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51|回覆: 0

[中醫理論] 怎麼判斷和調理氣虛?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6-7 14: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如何判斷和調理氣虛?

如何判斷和調理氣虛?

1

病例

我有個女學生,剛入校時長得特別漂亮,眼晴很大,很明亮,眼睫毛很長,而且身材好,是增一斤大肥減一斤太瘦的那種後來我給她們上課,突然注意到她面黃肌瘦,目光渙散,聽不進去課下課後,她對我說:『老師,我的月經很長時間都收不住,每天一點點,滴滴答答,淋漓不盡你幫我調調月經吧。』

而她的同學悄悄告訴我,說她減肥節食、不吃東西於是我說了她一頓,讓她不要節食,該吃什麼就吃什麼,特別要多吃胡蘿蔔和紅棗,再開了四君子湯給她,她的月經很快就收住了,但是體重上來了,比以前還胖了5斤,她為此懊悔不已。

女孩子一定不能靠節食來減肥。節食能節一輩子嗎?如果控制不住,你就要承擔反彈的後果。

本身容易發胖的人,吸收能力強是難以改變的,如果硬性節食, 身體就會變本加厲地吸收, 吃十分吸收十分。等你不想節食,恢復了正常飲食的時候,吸收得就比節食以前更多了,體重當然會反彈。

長期節食還會導致氣虛,常引起月經量明顯減少、顏色淡,甚至閉經;或者是好不容易來了,但是哩哩啦啦收不盡,十天半月甚至一個月都不收。

有的女孩子節食,體重減了,穿裙子挺好看的,但是不能看臉,一看臉色黃黃的,眼大無神。凡是節食減肥減到瘦瘦的身、黃黃的臉、無神的眼時,基本上都會有月經不調。

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虛致使氣血難以上行。氣虛的女性還容易長色斑,而且這種面積大,顏色淡,常長到額頭、口唇周圍。

2

如何判斷自己氣虛

對於氣虛的認識最重要的兩條希望能幫到中醫專業以外的愛好者:

一個是氣虛是分陰虛和陽虛的,就像感冒分冷熱一樣,如果沒有區分就進行調養效果很可能適得其反;

一個是氣虛在女性中是很常見的,如果感覺自己是這樣的體質,請樹立信心將其調理好。

判斷是否氣虛,首先看體態。氣虛體質的人都偏胖,但胖而不實,肌膚很鬆軟,就是常說的『虛胖』。

中醫學對這樣的體質有一個專有名詞『尊榮人』,即養尊處優的人。尊榮人體力勞動少,對他們而言,下地干農活是很不合適的,他們比較適合在四季恆溫的房間裏打打麻將、聊聊家常。

從大的框架來說,先簡要談談氣虛的一些理論年輕女性的氣虛體質一般會出現:

3

氣虛體質的人身體有哪些表現?

1.氣虛的人一般臉色沒光澤,體力差

氣虛的人面色一般白白的、沒有光澤,動輒自汗、氣喘。而氣足的人爬個七八層樓梯沒什麼大事,氣虛的人爬個三樓就有點喘了,而且心跳得厲害。

2.氣虛的人少言懶語,容易神疲乏力

氣虛的人一般少言懶語、不愛吭聲,不像氣足的人精神頭很足,能很積極地參與活動、發表意見,而氣虛的人就是喜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什麼是少言懶語?就是你跟他說話,他都不愛回答,多說兩句都累。

氣虛的人還容易神疲乏力,總是很疲倦,上街走一圈,別人不累他先累了,另外站沒站樣,坐沒坐樣,我們生活中總能看到這樣的人,氣虛的人站或坐的時候總想找個東西靠着,沒精打采。

氣足的人就完全不是這樣。我曾經觀察過一位武打明星,真的是『站如松,坐如鐘』,說話底氣也很足。

3.氣虛的人怕冷,怕被風吹,很容易感冒

氣虛的人怕冷,怕被風吹,一涼就受不了,猛打噴嚏,容易感冒,特別是小朋友們。有的小朋友感冒剛好,去趟幼兒園回來又打噴嚏了,家人很着急,怎麼又感冒了?其實這就是身體氣虛的表現。

總結一下,氣虛是腎氣、脾氣、肺氣都不足,其中,腎氣是從母親胎裏帶來的,充盈程度不一,另外,脾氣很關鍵,一個人往往都是脾氣不足才導致肺氣不足,所以脾氣不足的人很容易感染外邪。

4.氣虛的人吃東西容易腹脹

氣虛的人吃東西容易腹脹,因為他的脾不容易運化食物,不容易運化的食物滯留在體內就會引起腹脹。

5.氣虛的人大便不成形

氣虛的人大便不容易成型,因為氣無力固攝住大便,所以大便很容易滑脫。

6.氣虛體質的人舌象是什麼樣子

舌頭上有齒痕的人多半氣虛。氣虛體質的人舌頭上有齒痕——牙齒印。為什麼呢?因為氣虛的人體內有很多沒有排出體外的濕氣,久之,就會引起內臟器官和皮膚的腫脹,但是我們一般看不出來,因為內臟器官的腫脹我們看不到,而身體面積太大了,皮膚的腫脹一般也不那麼明顯。

但是,腫脹的舌頭因為一天24小時壓在邊上的牙齒上,所以,當我們伸出舌頭來,就會在舌邊發現好多牙齒印。

舌苔鋪滿舌頭,說明體內濕重。一般來說,正常的舌苔應該是把舌質露出來的,但是有一種舌苔卻把整個舌頭給鋪滿了,一點都沒把舌質露出來,這在中醫上叫舌苔滿布,說明人體內水濕很重。

舌苔越厚,說明體內濕氣越重。除了舌苔滿布之外,舌苔的厚薄也能說明一個人體內濕的輕重情況。

舌頭中間有裂紋,說明脾胃氣虛。如果舌頭上兩邊的齒痕不明顯,但是舌中間的裂紋非常明顯(每個人的舌中間上都有裂紋,但是正常人的裂紋不明顯,因為舌苔會把它給彌補上,只能看到舌中間淡淡的有點溝,一般看不到,看到了也不認為那是病)。甚至會分出好多叉,變成各種各樣的裂紋,這說明你的脾胃功能差,脾胃之氣不足,無力生發舌苔把舌中溝彌補上,所以就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裂紋。

氣虛的人舌體胖大。氣虛體質的人,舌體往往也會胖大(也有舌體瘦的,但舌頭上還是有齒痕,這也是脾氣虛的表現)。

沒有舌苔,或者舌苔極薄。如果你的舌頭上沒有舌苔,或者舌苔極薄,整個舌頭看上去白白的,這說明你的正氣虛,尤其脾胃之氣不足。

有這種舌象的人分兩種,一種人是患了一場大病之後,脾胃受到影響了,舌苔退去了。這種人首先需要的就是調脾胃,脾胃足了身體才有救。

另外一種人是因為平時飲食不當而把脾胃傷了,這不是大病。我曾經碰到一位男士,舌頭一伸出來,光光的沒有苔。我問他:『怎麼胃氣這麼虛?』他說他天天喝酒,喝大酒。這樣下去他的胃能不傷嗎?

4

氣虛還會導致其他疾病

從危害來說,傳統中醫認為人體免疫功能與肺脾腎關係密切。因而20歲的女性氣虛體質可能會引起五遲、五軟、遺尿、虛喘、泄瀉、脫肛、胃下垂、陰挺、感冒 、中風、 虛勞等疾病。

01.易患肥胖症

氣虛、陽虛的人都容易發胖,但是陽虛肥胖常兼夾小便不利、腫脹、瘀血疼痛等,氣虛發胖多數是痰濕重。

脾虛有兩種結果:

第一,營養來源少,氣血化源不足, 所以有的人可能會表現為消瘦、面色萎黃。

第二,吃進來的東西消化不掉,堆在胃腸也不行,只能加工成半成品——痰濕。痰濕到皮下就是肥胖,到肝臟就是脂肪肝,進入血液則血脂增高,堆在腹部就是將肚。

所以氣虛發胖,多數呈現出一種又胖又沒力的情況,看着塊頭很大,但是不中用,精力不濟,熬夜受不了,抬東西也抬不了,胖而無力。

氣虛肥胖伴有高血壓者,中風的發病率會明顯升高。

02.內臟下垂

因為氣虛不能升提,所以會出現內臟下垂。比如說眼瞼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和脫肛、重症肌無力等。

03.排泄不適度

氣在人體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固攝把門,控制進出,尤其是『出』——分泌排泄。汗液、大便、小便、月經、白帶、五官分泌物等的分泌排泄要適度。

分泌排泄太少就會廢物積滯,形成食積、宿便、濕熱、火毒、痰濕、瘀血。

該出的東西出不了,比如便秘,尿少尿黃, 體內就會有毒,皮膚就會出狀況;

無尿就是尿毒症;

汗該出不出,人就會煩躁,熱散不出去還會發胖;

月經該出不出,那是閉經,不能懷孕,在閉經的基礎上還會發胖或者影響女性的第二性徵。

分泌排泄太多又會精華外泄,天長日久,人就虛弱,形成虛性體質。

氣虛體質由於『門』總是關不緊,因此常出現自汗( 白天不熱不活動也多汗, 中醫叫汗證)、尿多、大便次數多而溏爛(慢性結腸炎)、月經崩漏(月經病) 、白帶過多( 帶下病) 。

白帶長期偏多的女性,通常容易發胖,比較倦怠慵懶。氣虛則腸道蠕動無力,很容易引起便秘。大家千萬不要大便一不通就去吃牛黃解毒丸等通大便的藥。

大便不暢通,要先想想是否是飲食結構不合理,水果吃得少,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或者缺乏活動,或者精神太緊張,熬夜了,或者天氣太乾燥了……找到原因改善一下,可能不用吃藥大便也會暢通的。

很多人完全把生活與體質偏頗割裂開來,大便不暢通,肚子脹,趕緊吃通便藥,一通,很舒服。

但是問題真正的源頭沒有找到,該怎樣還怎樣,下一次大便又不通暢了,再吃瀉藥通大便,這樣反覆就傷氣。

氣虛缺乏動力,就越發沒有力量把大便推出來,因此形成習慣性便秘。

04.慢性疾病

氣虛女性一旦身上有炎症,較容易轉成慢性,最典型的就是慢性盆腔炎。

此病纏綿難治,經常復發,腰骶、小腹墜脹疼痛,腰像快折了一樣,很難受,不耐疲勞。氣虛的人易患感冒,不容易好,再加上勞累,就容易轉成慢性支氣管炎。

5

氣虛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

母親懷孕時營養不足,妊娠反應強烈持久不能進食、早產、餵養不當。或父母一方是氣虛質;

大病、久病之後,元氣大傷;

神過勞,長期過度用腦,勞傷心思,思慮傷脾;

形過勞,曾經是重體力勞動者或者是職業運動員;

長期節食會造成人體攝入營養不足,形成氣虛;

喜歡吃冰冷寒涼、肥甘厚膩、缺乏運動;

七情鬱結,不開心,尤其是吃飯時生氣。

6

氣血如何調理

01.情志調攝

宜保持穩定樂觀的心態,不可過度勞神。

宜欣賞節奏明快的音樂,如笛子曲【喜相逢】等。

02.飲食調養

宜選用性平偏溫、健脾益氣的食物,如大米、小米、南瓜、胡蘿蔔、山藥、大棗、香菇、蓮子、白扁豆、黃豆、豆腐、雞肉、雞蛋、鵪鶉(蛋)、牛肉等。

儘量少吃或不吃檳榔、生蘿蔔等耗氣的食物。

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熱的食物。

參考食療方:

(1)山藥粥:山藥、粳米,具有補中益氣功效,適合氣虛體質者食用。

(2)黃芪童子雞:童子雞、生黃芪,具有益氣補虛功效,適合氣虛體質易自汗者食用。本方補氣力量較強,對氣虛表現比較明顯者,可每隔半個月食用一次,不宜長期連續服用。

03.起居調攝

提倡勞逸結合,不要過於勞作,以免損傷正氣。平時應避免汗出受風。居室環境應採用明亮的暖色調。

04.運動保健

宜選擇比較柔和的傳統健身項目,如八段錦。在做完全套八段錦動作後,將『兩手攀足固腎腰』和『攢拳怒目增力氣』各加做1~3遍。避免劇烈運動。

還可採用提肛法防止臟器下垂,提肛法:全身放鬆,注意力集中在會陰肛門部。首先吸氣收腹,收縮並提升肛門,停頓2~3秒之後,再緩慢放鬆呼氣,如此反覆10~15次。

7

穴位保健

選穴:氣海、關元。

選穴:氣海、關元。

選穴:氣海、關元。

定位:氣海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關元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3寸。

操作:用掌根着力於穴位,做輕柔緩和的環旋活動,每個穴位按揉2~3分鐘,每天操作1~2次。

堅持艾灸也是不錯的選擇,採用上面推薦的氣海神針艾條溫和灸,增加溫陽益氣的作用。點燃艾條,對穴位進行溫灸即可,每次20分鐘。艾條溫和灸點燃端要與皮膚保持2~3厘米的距離,不要燙傷皮膚。

汪柯 發表於 2025-7-5 12:40 | 顯示全部樓層
【氣虛辨治綱要】

一、病案析微
所述女弟子之症,實為典型脾虛氣陷、統血失司之候。【景岳全書】有云:"脾胃屬土,為氣血生化之源",患者因過度節食斫傷中氣,致脾失健運,一則不能化生精微上榮於面(面黃肌瘦),二則固攝無權而經血淋漓(脾不統血)。四君子湯以人參補五臟元氣為君,白朮健脾燥濕為臣,茯苓滲濕下行、甘草調和諸藥,恰合"損者益之"之旨。然患者調理後體重反增,此乃脾胃功能恢復、水谷精微得以輸布之徵,實為佳兆,若執迷於形骸之瘦削,反違"形與神俱"之養生大義。

二、氣虛判據
1. 形質特徵
體態:"尊榮人"之謂出自【金匱要略】,其形豐而肌腠疏緩,此乃"形盛氣衰"之象。現代常見於腦力勞動者,與【素問】"久坐傷肉"之理相通。
面色:白光白無華者為氣虛,萎黃者為血虛,二者兼見則屬氣血兩虛。

2. 功能表現
衛外不固:動輒汗出(自汗)、易感外邪
清陽不升:頭暈目眩、語聲低微
臟腑失養:
心氣虛則心悸怔忡
肺氣虛則氣短喘促
腎氣虛則腰膝酸軟
經候異常:月經先期(氣不攝血)或後期(氣不生血),經色淡質稀

三、調理樞要
1. 飲食調攝
宜食:山藥(益脾陰)、蓮子(固脾氣)、芡實(實脾竅)、粳米(和胃氣)
忌口:生冷(傷脾陽)、粘膩(礙脾運)、辛辣(散元氣)

2. 方藥運用
基礎方:四君子湯(氣虛證總方)
加減法:
兼陽虛加黃芪、肉桂(保元湯意)
兼陰虛加太子參、麥冬(生脈散意)
經漏不止加炒蒲黃、血餘炭(固澀止血)

3. 導引按蹻
常灸足三裏(土經土穴)、氣海(元氣之海)
習練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一式,暗合"脾主升清"之機

四、臨證箴言
1. 治氣虛當分三焦:上焦宜保(保元湯)、中焦宜建(建中湯)、下焦宜納(貞元飲)
2. 女子以肝為先天,調氣須佐疏肝(如加玫瑰花、綠萼梅)
3. 現代常見氣陰兩虛複合證候,可參張錫純"資生湯"法(山藥代粳米,加玄參)

【醫宗必讀】云:"氣血猶泉源也,盛則流暢,虛則鮮有不滯者。"調治氣虛貴在明辨標本,既不可見虛純補,亦不可矯枉過正。所述病例若能在月經調暢後,漸次導以五禽戲、太極等柔緩運動,配合飲食有節,自可形神兼養,不囿於體重之浮沉。
賈況奕 發表於 2025-7-16 05: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氣虛之辨治與調攝】

氣虛一證,乃中醫學常見病機,尤多見於現代年輕女性。觀此病例,實為典型脾虛氣弱、統血失司之證。患者因過度節食損傷脾胃,致氣血生化乏源,故見經水淋漓、面黃神疲。【黃帝內經】明言:"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今人不明此理,妄行克伐,終致變證叢生。今就氣虛辨識與調攝之道,分述如下:

一、氣虛辨識要訣
1. 望形色:面色㿠白或萎黃,如病例中"眼大無神、面黃肌瘦";肌膚鬆軟呈"虛胖"之態,此【金匱要略】所謂"尊榮人"之體貌特徵。
2. 察二便:氣虛不攝可見月經淋漓(如病例)、白帶清稀、小便頻數。
3. 審舌脈:舌淡胖有齒痕,脈象濡弱為其典型徵象。
4. 辨陰陽:
氣虛兼陽虛:畏寒肢冷,喜熱飲(宜四君子湯加乾薑、附子)
氣虛兼陰虛:口乾咽燥,舌紅少津(宜生脈散加減)

二、調理三要法
1. 食療為本:
粳米、山藥、紅棗、胡蘿蔔等甘溫之品最宜(如病例所示),忌生冷瓜果。
黃芪煨雞湯(取黃芪30g、母雞半隻)每周二次,乃李東垣【脾胃論】補氣要方。

2. 方藥調理:
基礎方當選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此病例取效正緣於此。
若見月經不調,可合膠艾湯;若兼血虛,則用歸脾湯。

3. 導引調息:
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一式,每日晨起練習九遍。
戌時(19-21時)靜坐調息,取"火生土"之意以助脾運。

三、節食減肥之弊
病例所警示者,實為當代通病。【景岳全書】早有"餓損"之戒,今人強求瘦削,致使中焦衰憊。脾胃乃後天之本,驟減水谷則氣血無源,終致:
1. 月經失調(或崩漏或閉經)
2. 濁陰上泛而面生淡斑
3. 體重反彈甚於前(機體代償性超量吸收)

結語
調理氣虛,當遵【內經】"形不足者溫之以氣"之訓,循序漸進。尤需告誡年輕女子:健康之美,在於氣血充盈、月事如常。若執意節食求瘦,無異於竭澤而漁,終將損及先天腎氣,悔之晚矣。醫者當曉以利害,導歸正道,方為仁術。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