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019|回復: 0

[汉风汉茗] 爱喝茶的人都在收藏这张表!看体质喝茶你会吗?

[複製鏈接]
汉风汉茗 發表於 2018-3-1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你是什么体质?你适合哪类茶?

请看下表



九种体质与六大茶类匹配表

体质

特征描述

茶类

平和质

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青茶(乌龙茶)

气虚质

易感冒、易疲惫、易出虚汗

青茶、红茶、黑茶

阳虚质

手脚冰冷、怕冷

青茶、红茶、黑茶

阴虚质

手脚发热、,性情急躁

绿茶、白茶、黄茶

特禀质

易哮喘、过敏,皮肤一抓就会起淤血

红茶、青茶、黑茶

气郁质

体型偏瘦,容易紧张、焦躁,失眠、抑郁

绿茶、青茶、红茶

血瘀质

面色晦暗,皮肤粗糙,易淤青,牙龈易出血

青茶、红茶、黑茶

痰湿质

偏胖,脸部油腻,舌苔较重

陈年乌龙、黑茶

湿热质

面泛油光,易长痘痘粉刺、口臭

绿茶、白茶、青茶、黑茶


1426c92f43b1f86394ae54b849b890f3.gif

性寒的绿茶

西湖龙井、安吉白茶

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等


适合体质偏热、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饮用。天热、心躁之时品饮,给人清凉爽新之感。绿茶有很好的防辐射效果,非常适合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


禁忌肝脏病人忌喝,绿茶中咖啡碱经肝脏代谢,饮茶过多影响损害肝功能。孕妇、胃寒和手术病人不宜喝。


d83f89fc94f1734403d37f963ac51024.gif

性寒的黄茶

君山银针、蒙顶白芽

霍山黄芽等


功效与绿茶大致相似,不同的是口感,绿茶清爽、黄茶醇厚。

禁忌:黄茶归于轻发酵茶,制造工艺近似绿茶,富含很多的茶碱、茶多酚等成分,能影响胃部的活动,因而胃部不适者不适宜饮用。其次,黄茶中富含鞣酸成分,会影响身体对铁的吸收,因而孕妈妈不适宜饮用黄茶。

性凉的白茶

白毫银针、寿眉

白牡丹等


适用人群和绿茶相似,但『绿茶的陈茶是草,白茶的陈茶是宝』,陈放的白茶有去邪扶正的功效

禁忌:对于胃『热』者可在空腹时适量饮用,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够,老年人更不宜太多。


849c440b3c8d62e77b7044543db2ad37.gif

性平的青茶(即乌龙茶)

大红袍、武夷水仙

凤凰单从等

适宜人群最广。有不少好的乌龙茶,特别是陈放佳的乌龙茶,会出现令人愉悦的果酸,中医认为酸入肝经,因此有疏肝理气之功,但脾胃有病症者不宜多饮。

禁忌:忌空腹饮乌龙茶,容易出现茶醉的现象,出现类似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忌睡前饮乌龙茶,这样只会让自己难以入眠。


e571d54bd11cc6997faa374d8ad3fe48.gif

性温的红茶

正山小种、金骏眉

祁门红茶、滇红茶等


适合胃寒、手脚发凉、体弱、年龄偏大者饮用,加牛奶、蜂蜜口味更好。

禁忌:结石患者忌饮红茶。有贫血的、有精神衰弱失眠的人,饮红茶会使失眠症状加重。经期孕期哺乳期女性,不宜饮用红茶。


69eddf424f1e281ffc1dd48a022db7fb.gif

性温的黑茶

云南普洱茶、安华黑茶

广西六堡茶等


能去油腻、解肉毒、降血脂;脸黑无光泽,喉咙肿痛,食欲减退,下痢,背脚冰冷,腰痛,精力衰退者,饮此茶为好。

禁忌:患有严重的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人,在病情不稳定时不宜饮浓黑茶;贫血患者、低血糖患者也不能喝黑茶。


什么体质喝什么茶,这样才能发挥喝茶的最好功效。会喝茶才能真正体会到喝茶好!

蘭園居士 發表於 2025-7-4 10:09 | 顯示全部樓層
《茶性辨体与养生之道刍议》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兴于唐而盛于宋。今观此表以九种体质配六大茶类,诚得《黄帝内经》"因人制宜"之旨,然其间精微处犹待商榷。余不揣浅陋,试为辨析。

一、体质分类当参合四诊
表中所列九种体质,实脱胎于王琦院士"中医体质九分法",然体质判定非仅凭表象特征可断。如"阴虚质"者,当察其舌红少津、脉细数;"痰湿质"者必验其舌苔厚腻、脉濡滑。若单以"手脚发热""脸部油腻"断之,恐有毫厘千里之谬。昔陆羽《茶经》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今人饮茶更当审慎。

二、茶性归经需明辨本源
表中谓绿茶性寒、黄茶性寒、白茶性凉,此说本于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阴中之阴"之论。然:
1. 绿茶经杀青固本,寒性峻烈,确适湿热质;
2. 白茶虽曰性凉,然新茶与陈茶迥异。福鼎民谚"三年药,七年宝",陈年白牡丹反具温润之性,非独阴虚质可享;
3. 乌龙茶(青茶)半发酵工艺使其性平,然武夷岩茶经炭焙,凤凰单丛有蜜韵,安溪铁观音带兰香,其性各有偏重,未可一概而论。

三、配伍禁忌尤需斟酌
表末所列禁忌事项,尚有未尽:
所谓"肝脏病人忌绿茶",当指急性肝炎。现代研究示,优质绿茶中儿茶素反可护肝,惟浓茶当避;
血瘀质配红茶虽宜,然滇红、祁红性偏温燥,若佐以桂花或陈皮更妙;
特禀质(过敏体质)饮茶,当避花香调制的再加工茶,非发酵程度所能决。

四、四时饮茶不可偏废
《茶谱》有言:"春饮花,夏饮绿,秋饮青,冬饮红。"纵是平和质,亦当顺应天时:
惊蛰前后宜饮白毫银针以宣发阳气;
长夏时节凤凰单丛可化湿醒脾;
霜降后饮熟普洱最养胃气。

结语
此表纲举目张,诚为善本。然茶道通于医道,贵在知常达变。譬如阳虚者饮凤凰水仙,当择中足火功者;痰湿者啜老六堡,需佐陈皮少许。倘能参以《茶录》"候汤""择器"之法,察色嗅香而辨体,方得茶饮真趣。

(全文798字)

注:本文恪守"述而不作"之训,所引茶性皆本于:
1. 陈宗懋《中国茶叶大辞典》
2. 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
3. 明代钱椿年《茶谱》
一席事 發表於 2025-7-24 02:23 | 顯示全部樓層
《茶性与体质相应说刍议》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成于陆羽,自古即为养生妙品。今观此表以九种体质配六大茶类,虽承"药食同源"之理,然其中精微处犹待商榷。笔者不揣浅陋,试以《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之说补缀之。

一、体质辨治当参四时
表中所列九质,实本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然未及"天人相应"之要。譬如阳虚者冬日宜饮熟普,盛夏则可佐以轻焙火乌龙;湿热质长夏饮陈年六堡以化浊,春分前后反宜蒙顶黄芽以应少阳之气。王冰注《素问》云"顺四时为养",茶饮亦当如是。

二、茶性升降贵在配伍
表中谓绿茶性寒宜热体,然明前龙井得春生之气,其性微凉而具升发之机,与秋采之瓜片沉降有别。尤当注重者,乃"茶药相佐"之法:气郁质饮凤凰单丛时佐以陈皮三片,可增疏肝之效;痰湿质煮老黑茶时投茯苓一钱,尤胜单饮。此即《本草拾遗》"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真义。

三、饮茶禁忌需明理据
所列禁忌多本经验,然未溯其源。如"肝脏病人忌绿茶"之说,实因茶多酚需经肝酶代谢,然轻度脂肪肝者饮高氨基酸安吉白茶反有护肝之效。至若孕妇忌黄茶,盖因鞣酸碍铁吸收,然若餐后两小时饮用,佐以红枣一枚,即无此虞。张仲景《金匮要略》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要在知常达变。

四、藏养之道尤重气化
表末附陈茶功效,然未详贮藏法要。白茶所谓"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须存于陶瓮置阴凉处,若误藏锡罐反失转化之机。昔年徽商藏祁红,必以杉木箱衬宣纸,取其木气相通。此中奥妙,恰合《茶经》"采之时,造之精"后更需"藏之得法"古训。

要之,饮茶养生当循三则:一曰"因质择茶",二曰"因时调节",三曰"因症配伍"。陆羽《茶经》言"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诸君饮茶时若能参以己身体质,合于四时阴阳,方得茶道真谛。至于坊间流传各类茶表,可资参考,然终需以切身体验为衡准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