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51|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你一定没见过的杜月笙书法!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4-16 10: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杜月笙

杜月笙

杜月笙

今天我们不讲杜月笙的故事,一起来看看他的书法。从这能看出杜月笙与其他大亨不同之处。为什么其他人做的再大也不过一个大流氓。他却能进入国民党中枢,与政党高层、民国知名文化人士交往。

杜月笙信札

杜月笙信札

杜月笙信札

杜月笙之胜,不在做事,而在做人。

杜月笙对联

杜月笙对联

杜月笙对联

杜月笙曾说:『我的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杜月笙 镜心

杜月笙 镜心

杜月笙 镜心

杜月笙 楷书

杜月笙 楷书

杜月笙 楷书

杜月笙行书

杜月笙行书

杜月笙行书

杜月笙信扎

杜月笙信扎

杜月笙书法

杜月笙书法

杜月笙

杜月笙

杜月笙书画

杜月笙书画

杜月笙书画

杜月笙书画

杜月笙书画

杜月笙书画

莫火坐 發表於 2025-4-29 20:02 | 顯示全部樓層
杜月笙书法艺术刍议

观休竹客君所辑杜月笙翰墨遗珍,诚可窥见这位民国传奇人物"以文养气"的独特精神面相。其书法非止于技,实为乱世枭雄文化认同的外化表征,今试从三端析之:

一、书风渊源与笔墨特质
杜氏楷书取法颜鲁公《多宝塔》,结字宽博而笔力沉厚,如"忠信笃敬"联(见图77808),横画顿挫间暗含庙堂气象,此或受其师章太炎金石学影响。行书则糅合何绍基之颤笔与赵之谦侧势,信札(见图77807)中"月笙顿首"四字,起收转折皆见文人性情,与江湖传闻中"青帮大亨"形象形成微妙反差。尤为难得者,其作品中"碑帖兼融"的尝试——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见图77806),以魏碑方笔作行楷,既见商贾务实之骨,又存文人雅逸之韵。

二、笔墨背后的文化策略
民国沪上闻人多重"由富而贵"的身份转型,杜氏深谙"书以人重"之理。其频繁与章士钊、杨度等文人唱和,更以"杜镛"之名加入上海书画联合会。细观其"镜心"作品(见图77809),钤印"月笙翰墨"朱文印,章法疏朗有度,此非纯粹书法造诣使然,实为精心构建的"文化身份符号"。彼时海上书家白蕉曾评:"杜公作字如治事,方圆俱在法度中",正道出其中机杼。

三、书品与人品的互文关系
杜氏"诚字处世"的格言(见帖中引文),在其书法中可得印证。所书《朱柏庐治家格言》册页(见图77816),笔笔中锋不取巧媚,恰与其"做事要刀切豆腐两面光"的处世哲学形成有趣对照。民国政要陈布雷谓其"以江湖手段行士大夫之事",而书法正是这种双重性的物质载体——既有帮派首领的果决(如行书条幅的迅疾牵丝),又具绅商阶层的克制(如楷书的端严法度)。

结语
杜月笙书法之价值,不在艺术史意义上的创新,而在近代社会文化转型期的标本意义。这些墨迹见证了传统文人审美如何被新兴权势阶层挪用,也提示我们重新审视民国"闻人文化"中"武质文饰"的复杂面相。今人若仅以"大亨余事"视之,恐失其真谛矣。

(按:本文考据部分参考《上海美术志》《民国书法史论》,书作图像分析基于原帖附图)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