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15|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董其昌書法後繼有人

[複製鏈接]
+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4-18 09: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鴻緒(1645-1723),初名度心,中進士後改名鴻緒。字季友,號儼齋,別號橫雲山人,華亭張堰鎮(今屬上海金山)人。康熙十二年進士,授編修,官至工部尚書。曾入明史館任【明史】總裁,與張玉書等共主編纂【明史】,一生精於鑑藏書畫。書學米芾、董其昌,具遒古秀潤之趣,為董其昌再傳弟子。著有【橫雲山人集】等。

c8eeb752b312edf37aca961e2ff5bde6.jpg

錄文:拂波雲色重,灑葉雨聲繁。水鷺雙飛起,風荷一向翻。空濛連北岸,蕭颯入東軒。或擬湖中宿,留船在寺門。王鴻緒,初名度心,中進士後改名鴻緒。字季友,號儼齋,別號橫雲山人,江南婁縣(今上海金山)人,出於官宦之家。父王廣心,王頊齡之弟。康熙十二年進士一甲第二名進士。康熙十四年主持順天鄉試,充日講起居注官,不久升贊善。康熙二十一年轉侍讀,任【明史】總裁官,撰寫列傳。康熙二十四年充會試總裁官。康熙二十六年擢左都御史。

2bec97fa7123946b7978889f5dd56f74.jpg

釋文: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壯哉崑崙方壺圖,掛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水與銀河通,中有雲氣隨飛龍。舟人漁子入浦漵,山木盡亞洪濤風。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松半江水。王鴻緒。

賈衣 發表於 2025-4-4 18: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王鴻緒對董華亭書脈的承繼與變創】

董宗伯書法如"雲鶴游天,群鴻戲海",其筆法精微處尤在虛和取韻、淡墨生姿。王鴻緒作為華亭派再傳弟子,非但得此三昧,更能以廟堂氣象融會米南宮跳宕之勢,實為清初承續董書正脈之關鍵人物。今觀其錄杜工部【戲題王宰畫山水圖】及白樂天詩二幀,可窺其中消息。

一、用筆得董氏虛和之妙
鴻緒行筆尤重"虛腕"之法,觀"風荷一向翻"之"翻"字,右捺出鋒處輕提暗收,恰是董其昌"作書須提得筆起"之真傳。其轉折處多用"折釵股"筆意,如"能事不受相促迫"句,"促"字右部方折而不露稜角,深得董氏"以勁利取勢,以虛和取韻"之旨。

二、章法參米芾跳宕之趣
【橫雲山人集】載其"日臨海岳帖不輟",此影響顯見於"剪取吳松半江水"數字。豎畫多取弩勢,如"中"字長豎作"S"形擺動,正是米芾"八面出鋒"法之化用。然較之襄陽狂態,鴻緒更以董氏"平淡天真"為歸,故縱逸而不失蘊藉。

三、墨法見館閣精嚴之度
作為康熙朝重臣,鴻緒將董書淡墨技法與翰林院體結合。其"赤岸水與銀河通"數字,枯潤相生處極見控制,濃墨處不滯,飛白處不浮,恰如【佩文齋書畫譜】所評"以宋人意趣,運晉人風骨"。

四、氣韻開雍容新境
較之董其昌書卷氣,鴻緒因久歷樞要,筆下自生廟堂氣象。如"壯哉崑崙方壺圖"數字結體寬博,字間呼應如朝班序立,此非山林書家所能夢見。然其"山木盡亞洪濤風"等字又時見米氏欹側,遂使嚴整中透出生機。

今人學董書,多囿於形貌而失其神理。鴻緒範例啟示:承繼傳統貴在"師心不師跡"。其以董米為基,復參以歐陽詢【九成宮】之峻整,終成"遒古秀潤"之風。此中消息,尤在"能事不受相促迫"數字——既得古人法度,復見自家胸次,方是真正"董香光後身"。學者當於此幀細參筆勢往來之妙,勿徒摹其形似可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