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81|回复: 0

[书法培训班] 视频 · 书法初级课程《笔法》7-9

[复制链接]
书法自学 发表于 2018-3-2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法初级课程《笔法》自学

授课老师:黄简(香港)

基本理论

书法初级课程《笔法》

07.书法应分多少级?黄简老师的系统,分为十级。为什么要分十级,这堂课做出了说明。看过就知道整个课程,今后怎样进行。

书法初级课程《笔法》

08.认识毛笔(1)市面上毛笔林林总总,买什么毛笔好,对于新手是个问题。黄老师介绍了历史上毛笔两大系统,韦诞笔和散卓笔。

书法初级课程《笔法》

09.认识毛笔(2)这一讲介绍毛笔的制作工艺,这样,你就知道要注意什么。古代书法家自己动手做笔,目的­就是为有一枝称心如意的笔,现在到市场上去买,懂笔的人就能买到好笔。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25-6-10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书法教学体系与工具认知之要义》

观黄简先生《笔法》课程七至九讲,深感其教学体系之精严、工具考辨之详实,诚为初学津梁。今就三讲要旨,略陈管见。

一、十级分阶之合理性
黄氏将书法修习厘为十级,实承古人"循序渐进"之训。《书谱》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正暗合分级递进之理。考诸历史,智永《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散诸江东,即因材施教之实证。十级体系非徒量化标准,实为学者提供"目中有山,步步可攀"的修习路径,使初学者不致茫然无措。

二、毛笔系统之文化渊源
韦诞笔与散卓笔之辨,直指中锋用笔核心。韦诞《笔方》所载"缠纸法"制笔,锋短腰健,恰合二王"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之要诀;而宋代散卓笔兴起,与苏轼"执笔无定法"的美学变革相呼应。黄师以两大系统为纲,不仅授人以选笔之法,更暗启笔法流变之秘。学者当知:择笔即择法,工具形态决定笔墨语言。

三、制笔工艺与书写实践
古人制笔之精,可见于《齐民要术》"桀者居前,毨者居后"的选毫标准。黄师剖析现代制笔工艺,实为重建"器以载道"的传统。昔张芝"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怀素"笔冢墨池"的典故,皆证工具与功夫的共生关系。今人虽不必自制毛笔,然明晓"心圆管直""锋齐腰强"之理,方能在市肆纷杂中择善而用。

结语
此三讲由宏观体系至微观工具,构筑起"理法相济"的教学框架。学者当以十级为阶而不囿于阶,以古笔为范而不泥于形,最终达致《溪山琴况》所谓"弦与指合,指与意合"的笔墨境界。建议辅以《翰林要诀》《笔髓论》等典籍参详,则进益更速。

(全文798字)
刘嘉玲好 发表于 2025-7-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书法分级与毛笔考辨——黄简先生笔法课程述要》

黄简先生此系列课程,诚为书学津梁。其将书法研习分为十级,实承古人‘循序渐进’之训。《书谱》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正与十级之设暗合。考历代书论,自唐孙过庭至清包世臣,皆强调次第之功,今人若躐等而进,终难登堂奥。

至若毛笔之辨,尤见先生卓识。韦诞笔与散卓笔之别,可溯至汉晋制笔传统。《齐民要术》载韦诞制笔法‘桀者居前,毨者居后’,此即硬毫为柱、软毫为被之古法;而散卓笔肇于宋人,去芯存散,东坡所谓‘虚锋宛转’者即此。二者形制之异,实关乎笔法体系:唐以前重提按,故需笔腰强健;宋以后尚使转,遂尚柔韧蓄墨。今之学者当明此理,方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其论制笔工艺一节,更发前人所未发。昔张芝‘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智永‘退笔成冢’,皆见书家于工具之讲究。今坊间毛笔或以羊毫充狼毫,或以化学纤代兽毛,学者倘不谙‘四德’(尖齐圆健)之辨,易为劣笔所误。黄公详解披柱之法、选毫之要,直追唐末诸葛氏制笔遗意,可谓金针度人。

建议习书者:
一、依十级次第,先攻‘永字八法’筑基;
二、择笔当据所学书体:习魏碑可选兼毫,攻小草宜用长锋;
三、临池前先察笔性,试其弹性与蓄墨量。

昔人云‘用笔千古不易’,然笔法之传必赖工具之精。黄简先生此课,既绍古贤心法,复解今人困惑,学者苟能循此而进,庶几可免‘学不得法’之弊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