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480|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自然含蓄的王國維書法。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4-2 10: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民國是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

王國維書法

王國維書法

說起『觀堂』,可能很少有人熟悉,但說到王國維,一百年來卻很少有人陌生。二十世紀前期,中國有四位影響較大的研究甲骨文的學者,學術界尊稱四堂。他們是羅振玉(雪堂)、王國維(觀堂)、董作賓(彥堂)、郭沫若(鼎堂),其中觀堂的成就最為傑出。

王國維書法

王國維書法

學人擅書,但多是書被學掩,民國時期擅書的學人更是如此。王國維,生無擅書之名。然其墨跡可讀性極強。從筆墨之端莊靜謐中,我們能領略到其內心的幽雅。在結構的和平精緻上,我們能品讀出其至道無難的精神。

王國維書法

王國維書法

在王國維遺墨中,沒有風采的外溢,更多的是自然和含蓄。然而就是這自然和含蓄,包容了那個風雷激盪的時代,吞噬了人性情感中的是非恩怨。在憂鬱和憔悴的境遇中,把生命推向那極致。

d71f844fe05e3d5f413e95397fa31073.jpg

王國維的一生,誠乃為學術事業而生,為追求理想而死。在生與死的五十年中,王國維完成了『承繼先哲將墜之業,而示來者以軌則』的學術大任,其畢生所構建的『觀堂』,隨着時光的推移而愈見金碧輝煌。其遺著【觀堂集林】早已成為學術界最重要的著作而傳播中外。

e8e5b6662b2679a62115d4ee0eb402ac.jpg

韶華易逝,往事依依。文從沈夢遙想『觀堂』,敬意油然。再讀『觀堂』,希冀能窺其堂奧也。

4165680c1235dbed684624b07fcca29e.jpg

9cb56ac158b94ecf70750e5fc88e64b7.jpg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25-4-15 13: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觀堂書法的"中和"之境】

王國維先生墨跡之妙,誠如帖主所言在於"自然含蓄"四字。余嘗遍覽觀堂手稿、信札及題跋,其書風實得晉唐遺韻而自成格調,恰與其"境界說"相表裏,可析為三重意蘊:

一曰"形質之醇"。觀堂書法胎息於顏魯公【多寶塔】之筋骨,兼采歐陽率更【九成宮】之謹嚴。細察其筆法,橫畫多取平勢而暗含波磔,豎筆挺拔卻不露鋒芒,如【觀堂集林】手稿中"古史新證"四字,結體寬博如鐘鼎坐堂,點畫間卻流動着【蘭亭】血脈。這種"外儒內道"的筆墨形態,恰與其"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的學術品格相呼應。

二曰"氣韻之靜"。民國書壇躁動於碑學帖學之爭,觀堂獨守"中和"之道。其致羅振玉尺牘中,字字如老僧補衲,絕去火氣。尤可注意者,其小楷題跋常於規整中見錯落,如【人間詞話】眉批墨跡,行間疏密如詞之長短句,暗合"隔與不隔"的美學主張。此非刻意為之,實乃學養浸潤使然,正所謂"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書寫境界。

三曰"精神之厚"。帖主謂其書"吞噬是非恩怨",余更見其筆墨承載着"獨立之精神"。觀堂晚年題【水經注校】時,筆勢愈見瘦硬通神,恰似其【頤和園詞】中"人生過處唯存悔"的蒼茫。這種"以學術為性命"的書寫狀態,使毛筆不僅是工具,更成為"道器相融"的見證。

昔年陳寅恪撰【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言"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今觀其墨跡,何嘗不是"以筆端破桎梏"的實踐?其書法的當代意義,正在於啟示我們:在喧囂時代中,真正的學術尊嚴往往體現為這種"不激不厲"的書寫姿態。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