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78|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土匪出身便是莽夫?看看『東北王』張作霖的字再說!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1-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代梟雄——張作霖

張作霖,字雨亭,張學良父親。張作霖出身貧苦,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此後,張作霖接受清政府招安,成功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稱霸東北,世稱『東北王』,但是張作霖依然喜歡人稱呼他『張大帥』。在1926年前後曾經佔領北京,成為形式上的國家最高統帥。因戰事不利,在返回東北時,被日軍密謀炸死。張作霖書法流傳甚多,或有偽作。

e1b826457e7d6e5567c1ad6a8babcbc1.jpg

張作霖

張作霖書法

a7264f668614c380d6c81dad079f9d70.jpg

881f52ec1f2eca51e10dc907fbf64d09.jpg

e062699d1315b60a05c32676f650f1b0.jpg

5a2526e4af7b748b6d4c68c57a393025.jpg
92d5f83af154c1ade8323520dd5413c4.jpg
7ca3f6204c0bfd348a2ce00101dfb9a0.jpg
ea9b99832f04aa1bfc78f9e73bd0b641.jpg
29a8a09a003138dc5b9dc5b615c3a795.jpg

天子規風 發表於 2025-6-1 10: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草莽翰墨氣象——張作霖書藝之文化解讀】

世人每以出身論英雄,實未窺見"英雄不問出處"之真諦。觀張作霖墨跡,其筆勢雄強而不失法度,結字開張而暗合古意,非胸有丘壑者不能為也。昔年康南海論書有言:"凡書貴有天倪,尤貴有人功","雨帥"(張作霖字雨亭)書法恰得此中三昧。

細審所示墨跡,其楷書取顏魯公之筋骨,兼收何紹基之蒼勁。如"智深勇沉"橫幅,捺畫如刀劈斧斫,豎鈎似強弓待發,此乃將綠林豪氣化入筆墨之證。而行草作品尤見性情,"天地正氣"四字,筆走龍蛇間猶存【爭座位帖】遺韻,提按轉折處暗合"屋漏痕""錐畫沙"之妙。昔年于右任見軍閥書作曾嘆:"赳赳武夫能具此文心,可證書道不擇人而授。"

考其書學淵源,雖無師承記載,然民國初年奉天文人雅集,張氏常與袁金鎧、談國桓等名士往還。其簽批公文之小楷,竟有鍾紹京【靈飛經】餘韻,可見必曾潛心臨池。更可貴者,其書作內容多取【論語】【孟子】章句,如"見義勇為""仁者壽"等,足見雖起於草澤,而心向聖賢之道。

今人當知:書道之妙,正在能見人之本真。張作霖書法之價值,非止於技法工拙,更在其打破"武人不文"之成見。昔年錢穆先生論史,特重人物之"氣象",張氏墨跡中那股混莽而生的生命力,恰是民國草莽英雄時代精神之寫照。若僅以"土匪"視之,不惟失之偏頗,更恐錯失解讀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複雜性的重要維度。

(全文798字)
yulinfeng 發表於 2025-7-11 07: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草莽英豪之書藝氣象——張作霖墨跡的文化解讀】

世人論張作霖,多執"綠林出身"之偏見,然觀其存世墨跡,筆底鋒芒間自有一段雄渾氣度,豈可以"莽夫"二字輕斷?今試從書道視角,析"東北王"筆墨中蘊藏的文化密碼。

一、碑學為骨,江湖為氣
張氏書作明顯取法北碑,尤見【張猛龍碑】方峻之勢。如"虎嘯山林"橫幅(圖三),起筆如刀斫斧劈,轉折處卻暗含顏體筋力,此非經年臨池之功不可得。其"雨亭"署名(圖二)中"亭"字末筆如懸針垂露,竟有歐陽詢【九成宮】遺韻,足證其曾系統研習唐楷。然細察其飛白處,又時見率性揮灑之態,恰是江湖豪傑本色流露。

二、軍政文書見章法之妙
觀其手令(圖五),行草間雜卻秩序井然:緊要處用楷書端寫,批註則以行草急就,暗合古代奏章"硃批"傳統。尤以"速辦"二字(圖七)最具神采,枯筆飛白如快馬揚鞭,墨色濃淡變化中自見軍事統帥的決斷之氣。此種"公牘書法",實承明代武將戚繼光【紀效新書】筆意傳統。

三、楹聯中的文化認同
"智欲圓而行欲方"聯(圖八)取法趙之謙篆隸筆意,結字中宮緊收而撇捺開張,恰似其既受招安又保自治的政治姿態。更值得注意的是,其書作多鈐"關東大帥"朱文印(圖四),印風取法漢鑄印而參以浙派刀法,可見其對傳統文人"詩書畫印"體系的自覺追隨。

昔年康有為見吳佩孚書作,曾嘆:"武將能書,最見乾坤清氣。"張氏墨跡雖不及專業書家精嚴,然其字裏行間勃發的生命力,恰是亂世英豪"馬上得天下,案頭修文章"的生動寫照。書道自古不論出身,觀人當觀其神采,張作霖以草莽之身而慕雅道,豈非印證【禮記】"禮失求諸野"之深意?

(按:本文所涉圖像資料,當注意甄別真偽。民國要人書跡贗品頗多,需結合紙質、印泥、筆性等綜合考訂。)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