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陈小旺先生早期老架一路视频札记
陈小旺先生此段老架一路演示,诚为太极拳传承之瑰宝。其拳架之工整,劲路之清晰,实乃后学楷式。余观其演练,但见"立身中正"四字贯穿始终,头容正直,肩松肘垂,腰胯沉稳,足底生根,此即《太极拳论》所谓"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之要义。先生每一动势,皆含阴阳开合之理,如"金刚捣碓"一式,起手为阳,落手为阴,阴阳相济,劲力浑厚。
其步法尤为精妙,动步必先移重心,如"搂膝拗步"转换之际,必先松胯转腰,待重心稳固,方提腿迈步,绝无踉跄之弊。此正合王宗岳《十三势歌》"命意源头在腰隙,变换虚实须留意"之训。观其足尖方向,始终与膝尖、胯根三合,护住裆劲,此乃陈氏家传要诀。
先生手法之圆活,尤见功夫。"云手"一式,双臂如揽月抱球,肩催肘,肘催手,节节贯穿。而"单鞭"定势时,左手勾手与右手立掌遥相呼应,形成对拉拔长之势,暗合"支撑八面"之妙。其缠丝劲之运用,更是陈氏太极精髓所在,每一动作皆含顺逆缠绕,如"掩手肱拳"之发劲,先蓄后发,螺旋而出,劲路清晰可辨。
呼吸与动作之配合,尤为自然。起吸落呼,开吸合呼,不刻意而为,却暗合生理。此即武禹襄《太极拳解》"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之境。先生眼神随势流转,不呆不滞,与手法步法浑然一体,正是"神为主帅,身为驱使"之体现。
今人多求速成,往往忽视此等基础功夫。陈先生此视频,恰为浮躁时世下一剂清凉散。习拳者当反复揣摩,细究其"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之劲意,体会"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之境界。若能由此入门,循序渐进,方不负前辈示现之苦心。
传统武术之真谛,不在炫目技巧,而在日用寻常处见功夫。陈先生此老架一路,看似平淡,实则处处藏锋,学者当以恭敬心观之,以恒久心习之,庶几可得太极三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