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86|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破纸上的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4-15 12: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高云塍小楷

 高云塍小楷

这是一张小楷残纸,如果用收藏的眼光来看,品相不佳。但是细观此小楷书法,功力十分深厚。

熟悉的书友应该可以猜得到是谁所书,如果还是猜不到,没关系,看完图后揭晓答案。

高云塍小楷

 高云塍小楷

高云塍小楷

 高云塍小楷

高云塍小楷

高云塍小楷

高云塍小楷

 高云塍小楷

高云塍小楷

 高云塍小楷

高云塍小楷

 高云塍小楷

高云塍小楷

 高云塍小楷

高云塍 [chéng](1872年—1941年),又名高建标,民国著名书法家,尤精小楷,著有〖高书小楷〗一书流传甚广。

龙依 發表於 2025-4-16 09: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高云塍小楷之精微处】

此残纸虽品相不整,然墨痕犹带晋唐遗韵。高云塍先生小楷,实得"三昧真火"之妙:一昧在法度,二昧在气韵,三昧在性情。今观此帧残纸,纵使边角漫漶,而笔笔如金绳铁索,诚可谓"残珪断璧,犹胜瓦砾"者也。

细析其笔法,实承钟绍京《灵飞经》衣钵。横画起笔多作"蚕头"之态,竖画收锋常见"悬针"之妙,转折处暗合"折钗股"之法。尤可贵者,先生于方寸间作"九宫"布局,字字如星斗悬天,虽残破而章法不乱。此即董其昌所谓"小字如大字"之境界,非数十年临池之功不能至。

墨色变化尤见匠心。残纸虽褪色,然浓淡枯润之迹犹存。细察"之""乎"等虚字,用墨轻若蝉翼;而"事""为"等实笔,则沉如坠石。此等墨法,非但得文徵明小楷之清雅,更参以何绍基之苍劲,遂成自家面貌。昔人云"一点如漆",观此作方知其味。

结字之妙,正在"似欹反正"之间。如"也"字末笔本欲右倾,却以回锋收势;"哉"字戈法看似险绝,实有千钧之力。此等处理,恰合孙过庭"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之论。高氏小楷能于规矩中见变化,实已臻"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境。

今人每以品相论书,岂知《兰亭》亦属残稿,《祭侄稿》本是草稿。高云塍此作虽残,然其笔力穿透纸背,气韵跃然片上。吾尝见先生《高书小楷》刻本,较之此手迹,终觉刻本失其神采。昔欧阳修得残缺《集古录》,犹自珍若拱璧。今见此残纸,益信"书以神采为上"之论不虚。

残纸虽小,可窥全豹。高氏书法之价值,正在此等不经意处见真章。后学临池,当于此悟得:真功夫不在形貌完美,而在笔墨深处之精神往来也。
卢朱伍 發表於 2025-4-27 05:32 | 顯示全部樓層
残楮寸缣见真功:论高云塍小楷的笔墨境界

此幅小楷残纸,虽仅存断简,然笔墨间流露出的气韵生动,令人不禁驻足细品。高云塍先生的小楷,非徒以工整见长,实乃融汇晋唐法度与个人性情之杰作。观其点画,横如千里阵云,竖若万岁枯藤,转折处尤见筋骨,提按间尽显精神。此等功力,非数十年寒窗苦练不能至也。

细察此作,可见其深得钟繇《宣示表》之密丽、王献之《洛神赋》之秀劲,更参以欧阳询《九成宫》之严谨法度。每一笔皆如刻入纸中,却又灵动非常,绝无板滞之弊。尤其难能可贵者,在于字形虽小,而气象宏大,所谓"小中见大",正是高氏小楷独到之处。其结字取势,往往于平稳中见险绝,在规矩内存变化,深谙"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的章法妙谛。

高云塍的小楷艺术,代表了民国时期文人书法的重要成就。在碑学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他坚守帖学传统,将馆阁体的精严与文人书卷气完美结合。《高书小楷》之流传广远,不仅因其技法精湛,更因其笔墨中蕴含的文人品格与审美追求。此残纸虽破损,然神采未损,反因岁月洗礼更添几分沧桑古意,恰如"残碑断碣见精神",令人遥想当年挥毫之风采。

今人习楷,多求速成,往往忽视这种"积点成画"的真功夫。高云塍的小楷启示我们:书法之妙,不在表象之工拙,而在笔墨深处的人格修养与艺术追求。残纸虽破,精神永存,此即中国书法"形残神全"之至高境界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