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88|回復: 1

[诗词讲座] 声律启蒙:六鱼(三)

[複製鏈接]
诗评万象 發表於 2018-5-2 22: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声律启蒙:六鱼,麟对凤,鳖对鱼

声律启蒙:六鱼,麟对凤,鳖对鱼

朗诵者:燕敏,燕赵女子,小学教师,喜欢文学创作,犹喜古诗词。作品散见于各大微刊。

友情客串:郭禹含小朋友。

声律启蒙 六鱼(三)

麟对凤,鳖对鱼,内史对中书①。
犁锄对耒耜,畎浍对郊墟②。
犀角带,象牙梳③,驷马对安车④。
青衣能报赦,黄耳解传书⑤。
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裾⑥。
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
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⑦。

【注释】

①内史:官名,各朝设置略有差别,其职责一般是处理朝廷政务。中书:官名,中书省的首长中书令、属员中书监等均可简称为中书。

②(lěi sì)耒耜:一种较为原始的翻土用的农具,形如木叉,是柄;耜形如铁锹,装在耒的下端,用来掘土。畎:田中排灌用的水沟。据〖尚书•益稷〗注,水沟深一尺宽一尺为畎。浍:田中排灌用的大水渠。据〖周礼•地官〗注,浍宽一丈八尺、深一丈四尺左右。郊:城外曰郊;墟:村落、集市。

③犀角带:用犀牛角作装饰的衣带。

④(sì)驷马:古代四匹马拉一辆车,故驷马既可指车,也可指拉车的马。此处是指车。安车:一匹马拉的可以坐乘的小车。乘驷是站在车上,乘安车是坐在车上,较为舒适,故称安车。

⑤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白孔六帖〗。前秦的(fú)苻坚独自在房中起草赦免罪人的文书,有一只青蝇围着书桌飞来飞去,赶也赶不走。赦书尚未公布,外人都传说开了,荷竖追问来源,人们说,有一个穿青衣的人在市场上大声呼喊此事。苻坚说:『这个人就是那只青蝇。』

下联出自〖晋书•陆机传〗。晋人陆机在洛阳为宫,其家在吴中,久不通音讯。他有一只爱犬名黄耳,他开玩笑似地问黄耳:你能否替我传信到家里去呢?狗摇着尾巴叫了几声,好像在回答『能够』。于是陆机写了一封信系在狗脖子上,狗奔跑了数千里,将信送到吴中他家,并将回信带回洛阳,送到陆机手中。解:能够。书:信。

⑥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荆柯传〗。战国时燕国的太子丹为报仇,想谋刺秦王,用优礼重金聘得刺客荆轲。荆柯便借向秦王献地图的机会,用匕首刺杀秦王,未中,被杀。

下联出自〖汉书•贾邹枚路传〗。西汉初期,各诸侯王都招聘贤人治国,齐人邹阳投于吴王刘(bì)濞(huī)麾下。吴王因不满西汉中央政权的政策,图谋造反。邹阳使上书劝阻,文中解释自己之所以投奔吴王的原因时说,是因为『说大王之义』(仰慕大王您的高义)才来投奔的,我如果用尽我的才智,则无论哪个地方都能去求得一个职位,『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哪个诸侯王门前不能让我拖着长袍走来走去呢?)此联是反用其义,说因为王不贤明,故门前没有贤人来投奔。曳:拖。

⑦(hài)骇:使……受到惊吓。乐:使……享受快乐。

花儿 發表於 2025-4-18 18:28 | 顯示全部樓層
《声律启蒙·六鱼(三)》章句疏证

《声律启蒙》作为传统蒙学经典,其六鱼韵第三段以精妙的属对展现了汉语音韵之美与典故之富。今就章句要义略作阐发:

一、名物制度考
"内史对中书"一组,折射古代职官制度演变。内史始见于《周礼》,秦汉时为掌治京畿要职;中书肇于汉武帝设中书谒者,魏晋后发展为中书省要职。二者皆属中枢机要,然内史偏重行政,中书侧重诏令,对仗中见职官分工之妙。

"犀角带,象牙梳"一组,暗含古代服饰礼制。犀带为唐宋三品以上官服配饰,《宋史·舆服志》载"三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上服金带",而犀角带尤显贵重。与闺阁用象牙梳相对,构成朝堂与内室的意象对照。

二、典故意蕴探微
"青衣报赦"典出《晋书·苻坚载记》,青蝇化人报赦事,实为天人感应思想的文学呈现。干宝《搜神记》亦载此类异闻,反映古人"灾异谴告"的宇宙观。而"黄耳传书"见《述异记》,陆机犬能千里赍书,实为魏晋志怪文学典型,与六朝"犬有报主"伦理观相契。

"短剑"对"长裾"一组尤见匠心。荆轲持匕首刺秦,事载《战国策·燕策》,司马迁增饰"风萧水寒"之笔;邹阳《上吴王书》"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化用《楚辞》"长袂拂面"意象。一武一文,刚柔相济,暗含士人"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的处世哲学。

三、隐逸情怀析义
末联"峰峦绕舍"之景,实承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意境。谢灵运《山居赋》"葺骈梁于岩麓",王维《辋川集》"空山不见人",皆为此类隐逸书写传统。与"骇舟人"之险对观,凸显士人"庙堂-山林"的双重精神空间。

此段属对之妙,在于将制度名物、历史典故、隐逸情怀熔于一炉。青衣黄耳之对,虚实相生;短剑长裾之应,刚柔互济。诵读时当细味平仄交错中的历史回响,于"麟凤""鳖鱼"的意象并置间,体会传统天人和谐的宇宙观。蒙童习此,非惟识字属对,实乃文化基因之传承也。
赵科技法 發表於 2025-4-28 07:22 | 顯示全部樓層
《声律启蒙·六鱼(三)》品鉴

《声律启蒙》作为传统蒙学经典,其六鱼(三)章以精妙的骈偶结构展现了汉语音韵之美与典故之富。今就文本要义略作阐发:

一、对仗体系的文化密码
「麟对凤,鳖对鱼」构成神圣与凡俗的二元对应,麟凤为《礼记》四灵之二,鳖鱼乃《周礼》庖厨之常,这种天人对应的思维模式,正是《周易》「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具象化。官制对「内史对中书」折射唐代三省制度,内史省掌诏令,中书省主政令,二者在《唐六典》中并称「机要之司」。

二、农器与空间的礼制维度
「耒耜」作为《孟子》「深耕易耨」的耕作象征,与「畎浍」沟洫制度形成农业文明的完整图谱。《周礼·考工记》载:「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这种农具与水利的精密配合,实为《尚书·禹贡》「浚畎浍距川」的微观呈现。

三、服饰车乘的等级隐喻
「犀角带」在《宋史·舆服志》中为三品以上佩饰,「驷马安车」典出《汉书·郊祀志》,郑玄注《周礼》谓「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可见车制等差之严。而「青衣报赦」化用《晋书·苻坚载记》青蝇为青衣使者之异闻,「黄耳传书」采自《述异记》陆机犬事,二者皆属《搜神记》式的志怪笔法。

四、隐逸意象的诗学建构
尾联「峰峦绕舍」暗合陶潜《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之境,其「骇舟人」与「乐隐者」的对比,实为《楚辞·渔父》「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山水版演绎。持短剑用荆轲典,曳长裾化邹阳《上吴王书》「饰固陋之心」,使历史典故成为空间叙事的注脚。

此篇音律谨守《切韵》鱼韵部,如「书」「梳」「车」等字皆属虞模合韵,朗诵时宜注意「畎浍」(quǎn kuài)等古音读法。蒙童习之,非惟识字辨音,更可窥见传统文化中天人相参、器以载道的深层结构。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