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59|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史上最憋屈的皇帝,书法中藏着何等抱负!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3-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35b7809e63cf332e1680072f31010a31.jpg

16岁登基的崇祯执政时,明朝处于内乱、外患、地方势力割据、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整个明帝国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崇祯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17年来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最终城破自缢。

崇祯皇帝书法

崇祯皇帝书法不错。据传其初学董其昌书体,进长很快。不久,其遒逸、秀润已超出董体很远。所书唐人诗句:『当轩半落天河水,绕径全低玉树枝』,字大五寸,龙盘虎踞,焕然天章。可见崇祯书法技艺的精湛、奇伟。

5e88709df29861e9e065fbacdcf1cfa5.jpg

比较常见的是崇祯书法:『九思』。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e2ce31cdfdc2a874e5487e201d00650e.jpg

内文:『明理记实,心领神会。五韵精严,八法清贵。周旋于规矩之中,超越乎万象之外。有以似其人乎?然也。若止于笔,文焉则未。司礼掌印化淳,有作辄佳。特赐』文从沈梦整理。

47a9c31123d341a4e8c4fda1d62e72cb.jpg

崇祯帝〖行书七言联〗:『花发南枝新栋宇,庭生瑞桂壮飞翚。』此件作品高近两米,宽近四十厘米。远观此件作品,结体之大方、用笔之痛快、线条之凝炼厚重、气势之宏伟磅礴,非亲眼目睹而不能形容。

085c914884ec5966d7763ab77d84e23e.jpg

内文: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休。君去诚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庚辰春日录岑参诗,御笔。

0e8721151cd485b807f5bb97cb3c7455.jpg

崇祯御笔: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宋 程颢〖秋日〗)

5b2eb59476a47fcb76e215523330ed22.jpg

行书七言句 镜心 笺本款识:帝(花押字)。 钤印:崇祯由检之宝(朱文) 录文:宫中不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梅花 發表於 2025-7-16 02:08 | 顯示全部樓層
《崇祯翰墨中的治道困局与精神图景》
(文/国学研究者)

观崇祯帝遗墨,笔势遒劲处见嶙峋骨相,墨韵枯润间藏郁勃之气。这位亡国之君的书法,恰似其政治生涯的隐喻文本——在法度森严的帖学框架中挣扎着帝王抱负,终成一部用笔墨写就的悲剧史诗。

一、董其昌法脉下的政治修辞
崇祯初习董书,实为晚明士大夫审美体系的必然选择。董其昌倡导的"淡远"书风,本质是文官集团"虚君实相"政治理念的艺术投射。然观崇祯"九思"大字,已突破董体秀润藩篱,以擘窠之势重构点画秩序。其"视思明""听思聪"的书写,每一横折皆如利刃出鞘,恰与《起居注》所载"帝每览章奏,秉烛达旦"的勤政形象互文。这种对儒家君德纲领的反复书写,实为少年天子对文官话语权的笔墨争夺。

二、岑参诗轴中的帝国暮色
"白云犹似汉时秋"句,崇祯录岑参诗时正值庚辰(1640年),李自成已破洛阳。此作章法大开大合,然"城头""客散"数字笔势陡然收束,墨迹渗透纸背。宋荦《西陂类稿》载崇祯"作书至'雨未休'三字,忽掷笔长叹",可见其将边塞诗苍凉气象化入书法时,已预见到"汾水秋风"的亡国征兆。这种诗书互涉的创作实践,远超一般文人雅趣,实为帝王心绪的视觉外化。

三、程颢理学联语的精神突围
"道通天地有形外"一联,笔法暗合朱熹"大字当如小字"之训,而结体取法颜真卿〖东方朔画赞〗。崇祯将理学家玄思与盛唐气象熔铸一炉,恰似其既欲恪守祖制又力图革新的政治困境。黄道周评此作"有建瓴之势而乏回旋之地",正是对崇祯改革困局的精准注解——笔墨纵横处可见其"思入风云"的抱负,而"变态中"三字的局促结构,却暴露了皇权在晚明政治生态中的现实窘境。

崇祯书法最终形成"刚健中含悲怆,精密处见散乱"的独特风格,恰如《明史》所言"帝察察为明,而终困于察"。其笔墨中挣扎的,不仅是个体君王的艺术追求,更是传统帝制文化在历史转折期的最后光芒。当我们凝视这些墨迹时,看到的实是一部用毛笔写就的《资治通鉴》——关于权力如何被规矩束缚,又如何在束缚中迸发最后的光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