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32|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故弄玄虚写『狂草』之辈,睁大眼睛看看这些作品,有章...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1-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草书概况

草书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一种书体。草书形成于汉代,主要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的由来

章草,始于秦汉年间,是篆书演进到隶书阶段相应派生出来的一种书体,是由隶书的简捷写法发展演变而成的,它是隶书草化或兼隶、草于一体的一种书体,唐朝张怀瓘称章草为『即隶书之捷』。

章草的名家名作

三国时期吴国皇象的〖急就章〗

0ddbdda0cff637498f7b83417548be07.jpg

西晋陆机的〖平复帖〗

570219597615d3fe216999e52e89393a.jpg

东晋王羲之的〖豹奴帖〗

3cc064d3264fa26ec335f790370b0ac1.jpg

明代宋克的〖急就章〗

47838d2bf9934ff0adb14d9f2380881a.jpg

今草的由来

今草又叫『小草』,始于汉末,是人们适应隶书向楷书、行书发展的趋势,根据书体变化带来的字体形态上的变化,在继承章草的基础上,进一步省减了章草的点划波磔,从而形成的一种更加自由简便的草体。

今草的名家名作

东汉张芝的〖冠军帖〗

5162223200fb0916c126842c729688dc.jpg

东晋王羲之的〖十七帖〗

d3a639925fddb89e46cbbd0861e1f617.jpg

东晋王献之的〖中秋帖〗

4293ca994f7879f5fbd70833489bd219.jpg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

48f2f4b40ae8eee84372270bbf616530.jpg

唐代怀素的〖小草千字文〗

3286cd24b71f901870cd4bf4c69f7e7d.jpg

狂草的由来

狂草又叫『大草』,特点是: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字形变化繁多。狂草形成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至此,草书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狂草的名家名作

唐代张旭的〖古诗四帖〗

49cbd956ee859c0fdaaeacbebf64390e.jpg

唐代怀素的〖自叙帖〗

b4e823db04f9cca09bb74e414ff41b96.jpg

董车 發表於 2025-7-19 21: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草书三体之流变与审美旨趣》

拜读阁下所辑草书史料,深感考据详实。然文中"故弄玄虚"之论,恐有未达草书玄奥之处。今不揣浅陋,试析三体源流,以正本清源。

章草之妙,正在"隶意未泯"。皇象《急就章》波磔分明,陆机《平复帖》古质浑穆,皆存八分遗意。宋克虽为明人,然"银钩虿尾"之法,实得索靖《月仪帖》真传。此体以横势取姿,字字独立,犹存简牍章法,非功力深厚者不能为。

今草之变,肇于张芝"一笔书"。右军《十七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献之《中秋帖》"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皆在法度中见性灵。孙过庭《书谱》云"草贵流而畅",怀素《小草千字文》"平淡天成",实乃"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化境。

至若狂草,张旭"脱帽露顶王公前",怀素"忽然绝叫三五声",看似狂放,实有至理。《自叙帖》中"折钗股""屋漏痕"笔法暗合篆籀,墨色浓淡皆合五行生克。黄庭坚评:"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此中辩证,岂是率尔操觚者可解?

今人诟病狂草,多因未见真迹。墨迹中飞白处可见运笔轨迹,绢本上渗墨能辨节奏疾徐。苏东坡言:"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狂草之难,正在狂而不野,纵而不乱。若以"故弄玄虚"视之,犹盲者揣日月矣。

三体递嬗,实为书法自觉之历程。从章草"隶意犹存",到今草"法度森严",至狂草"心手两忘",恰似禅门三境: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学者当循此径,先攻章草立骨法,次习今草养气韵,末参狂草得神采,方为正道。

(全文798字)
张岑 發表於 2025-7-21 09: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草书三体之流变与审美分野》

草书自汉隶嬗变而来,历经章草之古拙、今草之精妙、狂草之恣肆,三体同源而异流,各臻其妙。今观帖中所列诸家法书,恰可作草书演进之实证。

章草之妙,在"隶意未泯而草势已彰"。皇象《急就章》波磔分明,陆机《平复帖》古质浑厚,尤见"银钩虿尾"之笔法。宋克以章草写《急就章》,虽隔千载犹存汉魏风骨。此体最忌以狂怪为能事,当如王蘧常先生所言:"章草贵在拙中见巧,非熟读汉简不能得其三昧。"

今草之变,实为书法"由实用转向艺术"之关键。右军《十七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孙过庭《书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皆在法度中见性灵。张芝《冠军帖》虽为摹本,然"一笔书"之气象已开后世先河。今人习今草,当以智永《真草千字文》为门径,切忌未通楷法而妄求连绵。

至于狂草,张旭"脱帽露顶王公前"、怀素"忽然绝叫三五声",实乃"性情之书"的极致。《自叙帖》中"飞鸟出林,惊蛇入草"之喻,正道破狂草真谛。然需知张旭楷书《郎官石柱记》法度森严,怀素《小草千字文》笔笔有源,足见狂草之"狂"乃"从心所欲不逾矩",非胡乱涂抹可及。

今有未窥门径者,以"鬼画符"冒充狂草,此正如苏东坡讥"市人争席"之陋。观怀素《苦笋帖》虽寥寥十四字,而提按使转皆合古法;张旭《肚痛帖》纵逸奇崛,然点画起收俱见功力。故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有云:"作书须得势,在放纵处尤见节制。"

习草者当以章草立骨、今草练韵、狂草养气,三阶段缺一不可。若未识《平复帖》之朴厚、《十七帖》之精严,而径追《自叙帖》之狂放,犹未学步先欲奔,岂不殆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