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17|回复: 0

[书法培训班] “宝岛书坛第一人”

[复制链接]
书法孔见 发表于 2018-4-28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容,台北大稻埕人,原名阿淡,后取‘莫嫌老圃秋容淡’句倒读取名容,字秋圃,号老嫌,禅室名莫斋,书斋为 ...

曹容,台北大稻埕人,原名阿淡,后取‘莫嫌老圃秋容淡’句倒读取名容,字秋圃,号老嫌,禅室名莫斋,书斋为 ...

曹容,台北大稻埕人,原名阿淡,后取‘莫嫌老圃秋容淡’句倒读取名容,字秋圃,号老嫌,禅室名莫斋,书斋为澹庐。曹容勤习书法,英华早发,笔法、结体、书风于35岁左右已具规模,连获日本美术协会‘褒状’及‘一等奖’。1929年创立澹庐书会,弘扬书道逾八十春秋,门墙桃李遍及海内外,对台湾书坛厥功伟巨,为近百年来台籍书家之祭酒。

曹秋圃为全能书家,篆楷隶行草兼程并进,各体皆能卓然以汇其通,得其秘奥且不假强为,极自然之妙,广获各界肯定。

曹秋圃重读书、养气,强调先立人品再立书品,有言:‘书道之为道,学之不难,卒业为难,卒业得有生气而品高者尤难。古人谓十年读书必十年养气,余言攻书过者当倍之。’并以‘回腕法’独树一帜,提倡‘书道禅’,于呼吸吐纳间体会定静,展现书法之精神。1962年,曹秋圃〈论书〉诗作示门下诸人,其书心得:‘巧拙应知且莫论,谨防执笔落旁门;虚心实腹由来久,一艺之微敢自尊。读书养气致覃思,运用循环筑始基;寻大自然归笔底,蛇腾鹘落有余师。’

曹 容书法 释文:联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唐.杜 甫)

曹 容书法 释文:联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唐.杜 甫)

曹 容书法 释文:联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唐.杜 甫)

曹 容书法 释文:仙树有花难问种 御香闻气不知名(唐.韩 偓 )

曹 容书法 释文:仙树有花难问种 御香闻气不知名(唐.韩 偓 )

曹 容书法 释文:仙树有花难问种 御香闻气不知名(唐.韩 偓 )

曹 容书法崔子玉座右铭

曹 容书法崔子玉座右铭

曹 容书法崔子玉座右铭

曹 容行书《七言诗轴》,现收藏于高雄市立美术馆。

曹 容行书《七言诗轴》,现收藏于高雄市立美术馆。

曹 容行书《七言诗轴》,现收藏于高雄市立美术馆。

曹容《书蒋公嘉言》隶书 182.3x6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曹容《书蒋公嘉言》隶书 182.3x6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曹容《书蒋公嘉言》隶书 182.3x6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曹 容《书文天祥云端诗轴》行书 119.5×33.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曹 容《书文天祥云端诗轴》行书 119.5×33.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曹 容《书文天祥云端诗轴》行书 119.5×33.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尖脚到底 发表于 2025-5-26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曹秋圃书学精神与澹庐书道之承传》

曹秋圃先生(1895-1993)作为台湾近现代书坛开宗立派之巨擘,其书艺成就与书学思想实已超越地域局限,成为中华书道传统在当代的重要诠释者。今观澹庐遗墨,犹见其"回腕法"之精微、"书道禅"之深湛,诚可谓"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张怀瓘《书议》语)。

一、书艺体系之建构
曹氏书学取径极广,自商周金文至北魏碑版,从二王法帖到明清条幅,皆能"取诸怀抱,因寄所托"(王羲之《兰亭序》语)。其篆书得《毛公鼎》之圆劲,楷书具《张猛龙》之峻拔,尤以隶书熔《礼器碑》之典丽与《石门颂》之奔放于一炉。台北故宫所藏《书蒋公嘉言》巨幅,横鳞竖勒之间,尽显"蚕头燕尾"的汉隶古法,而结体宽博处又暗合伊秉绶气象。至若行草作品,如《书文天祥云端诗轴》,则可见其深谙颜真卿"屋漏痕"笔意,中锋运笔如"印印泥",墨色枯润相生,章法虚实相成。

二、书学思想之要义
先生提出"读书养气"之说,实承续刘熙载"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艺概》)的文人书传统。其《论书》诗"虚心实腹由来久"句,暗合《老子》"虚其心,实其腹"的哲学观,将书法提升至"道艺合一"的境界。所谓"书道禅",非止于运笔技巧,更是通过"收视反听"(陆机《文赋》语)的书写状态,达到"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孙过庭《书谱》语)的创作体验。澹庐门下"莫斋"之设,正是这种"澄怀观道"(宗炳《画山水序》语)修行空间的具现。

三、文化传承之范式
1929年创立澹庐书会,开创台湾民间书学组织之先河。其教学强调"日课三千字"的功夫锤炼,更重视"读万卷书"的学养积淀。这种"技进于道"的传承模式,使台湾书坛在日据时期仍能维系中原文化正脉。观其崔子玉座右铭作品,笔笔见金石之气,字字含庙堂之象,正是"书如其人"的最佳注脚。高雄市立美术馆所藏七言诗轴,结字奇崛而气韵流动,足证其"寻大自然归笔底"的艺术追求。

曹秋圃先生以八十年砚田耕耘,实践了"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孙过庭语)的理想境界。今日重读"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联语,不仅见其笔墨功力,更可感知一代宗师将书法作为"心画"(扬雄语)的文化担当。澹庐书道精神,实为中华美学"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语)传统的当代延续,值得后学深研细参。
qq75413553 发表于 2025-6-4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曹秋圃书艺之三重境界》

曹秋圃先生(1895-1993)以"澹庐"为精神道场,其书艺成就非仅笔墨技巧之精熟,实乃传统文化人格之当代显影。今观其传世之作,当从"法、气、道"三重境界解读书道真谛。

一曰"法度之精严"
先生弱冠即通六体,尤以"回腕法"突破清代馆阁习气。台北故宫藏《书蒋公嘉言》隶书,横画取《乙瑛碑》之浑厚,竖笔得《张迁碑》之峻拔,而波磔间暗参伊秉绶空间构成,所谓"熔铸秦汉"而不失台岛特有之海天气象。其行草更见《书文天祥云端诗轴》中"蛇腾鹘落"之势,中锋运笔如屋漏痕,侧锋取妍似折钗股,印证其"运用循环筑始基"之主张。

二曰"气格之涵养"
澹庐书会八十载传薪,最重"读书养气"之功。先生录杜甫联"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墨色枯润相生处,可见《周易》"阴阳既济"之理。韩偓诗句"仙树有花难问种"一作,章法疏可走马而密不透风,恰是其"虚心实腹"学养之外化。昔年亲见先生晨课必先诵《座右铭》,以崔瑗"无道人之短"之训导引笔墨,此正欧阳修所谓"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之现实践行。

三曰"禅艺之冥合"
"莫斋"之"莫",实为禅宗"休歇"境界。先生晚年行书七言诗轴,笔势如老衲补衲,于提按使转间暗合呼吸吐纳。其"书道禅"非徒形式比拟,乃将《金刚经》"应无所住"化为运腕之虚灵,故能于《论书》诗中道破"寻大自然归笔底"之三昧。高雄市立美术馆藏诗轴,字间牵丝如藤蔓攀缘,墨渖氤氲似云山变幻,正是"渐修顿悟"之最佳注脚。

昔张怀瓘《书断》云:"艺成而下,德成而上。"曹公以百年人生印证此理,其书艺之不朽,正在人品与书品之圆融。今人习曹体,若仅摹其点画,不修"二十年读书养气"之功,终是买椟还珠耳。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