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45|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視頻 · 書法初級課程【筆法】34-36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4-6 16: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書法初級課程【筆法】自學

授課老師:黃簡(香港)

基本理論

書法初級課程【筆法】

34.永字八法3(豎為努)。中間的一豎,為什麼叫「努」?【玉堂禁經】說「努不得直,直則無力」,這又是什麼意思?難道一豎不能寫直嗎?這些問題,都會在這堂課中講解。並且告訴你,書法中短畫和長畫的不同寫法。

書法初級課程【筆法】

35.永字八法4(鈎為轉,趯為折)。中間的一鈎,為什麼叫「趯」?鈎和趯有什麼不同?這堂課中告訴你,鈎是一個轉,趯是一個折。鈎是帶筆,趯是實筆。趯像人的腳,有足跟、有足尖,還可以脫下來一點,叫「力士脫靴」。

書法初級課程【筆法】

36.永字八法5(橫豎撇捺加趯)。永字八法第四筆「趯」的繼續,講述橫豎撇捺四大筆畫如果也要加上一個趯,應該怎樣寫。這些情況是經常遇到的,我們來看看,大書法家如王羲之、智永以及褚遂良寫趯時怎樣用筆。

龔秋 發表於 2025-4-11 11:08 | 顯示全部樓層
【永字八法筆法精解三講芻議】

黃簡先生此三講,於永字八法之"努""趯"二法抉微發隱,深契唐人【玉堂禁經】古義。今就其中樞要,分疏如次:

一、豎法"努"之辯證
【禁經】"努不得直"之說,非謂豎畫可歪斜,實指運筆當取"弩弓蓄勢"之意。考衛夫人【筆陣圖】"丨"法如"萬歲枯藤",正需腕力作往復提按,形成"曲中見直"之勢。智永【真草千字文】豎畫多呈"S"形暗脈,恰是"努"法真諦——以彈性筆勢破僵直之弊。此與孫過庭"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的辯證美學一脈相承。

二、鈎法"趯"的筆勢解析
"趯"字從足從翟,取雀鳥蹬足之勢。黃師析"鈎為轉,趯為折"極精當:觀【蘭亭序】"列"字末筆,先蓄勢蹲鋒(足跟),繼而挫筆換向(折法),終以"力士脫靴"之勢出鋒(足尖)。比較歐陽詢【九成宮】"物"字鈎腳,可見唐楷將趯法程式化為"跪筆彈鋒"的規範動作。

三、複合筆畫中的趯法衍化
王羲之【聖教序】"時"字橫趯、褚遂良【雁塔聖教】"水"字豎趯,皆體現"勢盡而趯"的黃金律則。尤當注意者,捺畫收趯(如【蘭亭】"之"字)需空中作逆勢,暗合蔡邕【九勢】"澀勢"之說。黃師所示智永"永"字捺趯,正是"磔筆重按輕提"的典範。

此三講以動態筆勢解靜態點畫,深得"八法生於自然"(張懷瓘【玉堂禁經】)之旨。學者當於"直中求曲,斷處還連"處細參,方悟筆法真傳不在形似而在勢活。建議輔以【張長史十二意筆法】互參,更能明其源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