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49|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對於初學者來說如何臨寫【九成宮】才是正確的?

[複製鏈接]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5-8 10: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古人說唐代書法『尚法』,而【九成宮醴泉銘】則是這種『法』的集中表現

所謂的『法』就是一種規則——寫字的規則

古人云:『不成規矩,不可以成方圓。』

【九成宮醴泉銘】的點畫結體都有明顯的規律,初學書法的人極易從中獲益,這也是許多老師把此帖定為學習書法的首選字帖的理由。

7dbc290f3d0a6d045c732365b96abc15.jpg

【九成宮醴泉銘】局部

那麼,為什麼許多初學【九成宮醴泉銘】的人會覺得練習到一定階段、寫字基本能夠上手後,就會出現『很難再進步』『容易把字寫死』的難題呢?

這也是因為字帖中本身的『法度』造成的。

如果不善學,就會被『法』束縛,導致寫出來的字毫無生氣、狀若算子,這就是不擅學『法』和用『法』的結果。

51f57d14439333e03f2f888f94696d47.jpg

【九成宮醴泉銘】局部

如何來臨習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呢?

我認為基本的學習過程應該是發 現—臨 習—記 憶

下面詳細說一下每一個階段的學習方法:

發現

我們在這裡所說的『發現』,可以理解為是『讀帖』的過程。

讀帖是臨帖前非常重要的準備活動。讀帖是一個『與古人對話』的過程和『與經典交流』的過程,也是專門對自己所選字帖的範字進行細緻的揣摩、觀察、分析、對比、研究、品味、記憶、理解、消化的過程。

我們以【九成宮醴泉銘】為例,說一說讀帖到底要注意些什麼。

36b4a0bba55c52564908148f6c8a9063.jpg

【九成宮醴泉銘】局部

1

要仔細觀察筆畫特點

【九成宮醴泉銘】點畫藏頭護尾,筆意不十分明顯。雖用方筆居多,但筆畫含蓄均勻,取勢遞相顧揖,相互呼應。

帖中通過仔細觀察、分析對比發現了這些規律,在接下來的臨摹過程中就可以抓住不同筆畫的變化,通過大量的練習寫出比較豐富的筆畫形態,為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

要認真體會用筆方法

仔細觀察【九成宮醴泉銘】會發現,歐陽詢此帖用筆起止乾淨利落,點畫之間用筆勢來形成呼應。書寫時行筆速度不快,但果斷而不猶豫,這樣的用筆使點畫滋潤豐滿,觀之有清朗之氣。

3

要反覆研究結構特點

歐陽詢處理字的結體是因字成形:

筆畫少的,字形略小,點畫粗壯;

筆畫多的,字形略大,點畫稍細。

【九成宮醴泉銘】結字上另一個明顯的特點是『縮左伸右』

歐陽詢在結字時一方面增加橫畫的左低右高效果,另一方面增加整個字的欹側程度,造成歐體字結構的險絕。

c8fc29ee440cea2f5a8878b39c180895.jpg

【九成宮醴泉銘】局部

臨習

這一步我們要做的是『理性的分析和逼真的臨習』。臨習可以分成兩步來做,先是『摹帖』然後『對臨』

『摹帖』是練習書法的基本功,是初學楷書的『不二法門』。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四步摹帖法』:

步驟一

從【九成宮醴泉銘】中選擇自己認為寫得好的100個範字,建立屬於自己的『臨帖字庫』,再用複印技術逐個放大範字到約10cm大小。

步驟二

用比較薄的宣紙蒙在已經放大的範字上,用很細的筆沿着範字的邊緣雙鈎下來,這個過程越精細越好。

步驟三

來用國畫的朱鏢色將已經雙鈎好的字形像畫工筆畫一樣填滿(注意是『填』 不是『寫』),目的是讓書寫者在填色的過程中仔細體會原帖的細節,這種方法叫『雙鈎廓填法』。

步驟四

用毛筆蘸墨汁在自製的紅色範字上依樣描寫,我們俗稱『寫影格』,在這一步中,為了節省宣紙,書寫者可以第一遍用比較淡的墨汁摹寫,待宣紙完全乾透後,再用比較濃的墨汁摹寫一遍。

在【九成宮醴泉銘】的初學階段,限於書寫者的眼力,直接對帖臨寫往往顧此失彼,先進行摹寫,目力集中,全神貫注,容易達到『形似』的要求。

當初學者通過摹帖基本掌握了【九成宮醴泉銘】中的字形特點與書寫方法後,可以根據『摹帖』時選擇的100個字,在原帖中找一些結構相近似的字,把自己的『臨帖字庫』擴大到400字左右,然後對這些字按結構分類,進行臨習,寫字的大小還是以10cm見方為宜。

將臨習的範字置於桌前,最好放在眼睛可以同時看見範字和自己臨寫的字的位置,依照範字的結構、筆法、筆勢和筆意,在摹帖練習的基礎上,一一對照書寫。把這400字寫好,也就基本上掌握了【九成宮醴泉銘】的書寫特點和書寫方法了。

85c7725a2ba60af49c5cf6e77ddefebe.jpg

臨帖時,可以選擇使用『田字格』『米字格』『九宮格』『回米格』等方格來確定筆畫的位置,及範字結構安排的方法,以此來糾正個人自發的不正確的寫字習慣,培養訓練有素的書寫意識和認真細緻的學習精神。正確掌握使用格子規範臨帖後,可以去掉格子進行對照臨寫。

記憶

啟功先生曾經說過:『功夫不是盲目的時間加數量,而是準確的重複,以達到熟練。』

這就告訴初學者,臨帖有兩點必須要做到:一是準確,二是熟練。準確是質量要求,熟練是數量要求。想要達到這個目的,那就要靠記憶。

【九成宮醴泉銘】整體規矩、陣法森嚴,在歐陽詢的筆下自出心機、意態百生,他能夠大膽的突破,在筆法、結構和意態的變化上,有着獨具特色的風格和體式。也正是因為歐體楷書的特點明顯,更容易讓初學者記住,因此為靠着記憶背臨此帖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66aafdc30304b675f8eba7460fb3e57d.jpg

【九成宮醴泉銘】局部

在書法的臨習中,『背臨』是最能考察學書者記憶能力的方法。要努力達到不看原帖、不照範字也能臨寫的惟妙惟肖,做到臨帖『不走樣』的地步是『背臨』的最終要求。

背臨【九成宮醴泉銘】應該注意默寫核對相結合,默寫是憑藉記憶將反覆臨寫過的範字寫出來,背臨之後的認真核對極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寫不像的筆畫和不準確的結構位置,進而去糾正。

f8218aa8f512ac7eb937697541f56b8b.jpg

【九成宮醴泉銘】局部

學習歐體楷書,要研究歐體的法度,但又不能把『法』作為教條,不敢越雷池半步,須知學『法』是為了用『法』,並且在日後的書法實踐中逐步破『法』,最終形成自己的『法』。

宋考而 發表於 2025-4-14 22:43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成宮醴泉銘】臨習芻議——兼論唐楷法度與性靈之辯證

(一)法度精嚴與初學困局
歐陽率更【九成宮】誠為唐楷法度之圭臬,其"纖濃得中,剛勁不撓"(【宣和書譜】)的特質,恰似一部可視化的【周禮】。初學者困於"狀若算子"之弊,實因未解"法度"真諦——非桎梏之繩墨,乃陰陽之辯證。朱長文【續書斷】謂"歐以險勁易王體",此"險勁"二字,正是破解困局之鑰。

(二)三維讀帖法
1. 微觀解構
當以"庖丁解牛"之眼觀之:
橫畫必察"三過折"(起筆45°切鋒,中段提腕,收筆築鋒)
豎鈎須辨"跪筆彈鋒"(如"武"字末筆,先頓後挫,力聚鋒尖)
轉折當見"方中寓圓"(如"宮"字寶蓋,外拓內擫)

2. 中觀取勢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云:"作書最忌位置等勻",歐體"縮左伸右"實為動態平衡:
縱向取"背勢"(如"泉"字上下部件軸線錯位)
橫向呈"艦式結構"(如"醴"字左部沉墜,右部飛揚)

3. 宏觀氣韻
黃庭堅謂"大字無過【瘞鶴銘】,小字莫學痴凍蠅",臨【九成宮】當於方整中見呼吸:
計白當黑(如"靄"字雨部留隙如蟬翼)
筆斷意連(如"銘"字撇捺空中渡鋒)

(三)臨摹進階次第
1. 摹寫階段(約60日)
採用"雙鈎廓填法",重點體認"骨法用筆"
每日限3字,每字摹20遍,務求"纖毫畢肖"

2. 對臨階段(約90日)
踐行"三臨三校"法:
① 單字對臨→② 蒙帖校改→③ 背帖復現
執筆須合"五字執筆法",腕平掌豎,指實掌虛

3. 意臨階段(約30日)
參以【皇甫誕碑】筆意,破勻整之弊
嘗試"倒書"訓練(從末筆逆寫),強化筆勢記憶

(四)破法通變之道
1. 參校系統
橫向比照:【虞恭公碑】見其雍容,【化度寺】窺其渾穆
縱向溯源:【張猛龍】悟其險勁,【董美人】得其清峻

2. 筆墨實驗
以淡墨臨寫,觀筆路往來
用茅龍筆摹拓,強其筋骨

3. 創作過渡
建議遵循"集字創作→風格模擬→脫化生新"三階段,王澍【論書剩語】所謂"離之乃合"者,此之謂也。

結語:臨【九成宮】如撫無弦琴,法度者弦軫也,性靈者吟猱也。學者當於"不激不厲"(孫過庭語)處得消息,方不負率更"森森焉若武庫矛戟"(【書斷】)之外的真境界。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