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10|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寫楷書試著掌握這些訣竅吧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5-5 10: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楷書是大多數書法初學者的入門書體,也是很多人在學書法初期耗時最長,問題最多的一種書體。因爲楷書本身就是一種書法藝術進入成熟走向巔峰的產物,很多人總是寫不好楷書,不論從整體氣勢上還是具體用筆或用墨上都寫的不理想。這跟楷書的書寫難度有關,也跟我們沒有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有很大關係。所以今天自學君就來說一說寫好楷書的那些高招!

在整體書寫節奏上

寫好楷書最關鍵的心態是平穩而沉靜的。用筆要精緻細膩,鋒勢皆備,筆形到位,結字合法,結構要自然嚴謹,做到增一划不能,減一划不得。所以初學楷法,應當用緩筆,這樣有益於寫准字的結構。切勿因爲字小而寫的急快,也不要因爲字大而緩慢書寫,而是要用一種沉著的節奏---舉止匆遽,易傷淺薄。

在整體書寫節奏上

在整體書寫節奏上

看完上一段我們知道書寫楷書沒有絕對的快慢。就風格而言,有快節奏的楷書,所謂『作真如草』,寫這種楷書時肘下生風,有沉著痛快之狀。不論遲速,肥瘦,都貴於控制在『度』的範圍之內,但是寫的太快就會顯得淺薄沒有韻味,寫的太慢又寫的臃腫,喪失了靈動灑脫之意,太重則肥而露肉,太輕則瘦而露骨。

不論遲速,肥瘦,都貴於控制在『度』的範圍之內,

不論遲速,肥瘦,都貴於控制在『度』的範圍之內,

寫楷書之法如閒庭之信步,有一種優遊自得的狀態。緩而會心,疾而出奇,速而取勁,遲而取妍。閒庭信步一詞突出一個瀟優雅瀟灑。我能快卻不快,這叫優雅,我能很快就很快,這叫瀟灑。這種能快能慢,能信手拈來隨意結合的筆法才是寫楷書的最高境界。

再具體用筆上

寫楷書時發筆逆入時速度要快,猶豫不決就會臃腫;逆入作點後調鋒時宜慢一些,如果太快寫出來的點不飽滿,喪失了『點』最精髓的『險』勢。

的太快就會顯得淺薄沒有韻味

的太快就會顯得淺薄沒有韻味

筆與筆交換過渡時要快,所謂『過貴乎疾』,也就是說轉折連結的用筆太慢就會顯得機械聲音,要一筆寫過;寫鉤的時候要快,一頓聚勢,順勢而出,不要猶豫,塊則力聚於鋒尖,這樣寫出來的鉤果斷有鋒芒。

筆與筆交換過渡時要快,

筆與筆交換過渡時要快,

寫短撇要快一點,速則銳,像鳥用尖銳的喙啄食一樣,太慢就會拖沓,喪失了短撇硬朗鋒銳的氣質。

寫短撇要快一點,速則銳,

寫短撇要快一點,速則銳,

寫長撇要悠揚一點,長撇貴在能營造險勢,意蘊婉轉流暢,寫的慢一下能夠更好地醞釀筆勢凸顯韻味。

寫長撇要悠揚一點,

寫長撇要悠揚一點,

寫捺的時候要抑揚頓挫,一波三折。要不快不慢,徐而圖之,等到筆勢到你滿意的地步以後果斷出鋒。

寫捺的時候要抑揚頓挫,

寫捺的時候要抑揚頓挫,

楷書挑法要寫的慢一些,寫到要出鋒時要揚起筆鋒,輕抬而進,寫的太快會顯得輕浮,影響到整個字的結構都有可能不穩,有傾倒裝。

楷書挑法要寫的慢一些,

楷書挑法要寫的慢一些,

寫懸針豎要慢一點,而不是我們想像里的那麼快,寫得慢則意味表達得足而形態會更加俊美。

寫懸針豎要慢一點

寫懸針豎要慢一點

寫垂露反而要快一點,寫得快筆勢有更多的余勢,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之後的回筆。

寫垂露反而要快一點,

寫垂露反而要快一點,

寫點貴在『重』而『險』,『重』體現在『點』在整個字中的平衡調節作用,而『險』體現在『點』在整個字中調節氣勢,更顯靈動的作用。

寫點貴在『重』而『險』,

寫點貴在『重』而『險』,

在寫筆畫比較多或者線條比較長的字時,走筆要視其情況而定,或逆勢緩行,而中截略細。毫內墨飽時用筆可略快,毫中墨少時用筆可略慢。

在書寫的變化上

就虛實而言,按處皆實,提處皆虛,點畫是實。就曲直而言,楷書妙在曲勢中求直,不平中求平,或向或背,或向中有背,或背中有向。看似法度嚴謹,不苟言笑的楷書,實則有輕重徐疾,有疏密虛實,有曲直向背。能夠熟練掌握這些,用筆就會靈動起來,而墨色亦會在靈動的筆法中產生濃淡枯潤的變化。這樣的楷書才是鮮活的楷書,有生命力的楷書。

在書寫的變化上

在書寫的變化上

在書寫楷書時最忌寫一個字去蘸一次墨,這樣永遠不會有枯筆,有飛白,有乾渴之筆,沒有這些寫出來的字猶如印刷一般,如一潭死水沒有活力。最理想的楷書用筆是筆畫當中濃,兩邊枯,不光而毛,澀中自有無窮的韻味;最理想的用墨是枯中見潤,即在筆酣墨飽的情況下依靠速度和中鋒、筆力和筆勢拉出來的枯筆,在毫中無墨時緩筆營造艱澀險絕之勢。

盧朱伍 發表於 2025-4-23 05:23 | 顯示全部樓層
【楷法要義闡微】
習楷之要,首在明理。觀歷代法書,自鍾繇【宣示】至永興【廟堂】,皆以法度森嚴而氣韻生動爲極則。今就帖中所論,補苴數端,以資參證。

一、節奏論
昔人謂"楷如立",非獨言其端正,更喻其動靜相生之理。虞世南【筆髓論】云:"遲速虛實,若輪扁斫輪,不疾不徐。"帖中"閒庭信步"之喻甚妙,然需知此境當以"心閒手敏"爲前提。趙孟頫日書萬字而不失法度,正因深諳"舉止若遲,筆機實速"三昧。初學者當以【智永千文】爲范,細察其"點畫振動"處,乃悟節奏真諦。

二、筆勢辨
"逆入快、調鋒慢"之說,實本於蔡邕【九勢】。然需補闕者三:
1. 橫畫起筆當取"空中作勢",如歐陽詢【九成宮】"年"字,凌空搶鋒,方得峻利;
2. 捺筆收束須"三過折",智永"之"字末筆可見"蓄勢-鋪毫-戰行-漸收"全法;
3. 轉折處當參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婉而愈勁"之法,非獨疾速可解。

三、墨法參
帖中未及墨彩,實爲缺憾。楷書墨法當如董其昌所言:"須湛如小兒目睛。"試觀顏魯公【麻姑壇】真跡,渴筆處見飛白而不枯,濃墨處若點漆而不滯。初學者可試"三蘸墨法":每寫三字蘸墨一次,自然得濃淡之變。

四、結構訣
黃自元【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實爲末節。真傳在張懷瓘【玉堂禁經】"偃仰向背"四字。如【張猛龍碑】"春"字,上部左傾而下部右展,似危實穩。學者當以"不平衡中求平衡"爲要,切忌算子之譏。

結語
楷法如禪,初看山是山,終看山還是山。昔王獻之書壁爲父所拭,乃知"盡精微"後"致廣大"之理。今人習楷,不必苦求"日課萬字",但當如文徵明八旬臨【蘭亭】,"一點一畫不敢輕"。若得此心,則筆底自生淵雅之氣矣。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