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147|回复: 0

[中医理论] 祛湿名方·四神汤

[复制链接]
仰望岐黄 发表于 2018-4-1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首先,来了解湿是什么?

形象的说,湿是咱们身体的垃圾,是粘滞的脏东西!体内有垃圾,必然影响咱们身体整体的健康情况。

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外湿),另一个是身体自己产生的湿邪(内湿)。

外湿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比如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很难祛除。

现代人贪凉、熬夜、不爱运动,脾胃越来越虚,由此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脾的运化功能受到伤寒,水湿聚积体内,形成内湿。

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而且有内湿的人,吃再多补品都如同隔靴搔痒~

因此,春季祛湿是调理慢性病、拥有健康身体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祛湿呢?现在分享一种在道医圈内很著名的一个健脾祛湿名方,——“四神汤”。

道医认为,除了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之外,身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才是我们祛湿的根本利器。因为脾胃虚,湿气才能产生,所以杜绝湿气生成之源才是关键!而“四神汤”就是健脾祛湿名方,故而小编向各位道友推荐这个健脾祛湿名方。

四神汤是道医著名的健脾祛湿食方,其中“四神”是指:

01. 薏仁

02. 莲子

03. 山药

04. 茯苓

(注意:四种食材的比例是1: 1: 1:1)

这四位“神仙”,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遗,制成的汤水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祛湿、降燥等诸多益处,几乎发挥出了“无敌”的功效,四神之名当之无愧。

脾胃虚弱导致的湿气重、可以试试健脾八珍粉,已包含四神汤成分:

四神汤的传说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随伺在旁的四位爱臣、由于日夜操劳,加上舟车奔波、水土不服,因此相继病倒,连御医也是束手无策,不久有一道人帮他们开出了“莲子、薏仁、淮山、茯苓等量炖猪肚”的药方,四位大臣服下这药方之后,果然立即痊愈。

此后,每有官员南巡,皆以此方炖煮食物养身,久而久之,此方便以‘四臣汤’为名在民间广为流传。当这药方传到台湾之后,由于不清楚‘四臣汤’的由来,并且 ‘臣’和‘神’的台语发音相同,因此以讹传讹而成为‘四神汤’。

四神汤,以甘平为主,甘能治水,故能健脾和胃。

01. 山药以补虚为长,

02. 茯苓以去湿为长;

03. 薏仁有化湿之功,又能清热,因为湿久会化热,变成湿热,薏仁最擅长清湿热;

04. 莲子养心安神为首功。

四神汤里不但有茯苓化湿,还有薏苡仁来清热,薏仁还能把湿气转化成津液,又有山药莲子补虚,且能镇水,达到安神之功,使湿气不再为害,从而整体调理身体,达到健康。

整体功效:祛湿清热,健脾养胃,美白皮肤,补益心肺,调肝固肾。

性平,适宜作为食疗,常常食用之。

坚持艾灸也可以扶阳祛湿:

四神汤的食谱

四神汤

四神汤

1煲汤

可以单独煮,也可以加入其它任何你要煮的汤里面,一起煮,因为四神汤的味道是甘淡的,不会影响其它汤的味道。

2煮粥

煮粥时,将四神汤的材料切成小丁,配合糯米或大米煮粥,长期坚持。

3做糕点

将四神汤材料弄成沫状,少量的加入到面粉里,发酵成馒头包子,也可以混入馅料里或者做成糕点。

(注意:四种食材的比例是1: 1: 1:1)

人体一湿,百病兼得,湿非一病、百病兼之。

比如说风湿性关节炎、湿疹、包括某些头痛、眩晕、失眠、高血脂、冠心病、中暑、带下、痛风、泄泻、中风、高血压等等都与湿邪有关。

春天来临湿气重,想要除百病,过一个舒舒服服的春天,那就从祛湿开始吧。道医经典祛湿方“四神汤”祛湿超管用,材料也很好准备,赶快准备去吧!

爱美丽 发表于 2025-6-13 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四神汤祛湿之机理与临证应用》

四神汤乃中医健脾祛湿之经典方剂,其组方精妙,暗合《内经》"脾主运化水湿"之旨。今就湿邪致病机理与四神汤配伍奥义详述如下:

一、湿邪致病机理
湿之为患,诚如帖中所言,有外湿、内湿之分。《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外湿由天地之气氤氲而生,常与风、寒、暑相兼为患;内湿则由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精微而反成痰湿。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特别指出:"六气之中,湿热为患,十居八九。"现代人嗜食生冷、久坐少动,更易损伤脾阳,致水湿内停。

二、四神汤组方精义
1. 茯苓:《本草纲目》谓其"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其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尤擅治中焦湿浊。
2. 薏苡仁:孙思邈《千金要方》载其"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既能渗湿健脾,又可清热排脓,对湿热蕴结之证尤为适宜。
3. 莲子:《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功擅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兼能养心安神,正合"脾为后天之本"之训。
4. 山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盛赞其"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乃平补脾肺肾三经之妙品。

四药等分相伍,暗合"君臣佐使"之道:茯苓为君,健脾利湿;薏仁为臣,助君化湿清热;山药、莲子为佐使,既防渗利太过,又助健脾之功。四者协同,共奏"补而不滞,利而不峻"之效。

三、临证应用要点
1. 辨证加减:
偏寒湿者加生姜、白术
湿热明显者加赤小豆、黄芩
脾虚甚者加党参、白扁豆

2. 煎服法要:
以米泔水煎煮为佳,取其和胃之气。传统配伍猪肚,实取"以形补形"之理,然素食者可用黄豆代之。

3. 使用禁忌:
《本草经集注》提醒:"茯苓恶白蔹,薏苡仁畏海藻",配伍时需加注意。阴虚津亏者慎用。

四、医案佐证
清代《临证指南医案》载叶桂治湿病案,每于方中参用四神汤组方思路。今人用于慢性胃炎、湿疹等属脾虚湿盛者,疗效确切。然需知"三分治七分养",服药期间当忌生冷油腻,配合导引之术,方收全功。

此方流传台湾演为"四神汤",虽字讹而理不谬。然今人用此方,当师古而不泥古,辨证施治,方能尽显经方之妙。学者若能参透其中五行生克之理,则祛湿之法思过半矣。
熊委 发表于 2025-7-20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四神汤祛湿之机理与临证应用》

四神汤乃中医健脾祛湿之经典方剂,其配伍精当,暗合《内经》"中央黄色,入通于脾"之旨。今就湿邪致病机理与四神汤立方精义详述如下:

一、湿邪致病之机要
湿之为患,诚如帖中所言,有内外之别。然《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道破内湿生成之枢机。脾主运化,若脾阳不振,则水谷精微不得输布,反聚为湿。此方中茯苓、薏苡仁皆归脾经,正合"治湿不理脾,非其治也"之训。

二、四神配伍之深义
1. 茯苓:味甘淡性平,《本草备要》谓其"益脾宁心,利水渗湿",其妙在于淡渗利湿而不伤正,尤擅化解脾虚湿困之证。
2. 薏苡仁:甘淡微寒,取法《金匮要略》麻杏苡甘汤之意,既利湿又清热,针对湿郁化热之变证,诚如叶天士所言"分消走泄"之法。
3. 山药:甘平质润,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盛赞其"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于祛湿方中佐以山药,正合"健脾当佐以益阴"之旨。
4. 莲子:甘涩平,《本草纲目》载其"交心肾,厚肠胃",其固涩之性可防渗利太过,暗含"祛湿需固本"之智。

三、临证应用要点
1. 配伍比例:1:1:1:1之制,深得"四平八稳"之妙。然湿热重者可增薏苡仁至1.5份,脾虚甚者山药可加量。
2. 煎服法:建议以猪肚或鲫鱼为引,取"以形补形"之意。若嫌药味平淡,可佐生姜三片、大枣五枚,既调和营卫,又助脾阳。
3. 禁忌:阴虚燥渴者慎用,若必须服用,当配伍麦冬、沙参等润燥之品。

四、古今验案佐证
考《医宗金鉴》载有类似组方治疗脾虚泄泻,清代吴鞠通亦擅用茯苓、薏苡仁配伍治疗湿温病。今人用于代谢综合征、湿疹等属脾虚湿蕴者,疗效确切。

结语:四神汤之妙,在于平淡中见神奇,四味寻常食材,暗藏"运脾化湿、标本兼顾"之大道。然须切记,祛湿当先辨寒热虚实,此方更适宜脾虚湿盛之证,若遇寒湿者当加干姜,湿热者宜佐黄柏,方能曲尽中医辨证论治之妙。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