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64|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來檢測一下你寫的字算書法嗎?

[複製鏈接]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4-26 09: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眾所周知,寫字與書法既一脈相承,又有一定區別。那麼,你寫的字,只是算子,還是算書法?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在【定武蘭亭跋】中提出:『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用筆也就是筆法,筆法是書法技術的繼承,也是書法入門的基本功!『用筆千古不易』指的是用筆的共性,楷有楷法,草有草法,是書法用筆的基本原則!用筆的基本原則歸納起來,基本有以下幾種:

1、看筆鋒

中鋒側縫並重,意在筆先。對筆鋒的掌握宜圓熟貫通,不可偏廢!

1、看筆鋒

1、看筆鋒

2、看筆速

筆速當急則急,當徐則徐,當重則重,當輕則輕,從而產生濃淡、乾濕、粗細、曲直等變化對比。

2、看筆速

2、看筆速

3、看主筆

每個字都有其主筆,結體貴在主次分明,切忌一字中有多處主筆,相互打架,主次分明,自然而已。

3、看主筆

3、看主筆

4、看布局

整篇作品的布局宜主次有序,層次分明,大小相宜,參差錯落,不能刻意,融自然於書道,方臻高境。

4、看布局

4、看布局

5、看蘸墨

寫字蘸墨,忌一字一蘸。筆與墨和,墨與紙和,心與手和,行筆緩急相宜,切忌躁動行筆。更忌墨重陰濕一片,視覺狼藉。

5、看蘸墨

5、看蘸墨

6、看筆趣

用筆宜靈活,行有楷意,楷有行意,相互穿插,有來必有往,有去必有回,有放必有收,有運必有止。這樣寫出來的字才能力量堅實、精氣內含、氣勢飽滿、韻味充盈。這個原則,適用於各種書體,為歷代書家運筆之要訣。

無恙 發表於 2025-4-17 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書道法度與日常書寫之辨——答"休竹客"君書法判定之問】

趙文敏公"用筆千古不易"之論,誠為書學不刊之典。然今人每惑於"寫字"與"書法"之界,猶若隔霧看花。今試以六朝品藻之法,析其要義。

一、法度傳承為經
右軍【筆勢論】云:"夫書字貴平正安穩。"此"平正"非板滯之謂,實乃中鋒運筆之妙。觀今人作字,多失筆法傳承:或側鋒取妍而骨力不逮,或使轉失度而氣脈壅塞。米南宮【海岳名言】謂"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正是檢驗用筆是否入法之圭臬。

二、氣韻生動為緯
董玄宰【畫禪室隨筆】論書:"字須奇宕瀟灑,時出新致。"今人作字,常見主次失序如亂麻,行氣壅滯若積薪。蘇子瞻【論書】云:"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闕一,不為成書也。"此五要素,恰為區分實用書寫與藝術創作之關鍵。

三、筆墨相發為用
文徵明【停雲館帖】題跋嘗言:"作書須得筆墨相發之趣。"今觀時人,或枯筆如秋蛇,或漲墨若浮腫,皆未悟"濡墨不過三分"之古訓。八大山人用墨"惜墨如金",石濤和尚"一畫論",皆示人以墨法玄機。

四、心手雙暢為境
虞世南【筆髓論】揭示:"書道玄妙,必資神遇。"今之習書者,多拘泥點畫而失其神采,正如孫過庭【書譜】所譏"任筆為體,聚墨成形"。白石老人"似與不似"之論,移諸書道,正是判定書寫境界之妙喻。

結語:
書道之判,當以"理法意趣"四字為綱。理在筆先,法度存焉;意在筆後,神采生焉。若合於古法而不泥古,出新意而不逾矩,則日常書寫亦可漸入藝境。倘能如是,雖片楮隻字,亦自有其書道真味在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