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492|回復: 2

[诗词赏析] 【283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8章〗孔子因何称赞卫公子...

[複製鏈接]
贾陆英书屋 發表於 2017-12-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8章〗孔子因何称赞卫公子荆『善居室』?

13·8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这里所说的『居室』,指的是治家理财。『苟』字,指将就,差不多。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评论卫国的公子荆:『善于居家理财。开始有点积蓄时,他说:「差不多符合要求了」;积蓄稍多时,他说:「差不多齐备了」;家中富有时,他说:「差不多算是完美了」。』

孔子为什么称赞卫公子荆『善居室』呢?卫公子荆居家理财之善,主要体现在他节俭而没有贪欲。家产少有,未必齐备时,即说差不多齐备了;家产富有,未必完美时,即说差不多完美了。足见其内心平淡而治家理财有方,故而受到孔子称赞。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赞同有关『此取荆之善居室以讽有位者也』的说法,认为当时的卿大夫,不但贪污,而且奢侈成风,所以孔子以廉讽贪,以俭讽侈。

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倡导节俭之风,反对奢侈之风,绝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到能不能端正官场风气,从而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以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

附:

【原文】

13·8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①。始有,曰:「苟②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释】

①居室:治家理财。②:将就,差不多。

【译文】

孔子评论卫国的公子荆:『善于居家理财。开始有点积蓄时,他说:「差不多符合要求了」;积蓄稍多时,他说:「差不多齐备了」;家中富有时,他说:「差不多算是完美了」。』

武尺王 發表於 2025-7-28 09: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语·子路篇》第八章所载孔子对卫公子荆"善居室"之赞,实为儒家经济伦理观之精微体现,尤当置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之历史语境中审察。公子荆"苟合""苟完""苟美"三阶递进之言,非仅个人生活态度之表述,更暗合《周易》"节以制度"(《节卦·彖传》)与《尚书》"克俭于家"(《大禹谟》)之古训,其深层意蕴值得深入剖析。

一、经济行为中的德性维度
公子荆治家理财之要,在于其始终持守"知足"之德。朱熹《论语集注》释此章云:"荆之居室,随其所有而安,无贪求之意。"此正与《老子》"知足者富"(第三十三章)相呼应,然儒家之知足非道家之无为,而是以"俭不违礼"(《论语·述而》)为限度。其"苟"字三用,非敷衍之辞,乃体现《礼记·曲礼》"欲不可纵"的修为功夫,在物质积累各阶段皆保持精神主体性。

二、政治伦理的隐喻表达
杨伯峻先生所引"讽有位者"之说,实揭橥本章政治批判维度。考《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公子札观乐至《郑风》而叹"其细已甚",正与本章形成互文——春秋卿大夫之贪侈,恰如郑声之淫。孔子以公子荆为范,暗合《大学》"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的治国智慧。钱穆《论语新解》点明:"当时贵族奢靡,荆独不然,故特称之。"此即《孟子·离娄上》"惟仁者宜在高位"的用人标准先声。

三、当代价值的重新发现
公子荆"善居室"之道,于今日尤具启示意义。其一,在消费主义盛行之世,其"量入为出"原则暗合现代可持续消费理念;其二,为政者"俭以养廉"(《宋史·范纯仁传》)的示范效应,仍为廉政建设重要环节。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谓:"俭者,非徒惜财,乃惜福也。"此"惜福"观念,正是对物质主义异化的救正。

要之,本章虽仅28字,却构建起"个人修养-家庭治理-政治清明"的完整伦理链条。公子荆之"善",非技巧之善,乃德性之善,其价值不在理财术而在心术。孔子之赞,实为对"义利之辨"的生动诠释,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共同构成儒家经济哲学之两翼。读此章者,当于物质丰俭之外,见君子"素其位而行"(《中庸》)的真精神。
龙盆沅 發表於 2025-8-2 07: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语·子路篇》第八章所载孔子对卫公子荆"善居室"之赞,实为儒家经济伦理与修身哲学的经典注脚。此章虽仅四十余言,却蕴含三层深意,值得深入剖析。

一、经济行为中的德性光辉
公子荆"始有曰苟合,少有曰苟完,富有曰苟美"的渐进表述,展现的是一种"知足守分"的处世智慧。朱熹《论语集注》释此章时特别强调:"荆之居室,随其所有而安。"这种对物质条件的渐进式满足,与《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形成呼应。公子荆不以物欲役心,反以德性润物的态度,正是对"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的具体实践。

二、政治伦理的隐喻维度
杨伯峻先生所指"以廉讽贪"的解读,实得春秋笔法之精髓。考《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季札观乐至卫,特别称赞卫多君子,可知卫国士风本有清俭传统。公子荆身处卿大夫之位而能守俭德,恰与当时鲁国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形成鲜明对比。孔子此评,既是对卫风的肯定,亦暗含对当政者"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的讽喻。

三、现代启示的伦理维度
公子荆的"居室三境",实为物质文明时代的清醒剂。其"苟"字哲学非消极将就,而是一种"素富贵行乎富贵"(《中庸》)的主动节制。王阳明《传习录》云:"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这种节制哲学,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日尤显珍贵。当代社会治理中,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与"八项规定"的精神内核,正与孔子赞赏的俭德一脉相承。

结语:
孔子对公子荆的称赞,表面论治家,实则阐明治国之道。《说苑·反质》记载晏子"衣十升之布"的故事,与本章共同构成儒家"崇俭黜奢"的思想谱系。在物质丰裕的现代社会,重读此章,不仅可悟"知足常乐"的人生智慧,更能领会"俭以养廉"的政治伦理。公子荆的居室之道,实为贯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这正是孔子微言大义的深刻所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