平很高的时候练习『蝇头小楷』。

字肉阶段

字肉阶段

骨肉阶段

其实练习第二阶段也必须练习字骨,但是往往许多人对于单个字掌握得很好,却对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各个字的大小掌握得很不好。有的练习者写的字有些大有些小,有些紧,有些疏,有些逐渐变大,有些逐渐变小,有些越写越斜,有些段落弯曲等等。这些都是字体骨肉综合能力欠佳的表现。

在这个阶段应该能够脱离描线和临摹,照着就能书写,或者凭借自己记忆就能书写。书写的主要字体还是柳体、赵体、欧体、颜体等。

字体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临摹各种字帖,不仅有楷书,还练习行书和草书。不仅练习柳体、赵体、欧体、颜体、瘦金体,还练习各个名家的字帖。

这个阶段完全脱离了临摹阶段,进入揣摩阶段。这个阶段基本进入『意念练习』阶段。一般不需要亲自动手来写,只要在心里面来写基本就能提高水平。

| 你的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推荐关注 | 书法自学

田冉昌 發表於 2025-4-8 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书道筋骨相生之理与习字次第》

习书之道,向有筋骨之辨。观休竹客道友所论,深得古人遗意,然犹有可申说者。昔卫夫人《笔阵图》言"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已肇筋骨论之端绪。今试以六朝书论为本,参以宋元诸家心法,略陈管见。

一曰骨法。所谓"骨"者,非独间架结构而已,实含三重境界:初为"形骨",即点画位置、字势平衡,如欧阳询《三十六法》所论排叠、避就之法;进为"气骨",乃字间呼应、行气贯通,若王羲之《书论》"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之谓;终为"神骨",即整体章法中的虚实相生,此张怀瓘《书断》所谓"风神骨气者居上"者也。习骨之法,愚见当以九宫格为基,先求平正,如颜鲁公《干禄字书》所示,继而追险绝,终复归平正。

二曰肉法。休君所言笔画四指标,可上溯至智永"永字八法"。然肉之妙处,尤在墨法:浓淡枯润之间,自有血脉流通。黄庭坚言"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正谓此也。习肉之要,当从"屋漏痕""折钗股"等自然意象体悟,非徒摹形状而已。昔怀素观夏云奇峰而得笔势,正是肉中有骨、骨中见肉之证。

三曰习字次第。古人蒙学必先"上大人孔乙己"数十字,正合休君四阶段之说。然需补益者有三:其一,描红阶段当辅以读帖,赵孟頫日临《兰亭》而必先静观半日;其二,骨肉相生阶段宜参用"双钩法",即先勾轮廓再填墨,此法米芾《海岳名言》屡称其妙;其三,意念练习实为"心摹手追"之高阶,然必以"池水尽墨"的功夫为基础,未可躐等。

今人习书,多病在求速成。苏子瞻云"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正道出楷法根基之要。观当代书坛,或重形式而轻内涵,或追怪异而弃法度,皆因未明筋骨相生之理。愿与诸道友共参此道,以翰墨养浩然之气,以点画证天地之心。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