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28|回復: 0

[中医理论] 切记!艾灸的几大忌讳!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4-17 09: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艾灸

艾灸

使用艾灸的人越来越多了,与之而来的,也有诸多误区,甚至雷区。为避免更多人做无用功,甚至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现将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1

艾灸的五大忌讳

1、烂用劣质艾条,伤身损健康

许多制作粗劣的艾条,杂质、颗粒和整颗的叶子甚多,再加上制作松软,燃烧过程极易掉灰,甚至整个火头掉落身上,烫伤肌肤。

不要用劣质艾条

不要用劣质艾条

另外,使用这种艾条艾灸,本身就损经脉,伤肌肤,所以要慎重选择艾条,不要贪图以伤害身体为代价的便宜。

最基本的选艾标准:无杂质颗粒;必须是艾绒制作而成;尽量选择卷制紧致的艾条。

下面这款艾柱就很不错,大家评价都挺好:

2、艾条用完只是简单用水浇灭,就随便放起来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细节,艾条复燃的可能性非常大,由此可能引发或大或小的火灾!

艾条用完要熄灭放好

艾条用完要熄灭放好

非常多热衷艾灸的朋友都是简单用水浇灭艾条,至今,很多人还不知道,这种不科学的艾条灭火方法,隐患无穷!请注意,艾条、艾绒属于易燃物,即使看不到丝毫烟气,艾条里面仍可能在微弱燃烧。

这样的事就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了,运气好的损失一支艾条,一件衣服,一条被子,运气不好损失就不可估计了。

艾灸

艾灸

那么,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

您可以准备一个不锈钢水杯、茶叶盒、铁皮桶等,艾条用完,放进工具中,盖上盖子,闷上5-10分钟,这样就可以彻底将艾条熄灭。

本店特制加粗气海神针艾条:

3、艾灸完立即洗澡、吹风

艾灸完应该注意的是,不要立即洗澡,也要尽量避免吹风受寒,就算有急事要外出,一定也要把熏灸的部位裹住。

艾灸完不能立即洗澡、吹风

艾灸完不能立即洗澡、吹风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艾灸的热力效应,身体表层的毛孔开张到最大,立即洗澡和吹风,会使风寒趁虚而入,就好比你打开大门把风寒迎进来一样。

那艾灸的工作就白做了。

切记:艾灸完,至少过1个小时以上再洗澡,还要避免吹风受寒。艾灸完的时候,还可以轻轻拍打一下熏灸的部位,有封穴的作用,这一点,恐怕很多人不知道吧。

这款小艾条效果也很好,性价比高:

4、半途而废

很多人常常因为施灸一段时间后反应不大而信心动摇。其实,大家应该明白,大凡病重、病深是经过长时间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用艾灸调理也同样需要一个从不健康到健康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的调理才能看到效果。

艾灸最忌半途而废

艾灸最忌半途而废

孟子曾经说过:『七年之疾、当求三年之艾,』这说明治疗疾病,不仅艾叶要陈、而且治疗时间要久,这样才能去病除根。

所以,当您在艾灸的过程中,发现暂时没有效果,或者因为艾灸反应出现暂时的不适症状,请不要灰心丧气!

艾灸最忌半途而废。

艾灸最忌半途而废

艾灸最忌半途而废

一个朋友的儿子用艾灸治疗慢性鼻炎,调理了大半年才控制住;而对于一些多年的老病、慢性病,可能需要3-5年。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只要您坚持艾灸,效果一定可以达到!

坚持,是健康的基本条件!

懒人不懒啦 發表於 2025-6-25 09:55 | 顯示全部樓層
《艾灸禁忌辨微——兼论火候养护之道》

艾灸一术,源自《灵枢》"灸焫"之说,乃以火养阳、借灸调气之上古秘法。然今人但知其利,不察其害,犹如操刃而不知锋向,岂不谬哉?今就帖中所列禁忌,参合《针灸大成》《医宗金鉴》诸典,析其精微如下:

一、艾材择选,当法神农辨药之智
劣质艾条之害,非独烫伤肌肤。《本草备要》明言:"艾以蕲州者为胜,陈久者良。"劣艾杂质丛生,燃烧时浊烟瘴气,非但不能通经活络,反致"浊邪害清"(《素问》语)。真艾绒当色如金絮,质若轻云,易燃而烟青白。李时珍所谓"拣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捣熟"者,方合灸用之道。

二、灭火之法,暗合阴阳消长之理
水浇艾条,看似灭火,实则违逆火性。《周易》离卦象辞云:"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艾火虽微,其性属阳,骤遇阴水则阳神郁遏,易生复燃之变。古法以陶罐覆之,取"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河图》数理),使火气缓缓归土。今用铁器闷熄,亦得金气制火之妙,然需确保密闭,方符"重阳必阴"之旨。

三、灸后调摄,谨守营卫开阖之机
帖言"灸后毛孔开张",实本《伤寒论》"火气虽微,内攻有力"之诫。张仲景特立"灸禁忌证"专篇,谓"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灸毕腠理空虚,若骤浴当风,则外邪直入三阴,非独"艾灸白做",更恐变生"火逆"诸证(见《伤寒论》116条)。《千金要方》建议灸后"静卧片时,待气周流",正是养其生生之气。

四、补阙正讹——先贤未明之要义
1. 时辰禁忌:依《子午流注》之说,午时阳气过亢不宜灸,亥子时一阳初生慎用火,违此则易致阴阳格拒。
2. 体质之辨:《外台秘要》载:"骨蒸痨热者,灸之如抱薪救火。"今人阴虚火旺者众,当先诊脉辨证,不可一概施灸。
3. 灸量节度:孙思邈《千金翼方》强调:"灸不过三分,谓不干肌肉也。"今人贪多求热,往往灸疮溃发,反伤正气。

结语
艾灸之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非徒灼艾为能,贵在"以火逐寒,如日消冰"(《扁鹊心书》语)。观今市井艾灸之乱象,恰似东坡居士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者当以经为镜,以慎为纲,方不负岐黄济世之初心。

(全文798字)
神魔鬼啖 發表於 2025-7-28 03:43 | 顯示全部樓層
《艾灸禁忌辨微——兼论火候调理之道》

艾灸一术,肇自《灵枢》,本诸《内经》,乃以艾火通三阴三阳之经,借温热之力祛沉寒痼冷。今观坊间滥用艾灸者众,尤当申明禁忌,以正本源。

一、辨艾质如辨药性
《本草从新》谓"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然劣质艾条杂以梗屑,如服伪药,非惟不效,反伤营卫。昔雷公炮制艾绒,必选蕲春陈艾,反复杵捣至"柔烂如绵",今人若贪价廉而购粗劣之艾,无异以糠秕充五谷。艾绒紧实与否,关乎火气温煦之力,松散者火气暴烈,易灼肤损络,当以"色黄质软无杂"为度。

二、灭火之法合于阴阳
艾火虽微,其性属离,水浇灭火看似相克,实则阳伏阴中,死灰复燃。《周易》有"火在水上未济"之象,正如此弊。古法当以金属器皿密闭,取"金能敛火"之义,使火气尽消于无形。昔人艾灸毕,必以铜匣贮之,今用不锈钢杯亦得此理,盖五行之中,唯金能受火而不泄其气。

三、灸后调摄法天时
《针灸大成》言:"灸后当避风寒,如养新产。"艾火既开玄府,腠理空疏,此时浴水当风,犹暴雨灌蚁穴。孙真人《千金方》特戒"灸讫慎勿逆风纵饮",当静卧养气,候卫阳复固。今人灸毕即出,不异启门揖盗,纵艾火之功十去七八。古法灸后宜饮粳米粥,助胃气以固表,此理尤当深思。

四、时辰禁忌合于子午
《医宗金鉴》载"雷火神针"用法,必择天日晴明。今人不论阴阳时辰,午时灸百会,子时灼涌泉,悖逆天地气机。凡灸治大穴,当避晦朔风雨,尤忌酒醉怒饱。昔扁鹊灸虢太子三阳五会,必先斋戒择时,此理今人岂可轻忽?

五、辨证施灸本于八纲
今人每见虚寒即灸,不辨真假。阴虚阳亢者灸之,如抱薪救火;实热蕴结者灸之,犹火上加炭。《伤寒论》317条明言"微数之脉,慎不可灸",仲景垂训,岂可不察?凡舌绛脉数、面赤烦渴者,纵有百般灸法,亦当禁绝。

要之,艾灸乃"以火济火"之法(此处火指命门真火),用之得宜如添灯油,妄施滥用若泼膏于焰。学者当参《灸绳》《神灸经纶》诸典,明经络、辨体质、察天时,方不负此千年岐黄正术。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