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28|回复: 1

[家庭教育方法]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复制链接]
学霸 发表于 2018-5-24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习惯,是孩子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习惯,各位家长您的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了吗?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阅读习惯培养的好方法,希望各位家长能够熟记于心!

1、读纸质书

让孩子读纸质书,而不是各种介质的“听书”、手机、pad、网上读物。真正的阅读,是读纸质书,真正的经典,也累积在浩如烟海的纸质书中。

数字媒体的信息量虽然很大,但其中的新内容没有像纸书那样经过一个从写作、修改到编辑成书的相对长的内容沉淀、筛选过程,品质总体上仍不如纸书。

其中的经典内容,虽然没有品质上问题,但孩子从数字媒体、电子设备开始阅读,仍是培养孩子接触电子媒体的依赖。

读纸质书

读纸质书

2、别把书叫“课外书”

把学龄孩子读的书叫“课外书”,隐含了“课内”重要、“课外”不那么重要、“课内”优先、“课外”靠后的意思。现在学校强调阅读,也只说让孩子读书,而不是读“课外书”了。

所以现在开始,就把“课外书”三个字,从家庭语汇中清除出去,也从爸爸妈妈的教育理念中清除出去。

阅读就是阅读,它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孩子去学校接受教育、大人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同样重要。

告诉孩子“书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让我们知道更多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事物,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让我们……”,不要跟孩子讲“多读书你学习成就会更好”、“多读书你更会写作文”。

让孩子潜移默化地理解阅读的美好,而不是把阅读当成学习之外不太重要的一件事,或者上学之外多出的、不得不做的新任务。

别把书叫“课外书”

别把书叫“课外书”

3、给孩子建立自己的书架

甭管房间多小,给孩子一个自己的书架,如果条件具备,给孩子一个自己的“书房”。这是形式,也是方法。

当孩子像拥有自己的玩具架那样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架,他会更容易和他的书建立亲近感,而且也更容易随时拿起书来阅读。

孩子有了书架,要慢慢教会他自己整理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排列好。

别小看这项“小图书馆里员”的工作,孩子在整理书的过程中,会从已经看过的书里发现新的兴趣点,而且整理书架,也是在培养他分类、归纳的能力。

4、把选书权交给孩子

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里的书自然是爸爸妈妈来买,但他要读哪本、不要读哪本、先读哪本、后读哪本,都不要求,让孩子随意徜徉就好。

大人要在一开始陪孩子买书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学会判断,什么样的书够好,什么样的书不够好。我们可以告诉孩子:

读书最好读原文、全本,尽量不买选本、精华本;

要会看作者简介,看看作者是做什么的,是不是某方面的专家,或者从作者资历看是否有足够的经验学识来写这本书;

尽量不买封面设计粗陋、缺乏美感的,因为这样连封面设计都不肯认真做的书,内容编辑也未必可靠;

不买装订很差的书。这需要书到手之后判断,比如系列书中的一本,如果装订很差,那么整个系列都好不到哪儿去;

同类书中,尽量选择销量高的,因为有很多读者共同做出了判断,比少人问津的书(学术书除外)要更可靠些;

非选本的书,尽量选由一位作者独立成书的,不选多位作者的。

其中有些是我们自己阅读、买书的经验,有些是我们多年做广告专业书出版累积的经验。

给孩子一些基本的选书原则,然后放手让孩子自己挑选,你会发现,孩子很会选书,他选择的,都是适合他这个年龄段阅读的,而且品质都不差。

把选书权交给孩子

把选书权交给孩子

5、多买书,不限预算

别嫌书贵,书真的不贵。

一个作家,可能要经过几十年的训练和准备才开始写作,要几个月、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完成一本真正好的著作,其中凝结了他从自身经历、阅读、教育、挫折、成功中获得的故事、知识、情感、思想。

而读者买到这本书,所费不过二三十元,你所能从中获得的财富,可能会受益终生,这样的东西,怎么会贵?实在是我们日常购买的种种商品中,性价比之最。

6、积极参与讨论

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否幼稚、是否偏颇,都不批评、不否定,只作为平等的讨论参与者,贡献自己的看法,就像和团队成员一起开“头脑风暴”式的小组讨论会。

大人的参与讨论的兴致越浓,孩子阅读的兴趣越浓。主导讨论,也是孩子从阅读中获得的成就感的一部分。

7、父母也培养阅读习惯

大人只看手机、电脑、电视,孩子不会热爱读书;大人见到书就说贵,孩子不敢也学不会自己买书;大人之间不兴高采烈地分享阅读所得,孩子也不会兴致勃勃地发起与阅读相关的讨论。

其实大人不爱读文学书、历史书、心理书、其他话题严肃的书也没关系,还有很多内容轻松活泼的书,如旅行书、美食书,都可以带来阅读的愉悦。

开卷有益,只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开始认真读书,乐趣自己会跳出来的。

各位家长,以上七点,您和您的孩子都做到了哪些?赶紧行动起来吧!

冯反珏 发表于 2025-5-2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童蒙养正与阅读之道》

童蒙养正,圣功也。今观家长殷殷垂询子女阅读之方,此诚可喜。然细察世人所倡之法,犹有可商榷处。今不揣浅陋,试以传统蒙学要义参酌现代教育,略陈管见。

一、纸质典籍与电子媒介之辨
古人云"韦编三绝",纸质典籍之重,非独在其载体,更在读书时"敬惜字纸"之心。然《周易》有言"穷则变,变则通",电子媒介实为时代之变。与其强分轩轾,不如教以"知止有定"之道:
童蒙初开,当以纸质书培养专注力,如朱子读书法所言"缓视微吟,虚心涵泳"
及长,则可授以电子阅读之"约礼"功夫,使其知"虽曰玩物,适以养德"(语出《颜氏家训》)
经典诵读宜用纸质,时闻新知不妨数字,各得其所

二、"课外"之名相宜破除
昔者孔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未尝分课内课外。今人强立名目,反失读书本真。建议家长:
1. 效法古人"左图右史"之家风,使典籍与生活浑然一体
2. 可借鉴《童蒙须知》"读书须整顿几案"之法,建立阅读仪式感
3. 当如阳明先生所言"知行合一",不以功利劝读,而以"悦乐"导之

三、藏书之架实为养志之所
昔司马光独乐园中设"读书堂",虽方丈之室,亦可涵养天地。今为童子置架,尤当注意:
书架宜"如见大宾"(《论语》语),保持整洁恭敬
分类之法可参《七略》《四部》,使知学术源流
定期整理如"吾日三省吾身",培养慎独功夫

四、选书之权当循序而授
孔子教学"因材施教",选书之道亦当如是:
1. 幼时如"时雨化之",任其自然接触
2. 及龆龀之年,当如《学记》所言"道而弗牵",善加引导
3. 将冠之际,则需"如切如磋",培养独立判断

今人常叹读书风气不振,实因未得古人养蒙之要。《易经》蒙卦曰:"蒙以养正,圣功也。"愿诸君以"正"养蒙,不以"利"诱之;以"趣"导之,不以"迫"强之。如此,则童子自能"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养成终身阅读之良习矣。

(全文共798字)
高里永 发表于 2025-6-30 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童蒙养正之道:阅读习惯培育三要义》
(甲辰年仲夏 国学斋主谨识)

阅诸君所论童蒙阅读之要,甚慰。然今之谈教育者,多执西学之器而忘中学之本,今试以《礼记·学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之理,参酌朱子读书法,为诸君剖陈三要。

一、纸质载道,形神相守
《周易·系辞》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圣贤之道终赖竹帛以传。今人惑于电子媒介之便,殊不知《颜氏家训》早诫"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纸质典籍历经"述而不作"之淬炼(《论语·述而》),其校雠之精、版刻之雅,非碎片电光所能及。昔张之洞撰《书目答问》,特重善本,正谓童子临帖必摹古拓,读书亦当亲炙原典。然须防执一之弊:若遇《四库全书》电子检索之便,亦当善假于物,要在主宾分明。

二、正名去障,心斋坐忘
"课外书"之称,实为教育异化之征。《学记》云"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读书本属"游于艺"之事(《论语·述而》),今强分课内课外,犹若庄子所谓"凿七窍而浑沌死"。王阳明教童子,特重"歌诗习礼"之乐,今人当效之。可于家中设"酉山堂"(典出陆游书斋),晨昏定省时,但言"今日可要涵泳圣贤?",绝口不提"课外"。如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之境,方合"兴于诗"(《论语·泰伯》)之旨。

三、陈编列架,格物致知
朱子治家,最重"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童子书架犹若文人斋阁,当依《通志·校雠略》"类例既分,学术自明"之理。可教稚子以四部分类:经部置《声律启蒙》等蒙学要籍,史部列《史记》选本,子部收《山海经》绘本,集部存《唐诗三百首》。每岁春分,仿曝书会故事,令童子自晒藏书,其间穿插"考亭学派"(朱子门人)式问答:"《千家诗》何以归集部?《论语》何以居经部?"如此则分类之智、爱书之情,俱在其中矣。

至若选书之权,当循孔子"各言尔志"之法(《论语·先进》)。昔陆九渊幼时即问"天地何所穷际",今之童子或爱恐龙图谱,或迷《西游记》,皆可因势利导。然须暗合"由博返约"之道,如钱穆先生幼读《曾文正公家书》,即由家严置于案头而不强求,此所谓"不言而教"(《周易·系辞》)。

要之,养儿读书如种树,但予沃土阳光,莫问几时成荫。倘能持守"敬惜字纸"之古训,涵养"虚心涵泳"之功夫(朱子语),则他日庭前玉树,自当枝叶扶疏。学者当知:读书习惯乃生命气象之萌芽,非区区学习方法而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