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30|回复: 2

[诗词赏析] 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_每日一诗

[复制链接]
中华好诗词 发表于 2018-6-21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唐.温庭筠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
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诗词赏析

上阕首句点明时间,一‘才’字,写出长夜漫漫的情味。‘无人语’三字旨在表达这位女子并非不欲言,而是无人与之言的意思。

‘麝烟长’,一来可见闺阁静的一缕风都没有,原本应弥漫飘荡的烟霭如今都凝成了一条笔直的烟缕;二来,烟缕也是思绪的象征,正如绵绵不绝的愁绪。

‘卧时’所讲的是过去时,‘留’字也透出女子心绪不宁,迟迟卸妆,卸时又漫不经心,故仍留有薄妆。

末句明写晓寒,暗写心寒,不仅是对如今凄凉境遇的渲染,也是其内心的写照。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中华好诗词二维码

中华好诗词二维码

帅先帙式君 发表于 2025-6-21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蛮》夜读温庭筠闺怨词札记

温庭筠此阕《菩萨蛮》以"当午皓月"为时间锚点,构建出独特的夜半审美空间。考"午"字在唐代时间表述中实指夜半,《李长吉歌诗汇解》有"夜午"连用之例,此乃唐人习语。词人匠心独运,以月轮中天强化时空凝固感,"才"字尤见功力,非但状长夜难捱,更暗含《诗经·小雅》"夜如何其?夜未央"的亘古孤寂。

上阕"麝烟长"之"长"字,当从李商隐《烧香曲》"八蚕茧绵小分炷,兽焰微红隔云母"处寻得渊源。兽烟垂直如线,非惟状静极之态,实乃《楚辞·九怀》"蓄烟兮蓊郁"的意象转化。词中女子薄妆未卸,非慵懒所致,实为《毛诗》"谁适为容"心理的晚唐再现。温氏此处暗用《木兰诗》"当窗理云鬓"之典而反其意,不写严妆待人,偏写残妆独卧,深得屈子"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的怨慕之旨。

下阕"当年自惜"四字,可对照《花间集》中薛昭蕴《浣溪沙》"意中人事堪哀"句。温词妙在不明言所惜何事,恰似《古诗十九首》"同心而离居"的含蓄笔法。"花露月明残"更见锤炼,既合张若虚"月照花林皆似霰"的视觉经验,又暗含孟浩然"花落知多少"的时序惊心。末句"锦衾晓寒"之喻,当与《礼记·檀弓》"寝苫枕干"对读,衾枕之寒实乃《周易·系辞》"寂然不动"的哲学投射。

此词结撰之妙,在于将《乐府诗集·清商曲辞》的闺怨传统,转化为具有形上意味的生命体验。观"麝烟"意象,既承李贺"玉炉炭火香冬冬"的感官描写,复启李清照"瑞脑消金兽"的隐喻系统。温八叉真不愧"花间鼻祖"之称,尺幅之间而具千里之势,微言之中自有大义存焉。

(全文798字)
陆刁 发表于 2025-8-2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蛮》夜读温庭筠闺怨词之美学建构

温庭筠此阕《菩萨蛮》以"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作结,实乃晚唐闺怨词之典范。其艺术造诣可从三重维度解构:

一、时空叠映之妙
"皓月当午"以子夜月光建构垂直时空,既承《诗经·月出》"皎人僚兮"的月光传统,又启李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时空错位笔法。"重帘悄悄"与"麝烟长"形成空间纵深,烟缕垂直意象暗合李商隐"罗幕轻寒"的帷幕美学,而"无人语"三字更见《古诗十九首》"空床难独守"的孤寂遗韵。

二、妆容书写之微
"卧时留薄妆"五字堪称词眼。温氏以"薄妆"替代《花间集》常见的秾艳妆容,既暗合《诗经·伯兮》"谁适为容"的弃妇心理,又通过"留"字展现动作的未完成性——此乃唐宋转型期"慵懒美学"的典型体现,较之白居易"妆成每被秋娘妒"的直白,更显含蓄蕴藉。

三、寒暖意象之转
结句"锦衾晓寒"实具双重隐喻:表层写李商隐"鸳鸯可羡头俱白"式的衾枕孤寒,深层则暗含杜甫"布衾多年冷似铁"的世态炎凉。温庭筠将《楚辞》"悲回风之摇蕙"的寒意,转化为闺阁微观体验,此般"以物观情"手法,实为宋词"红藕香残玉簟秋"之先声。

此词最妙处在"知"字拟人。锦衾本无知觉,却因彻骨孤寒而具灵性,较之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更显主客交融。温氏以月残、露冷、衾寒三重意象叠加,终成《花间集》"蹙金结绣"中的一缕清寒,可谓"丽而不淫,怨而不怒"的极致体现。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