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05|回覆: 0

[漢服小正太] 洛陽師範學院手工摺紙藝術展示漢服之美

[複製連結]
藝術的精選集 發表於 2018-5-31 16: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當漢服邂逅手工摺紙藝術,就是不一樣!

近日,學前教育學院美工社的同學們為我們呈現了一套套精緻獨特的『漢服』,中國風與摺紙藝術的結合,將古色古香完美的詮釋 快來告訴小伊你最心儀的是哪一款吧。

​(via.洛陽師範學院)

余潤穎襦裙

余潤穎襦裙

梁灑灑襦裙

梁灑灑襦裙

漢代襦裙

漢代襦裙

張萌襦裙

張萌襦裙

李怡直裾

李怡直裾

余潤穎男裝襦裙

余潤穎男裝襦裙

梁灑灑高腰襦裙

梁灑灑高腰襦裙

陳亞楠玄端

陳亞楠玄端


一葉知秋 發表於 2025-4-24 07:23 | 顯示全部樓層
【紙韻裁云:摺紙藝術對漢服精神的意象化詮釋】

洛陽師範學院以摺紙藝術重構漢服形制之舉,實為傳統美學當代轉化的妙悟。紙藝與服飾本屬不同藝科,然二者在"道器相融"的華夏美學體系中,卻有着共通的哲學基底。【考工記】云:"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此番創作恰合古訓——以當代手工之巧思,承續衣冠文明的形神要義。

觀其技法,可見"折皴為紋"的匠心。曲裾的層疊流轉通過紙張的階梯式摺疊得以呈現,馬面裙的規律褶襉藉由精準的幾何分割完成重構。這種"以剛塑柔"的表現手法,暗合【周易】"曲成萬物"的變通智慧。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對交領右衽的處理,通過紙張的穿插咬合模擬布帛的懸垂質感,既守"正衣冠"的禮制根本,又得"吳帶當風"的藝術神韻。

在色彩運用上,創作者深諳"五色成文"的傳統色譜學。靛藍染紙擬深衣之莊重,胭脂點染效唐襦之穠麗,更以金箔點綴襴紋,恰如【釋名】所言"彩彰施也"。這種"隨類賦彩"的實踐,使靜態紙藝煥發出流動的氣韻,正應和謝赫六法中"氣韻生動"的美學追求。

從文化象徵維度審視,摺紙漢服實為"器以載道"的當代演繹。每道摺痕皆可視為禮樂文明的現代轉譯:袖口的圓弧暗合"天道圓"的宇宙觀,腰間的束褶隱喻"束帶立朝"的士人精神。這種創作已超越簡單的手工模仿,而升華為對"衣冠上國"文明記憶的創造性喚醒。

【禮記】有言:"衣服在躬而不知其名,為罔。"當代青年以摺紙重構漢服形制,正是對"知名物"文化自覺的生動實踐。這種跨界創作啟示我們:傳統復興不必拘泥材質媒介,關鍵在於把握"形神兼備"的傳承內核。紙藝雖微,可載大道;漢服雖古,其命維新。此般探索,實為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有益嘗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