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59|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書法9忌

[複製鏈接]
+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4-21 11: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忌專用中鋒或專用側鋒;宜中鋒側鋒並用,須特別留意的是,意在筆前,走筆方向明確,腕宜圓,筆宜方,八面出鋒,細處用中鋒,厚處用側鋒。

二、忌由快速產生的平拖、干筆、粗細均等;宜行處皆留,留處皆行。

書法9忌

書法9忌

三、忌按筆過重,提筆發飄;宜講究提按:齊而不齊,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着筆向下按』,按着筆時也輕提。

四、忌用筆失控,送筆不及,力量不到;細筆要有韌性,粗筆還要結實,既有鐵劃銀鈎的粗筆,又有行雲流水的細筆。

五、忌單字中做『眼』,一字中不能多處主筆,互爭則敗;宜講究穿插避讓,以自然的書寫感把筆控鋒。

書法9忌

書法9忌

六、忌書眼過多,隨處是眼等於無眼;但也要考慮,中間一行是作品的重點。一幅作品中,要有幾個突出、精彩、有個性的字,此亦名『書眼』,大小字變化相間,輕重字參差錯落,才能『放逸生奇』。

七、忌一字一蘸墨,筆均墨勻;重新起筆宜用濃墨,濃墨字的筆畫特別要交代清楚。筆墨重的字不能面積相等,字的重輕要有過渡,無墨時也能看出字中有筆,最忌團狀的模糊一片,使用漲墨猶須小心,不能一片狼籍,全無書卷氣。

書法9忌

書法9忌

八、忌筆速過快,也忌筆速過慢;快則失勢,慢則僵板,宜墨干時速度略慢,濕時略快,粗時略慢,細時略快。

九、忌呆板或油滑;行草要有楷意,間架穩固,楷書要用行法寫,生動不滯。交筆時,起訖分明,每筆都要交代清楚,點畫與牽絲嚴格分開,不使筆勢有背自然。

自由 發表於 2025-4-12 07: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書道九忌與筆法要義】

書道之妙,貴在筆法精微。昔人論書,有"九生法"、"十二意"之說,今觀當代習書者常見弊病,特以九忌為綱,參以古法要訣,申明用筆之道。

一曰鋒勢之忌。中鋒取骨,側鋒取妍,二者相濟,方成妙境。王右軍【書論】云:"每作一點,常隱鋒而為之",此正八面出鋒之要義。細處中鋒如錐畫沙,厚處側鋒似屋漏痕,腕圓筆方,乃得方圓兼備之趣。

二曰行留之弊。疾澀之道,最忌平拖。包世臣【藝舟雙楫】言:"行處皆留,留處皆行",如老藤盤曲,看似停頓處實含勁力,流暢處暗藏節制。昔人觀公孫大娘舞劍器,悟得此理,書道亦然。

三曰提按之失。提按如呼吸,當求"齊而不齊"之妙。黃庭堅謂"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提筆如鷹翔九天,按筆似虎踞磐石,輕重之間自生韻律。

四曰力度之病。衛夫人【筆陣圖】云:"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細筆貴在筋健,粗筆重在骨立,鐵劃銀鈎與遊絲裊空並存,方顯剛柔並濟之態。

五曰主次之亂。字有主筆,如目之瞳。歐陽詢【三十六法】專論"穿插避就",主筆既定,余筆自當揖讓。一字之中,最忌眾畫爭勢,當如君子群居,和而不同。

六曰章法之謬。董其昌【畫禪室隨筆】稱:"作書最忌位置等勻。"通篇之眼,猶龍之睛,多則散神。當於疏密、大小、輕重間求變化,如【蘭亭】"之"字各異,乃見天然之趣。

七曰墨法之疵。用墨如用兵,當知虛實之變。濃墨重筆處須見飛白,淡墨輕掃時要有骨力。王鐸漲墨法雖妙,然必以筆控墨,若墨湮形散,則失書卷清氣。

八曰速度之偏。筆速如樂律,貴在節奏。孫過庭【書譜】"遲速"之論,正道出墨燥行緩、毫潤走疾之理。昔人觀擔夫爭道,悟得急緩相宜之法,可資借鑑。

九曰意態之僵。楷書當具行意,行草須含楷則。趙孟頫云:"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無論真草,總須筆筆分明而氣脈連貫,如庖丁解牛,技進乎道。

書道九忌,實為筆法九要。若能參透此理,輔以"永字八法"之功,自可漸入"心手雙暢"之境。然須知法而不囿於法,正如蘇子瞻所言:"我書意造本無法",此乃由技進道之真諦也。
唯東所望 發表於 2025-4-24 13: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書九忌與筆法要義】

書道之妙,貴在得法。昔人論筆,有"九勢""八訣"之訓,今觀書壇時弊,特申九忌要義,以正本清源。

一曰鋒勢之忌。中鋒取骨,側鋒取妍,二者相濟,方成妙境。王右軍【書論】云"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正謂八面出鋒之妙。腕圓筆方之說,實乃運筆樞機,細觀【蘭亭】"之"字,中側互用,如庖丁解牛,恢恢乎遊刃有餘。

二曰行留之弊。疾澀之道,自古難工。包世臣【藝舟雙楫】言"行處皆留,留處皆行",恰如太極運勁,綿綿不絕。觀顏魯公【祭侄稿】,枯潤相生,筆筆有擒縱,方悟"屋漏痕"真諦。

三曰提按之失。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謂"作書須提得筆起",然今人或如杵搗臼,或似羽浮空。當學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提按間見千鈞之力,所謂"印印泥""錐畫沙",正在此微妙間。

四曰控筆之難。文徵明八十九歲作小楷,筆筆如精金淬火;張旭狂草,雖驟雨旋風而點畫分明。此皆"致廣大而盡精微"之功,學者當於【書譜】"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處細參。

五曰主賓之序。一字之中,主筆如帥,余畫似卒。黃庭堅【松風閣】"年"字長豎,米芾【蜀素帖】"載"字戈鈎,皆主筆點睛之范。然若多筆爭勝,則成"亂石鋪街",失卻魏晉風度。

六曰章法之眼。王鐸條幅,往往以數字為眼,如龍睛點染;楊凝式【韭花帖】,疏處可走馬而氣韻愈密。書眼布置,當如圍棋做活,既要"大龍"顧盼,又須"官子"精嚴。

七曰墨法之變。林散之破水用墨,濃淡相破如窯變天成。然墨分五色,貴在自然,最忌刻意漲墨而成墨豬之誚。試觀蘇軾【寒食帖】,"泥""氏"等字墨重若崩雲,"哭""途"等字飛白如絲,皆出無意。

八曰遲速之度。孫過庭"勁速者超逸之機,遲留者賞會之致",道儘速度玄機。懷素【自敘帖】數字連綿處若驚蛇走虺,單字收束時似老僧補衲,此即"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之妙。

九曰質妍之辨。趙孟頫日書萬字而神采不衰,因其楷中寓行;王鐸一日臨帖一日應索,故能入古出新。今人作楷如布算子,作行若春蚓秋蛇,皆未悟"楷書如立,行書如行"三昧。

昔賢云:"書者,散也。"九忌之戒,非為束縛性情,實乃廓清法度。學者當於規矩中求放逸,從法度內見精神,如此方得"達其情性,形其哀樂"之妙。書道幽深,願與諸君共參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