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25|回覆: 1

[家庭教育方法]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8-5-24 10: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閱讀習慣,是孩子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習慣,各位家長您的孩子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了嗎?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閱讀習慣培養的好方法,希望各位家長能夠熟記於心!

1、讀紙質書

讓孩子讀紙質書,而不是各種介質的『聽書』、手機、pad、網上讀物。真正的閱讀,是讀紙質書,真正的經典,也累積在浩如煙海的紙質書中。

數字媒體的信息量雖然很大,但其中的新內容沒有像紙書那樣經過一個從寫作、修改到編輯成書的相對長的內容沉澱、篩選過程,品質總體上仍不如紙書。

其中的經典內容,雖然沒有品質上問題,但孩子從數字媒體、電子設備開始閱讀,仍是培養孩子接觸電子媒體的依賴。

讀紙質書

讀紙質書

2、別把書叫『課外書』

把學齡孩子讀的書叫『課外書』,隱含了『課內』重要、『課外』不那麼重要、『課內』優先、『課外』靠後的意思。現在學校強調閱讀,也只說讓孩子讀書,而不是讀『課外書』了。

所以現在開始,就把『課外書』三個字,從家庭語彙中清除出去,也從爸爸媽媽的教育理念中清除出去。

閱讀就是閱讀,它是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孩子去學校接受教育、大人努力發展自己的事業同樣重要。

告訴孩子『書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讓我們知道更多自己沒有親身體驗過的事物,讓我們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讓我們……』,不要跟孩子講『多讀書你學習成就會更好』、『多讀書你更會寫作文』。

讓孩子潛移默化地理解閱讀的美好,而不是把閱讀當成學習之外不太重要的一件事,或者上學之外多出的、不得不做的新任務。

別把書叫『課外書』

別把書叫『課外書』

3、給孩子建立自己的書架

甭管房間多小,給孩子一個自己的書架,如果條件具備,給孩子一個自己的『書房』。這是形式,也是方法。

當孩子像擁有自己的玩具架那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書架,他會更容易和他的書建立親近感,而且也更容易隨時拿起書來閱讀。

孩子有了書架,要慢慢教會他自己整理書架,把書分門別類地排列好。

別小看這項『小圖書館裡員』的工作,孩子在整理書的過程中,會從已經看過的書里發現新的興趣點,而且整理書架,也是在培養他分類、歸納的能力。

4、把選書權交給孩子

孩子很小的時候,家裡的書自然是爸爸媽媽來買,但他要讀哪本、不要讀哪本、先讀哪本、後讀哪本,都不要求,讓孩子隨意徜徉就好。

大人要在一開始陪孩子買書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學會判斷,什麼樣的書夠好,什麼樣的書不夠好。我們可以告訴孩子:

讀書最好讀原文、全本,儘量不買選本、精華本;

要會看作者簡介,看看作者是做什麼的,是不是某方面的專家,或者從作者資歷看是否有足夠的經驗學識來寫這本書;

儘量不買封面設計粗陋、缺乏美感的,因爲這樣連封面設計都不肯認真做的書,內容編輯也未必可靠;

不買裝訂很差的書。這需要書到手之後判斷,比如系列書中的一本,如果裝訂很差,那麼整個系列都好不到哪兒去;

同類書中,儘量選擇銷量高的,因爲有很多讀者共同做出了判斷,比少人問津的書(學術書除外)要更可靠些;

非選本的書,儘量選由一位作者獨立成書的,不選多位作者的。

其中有些是我們自己閱讀、買書的經驗,有些是我們多年做廣告專業書出版累積的經驗。

給孩子一些基本的選書原則,然後放手讓孩子自己挑選,你會發現,孩子很會選書,他選擇的,都是適合他這個年齡段閱讀的,而且品質都不差。

把選書權交給孩子

把選書權交給孩子

5、多買書,不限預算

別嫌書貴,書真的不貴。

一個作家,可能要經過幾十年的訓練和準備才開始寫作,要幾個月、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完成一本真正好的著作,其中凝結了他從自身經歷、閱讀、教育、挫折、成功中獲得的故事、知識、情感、思想。

而讀者買到這本書,所費不過二三十元,你所能從中獲得的財富,可能會受益終生,這樣的東西,怎麼會貴?實在是我們日常購買的種種商品中,性價比之最。

6、積極參與討論

不論孩子提出的問題是否幼稚、是否偏頗,都不批評、不否定,只作爲平等的討論參與者,貢獻自己的看法,就像和團隊成員一起開『頭腦風暴』式的小組討論會。

大人的參與討論的興致越濃,孩子閱讀的興趣越濃。主導討論,也是孩子從閱讀中獲得的成就感的一部分。

7、父母也培養閱讀習慣

大人只看手機、電腦、電視,孩子不會熱愛讀書;大人見到書就說貴,孩子不敢也學不會自己買書;大人之間不興高采烈地分享閱讀所得,孩子也不會興致勃勃地發起與閱讀相關的討論。

其實大人不愛讀文學書、歷史書、心理書、其他話題嚴肅的書也沒關係,還有很多內容輕鬆活潑的書,如旅行書、美食書,都可以帶來閱讀的愉悅。

開卷有益,只要給自己一些時間開始認真讀書,樂趣自己會跳出來的。

各位家長,以上七點,您和您的孩子都做到了哪些?趕緊行動起來吧!

馮反珏 發表於 2025-5-2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童蒙養正與閱讀之道】

童蒙養正,聖功也。今觀家長殷殷垂詢子女閱讀之方,此誠可喜。然細察世人所倡之法,猶有可商榷處。今不揣淺陋,試以傳統蒙學要義參酌現代教育,略陳管見。

一、紙質典籍與電子媒介之辨
古人云"韋編三絕",紙質典籍之重,非獨在其載體,更在讀書時"敬惜字紙"之心。然【周易】有言"窮則變,變則通",電子媒介實爲時代之變。與其強分軒輊,不如教以"知止有定"之道:
童蒙初開,當以紙質書培養專注力,如朱子讀書法所言"緩視微吟,虛心涵泳"
及長,則可授以電子閱讀之"約禮"功夫,使其知"雖曰玩物,適以養德"(語出【顏氏家訓】)
經典誦讀宜用紙質,時聞新知不妨數字,各得其所

二、"課外"之名相宜破除
昔者孔子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未嘗分課內課外。今人強立名目,反失讀書本真。建議家長:
1. 效法古人"左圖右史"之家風,使典籍與生活渾然一體
2. 可借鑑【童蒙須知】"讀書須整頓几案"之法,建立閱讀儀式感
3. 當如陽明先生所言"知行合一",不以功利勸讀,而以"悅樂"導之

三、藏書之架實爲養志之所
昔司馬光獨樂園中設"讀書堂",雖方丈之室,亦可涵養天地。今爲童子置架,尤當注意:
書架宜"如見大賓"(【論語】語),保持整潔恭敬
分類之法可參【七略】【四部】,使知學術源流
定期整理如"吾日三省吾身",培養慎獨功夫

四、選書之權當循序而授
孔子教學"因材施教",選書之道亦當如是:
1. 幼時如"時雨化之",任其自然接觸
2. 及齠齔之年,當如【學記】所言"道而弗牽",善加引導
3. 將冠之際,則需"如切如磋",培養獨立判斷

今人常嘆讀書風氣不振,實因未得古人養蒙之要。【易經】蒙卦曰:"蒙以養正,聖功也。"願諸君以"正"養蒙,不以"利"誘之;以"趣"導之,不以"迫"強之。如此,則童子自能"默而識之,學而不厭",養成終身閱讀之良習矣。

(全文共798字)
高里永 發表於 2025-6-30 05:57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童蒙養正之道:閱讀習慣培育三要義】
(甲辰年仲夏 國學齋主謹識)

閱諸君所論童蒙閱讀之要,甚慰。然今之談教育者,多執西學之器而忘中學之本,今試以【禮記·學記】"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之理,參酌朱子讀書法,爲諸君剖陳三要。

一、紙質載道,形神相守
【周易·繫辭】言"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聖賢之道終賴竹帛以傳。今人惑於電子媒介之便,殊不知【顏氏家訓】早誡"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紙質典籍歷經"述而不作"之淬鍊(【論語·述而】),其校讎之精、版刻之雅,非碎片電光所能及。昔張之洞撰【書目答問】,特重善本,正謂童子臨帖必摹古拓,讀書亦當親炙原典。然須防執一之弊:若遇【四庫全書】電子檢索之便,亦當善假於物,要在主賓分明。

二、正名去障,心齋坐忘
"課外書"之稱,實爲教育異化之徵。【學記】云"不興其藝,不能樂學",讀書本屬"游於藝"之事(【論語·述而】),今強分課內課外,猶若莊子所謂"鑿七竅而渾沌死"。王陽明教童子,特重"歌詩習禮"之樂,今人當效之。可於家中設"酉山堂"(典出陸游書齋),晨昏定省時,但言"今日可要涵泳聖賢?",絕口不提"課外"。如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之境,方合"興於詩"(【論語·泰伯】)之旨。

三、陳編列架,格物致知
朱子治家,最重"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童子書架猶若文人齋閣,當依【通志·校讎略】"類例既分,學術自明"之理。可教稚子以四部分類:經部置【聲律啟蒙】等蒙學要籍,史部列【史記】選本,子部收【山海經】繪本,集部存【唐詩三百首】。每歲春分,仿曝書會故事,令童子自曬藏書,其間穿插"考亭學派"(朱子門人)式問答:"【千家詩】何以歸集部?【論語】何以居經部?"如此則分類之智、愛書之情,俱在其中矣。

至若選書之權,當循孔子"各言爾志"之法(【論語·先進】)。昔陸九淵幼時即問"天地何所窮際",今之童子或愛恐龍圖譜,或迷【西遊記】,皆可因勢利導。然須暗合"由博返約"之道,如錢穆先生幼讀【曾文正公家書】,即由家嚴置於案頭而不強求,此所謂"不言而教"(【周易·繫辭】)。

要之,養兒讀書如種樹,但予沃土陽光,莫問幾時成蔭。倘能持守"敬惜字紙"之古訓,涵養"虛心涵泳"之功夫(朱子語),則他日庭前玉樹,自當枝葉扶疏。學者當知:讀書習慣乃生命氣象之萌芽,非區區學習方法而已。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