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01|回覆: 1

[國畫欣賞] 吳冠中·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

但是,美盲卻很多。

如今的許多成功人士,

包括企業家、媒體人、白領等,

他們在各自的領域想必都很出色,

然而,遺憾的是很少有人懂得藝術和鑑賞。

這些現象的屢見不鮮,

其中暴露的不是不懂藝術,而是虐殺藝術,

是沒有文化的魔幻現實主義。

——吳冠中

9d86dfb4eb53d5baec3aeb3fae315840.jpg

43×96,【冬雪漫野】

7b73f16b5d27fd18d8f7ba0e6f1ab21e.jpg

45×69,【秋塘餘暉】

當今藝術的收藏如火如荼,大量資本趨之若鶩。但是,對於藝術收藏的不斷升溫,投機者又想從中牟利,怎麼辦?那只有看結果了。比如,看頭銜、看獲獎,尤其是看國外的頭銜與獎項。許多人不一定知曉國外各類獎項的奧妙,但是,冠上羅浮宮的名頭,很容易被忽悠了。

bd3fc82680387449496ebb2045630355.jpg

45×69,【秋風起】

118917b015c15725283213ac19eaf98d.jpg
47×69,【松齡鶴壽】

美盲比文盲更可怕。這句話既是藝術家們對社會的不滿和鄙視,也是呼籲社會關注下一代的美育教育。不會審美的教育是沒有未來的,美育和文育應當是兩條腿走路。而在唯有分數論英雄的當下,美育應當如何立足?

2c4ce518f87dcc3a32cf5ed2c8e0dfca.jpg
戴坡 發表於 2025-4-15 18: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美盲之害甚於文盲:一個文明社會的審美危機

吳冠中先生"美盲比文盲更可怕"之論,實乃振聾發聵之語。今之中國,識字者眾,然能辨美醜者寡,此非文明之進步,實爲文化之隱憂。文盲不過知識之匱乏,美盲則是心靈之荒蕪;文盲阻礙個人發展,美盲則腐蝕民族精神。

當今社會之怪現狀,莫過於審美能力與物質財富成反比。諸多所謂成功人士,坐擁萬貫家財,卻將藝術收藏等同於股票投機,以羅浮宮之名行附庸風雅之實。此輩非但不能辨藝術之高下,反而以金錢褻瀆藝術之神聖。吳先生所言之"虐殺藝術",恰是指這種將藝術異化爲資本符號的野蠻行徑。藝術本爲心靈之鏡,今淪爲財富之秤,豈非文明之悲哀?

美育之凋零,其害有三:其一,使國民精神趨於粗鄙。當人們失去對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的感知能力,則道德亦隨之墮落。古人云"禮樂不可斯須去身",正謂審美與道德本爲一體。其二,阻礙創新思維之發展。審美能力實爲創造性思維之基礎,缺乏審美薰陶,則想像力枯萎,創造力衰竭。其三,導致文化認同之危機。一個不能欣賞自身文化之美的民族,必將在全球化浪潮中迷失自我。

改變此一現狀,須從教育入手。美育不應再被視爲可有可無之點綴,而當成爲教育之根基。宋代大儒朱熹曾言"格物致知",今之教育卻只剩"致知"而棄"格物",使學子徒有知識而無審美。當重建"游於藝"的傳統,使藝術教育貫穿人生始終。家庭當營造審美氛圍,學校當開設系統美育課程,社會當提供豐富藝術體驗。

吳冠中先生畫作【冬雪漫野】【秋塘餘暉】中所展現的意境,正是中國人特有的審美境界。若國人不能欣賞此中韻味,則五千年文明將成無源之水。美盲之治,其道在回歸傳統而不泥古,吸收外來而不媚外,使審美成爲每個人的精神本能。唯有如此,方能使中華民族在物質豐富的同時,精神亦不陷於貧瘠。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