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72|回復: 0

[樂器] 熊猫漫谈琴   小议南琴北裂(中)

[複製鏈接]
琴怀十年 發表於 2017-12-2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最近有较多北方琴友咨询古琴冬季保养存放问题,我忍痛拿出不传秘技供大家参考,欢迎拍砖:

1,万能保湿剂~凡士林,药店有售。把龙池凤沼的四个立面裸露的木头上抹匀(图四、五)。再用保鲜膜把它封上,长期不用(3天以上)用保鲜膜直接把龙池凤沼都封上,弹的时候揭开就可以了。

2,每天练习的勤快人,把两个饮料瓶子底剪下来,装上水分别放置在龙池凤沼下面,每天注意查看水量,暖气空调房间水分挥发很快的。

3、琴千万不要放在空调直吹、阳光直射或是窗户通风口以及暖气旁边。最好的位置是用专用琴钉挂在背光不通风的墙面上。如果墙面挂满了大师的高仿印刷品实在没留白的地方,那就平放,千万不要竖着戳在地上,尤其是有地暖的房间。

4、北方琴友新琴买来不要急着弹,拆开包装检查一下是否完好就再包回去,最少放上一个周时间让琴适应一下室温。长期不弹的用保鲜膜包住琴底装到琴馕琴箱里存放。

5,长时间不弹存放时一定要把琴弦放松。

587326ee1138b3710990388b9b813752.jpg

5862c3f4db0c523a56cef1b7369cc951.jpg

以上都是血泪经验,管不管用,别嫌麻烦,且试了再说,祝你的宝琴顺利度过冬天。

爱美丽 發表於 2025-5-1 12:22 | 顯示全部樓層
《南琴北裂考略及冬季护琴刍议》

拜读休竹客君《熊猫漫谈琴》所述北方古琴冬季养护之法,深感其用心良苦。然考诸琴学传统与器物养护之理,尚有可商榷之处,今不揣浅陋,略陈管见。

一、凡士林施用辨误
古人制琴,讲究"漆灰相发",其木胎呼吸全赖龙池凤沼。宋人赵希鹄《洞天清录》明言:"琴无窒气处乃佳"。凡士林虽能保湿,然矿物油脂渗入木胎,恐有碍琴体自然呼吸。昔年杨时百先生曾斥"油脂养琴"为"塞其七窍",良有以也。建议改用桑皮纸封贴池沼,既合"纸帐护琴"古法,又可调节湿度。

二、水器置放源流考
以水器调湿之法,实本于明代《格古要论》"琴室蓄水"之说。然今人置于琴底,与古人悬瓮室中不同。按《琴操》载"琴畏直湿",建议改用水盘置于琴案之下,距琴足三尺为度,此即《长物志》所谓"湿气上蒸而不犯"之理。

三、挂琴方位新证
休君言挂墙之法甚善,然未及阴阳之辨。据清初《五知斋琴谱》记载,琴首宜向东南,取"木火相生"之意。今考故宫藏琴陈设,多依此制。若墙面不足,可效《遵生八笺》"琴床"之制,以桐木支架承之,较平放更合古制。

四、新琴静置本义
新琴"醒琴"之期,非独为适应温湿。考《太古遗音》载:"琴成,当悬于静室,令其自定。"此乃使漆灰完成最后固化。北方琴友可于未拆封时,置于离地三尺之柜,满七日再启,暗合"七日来复"之理。

五、松弦古法今用
松弦不可骤弛,当依《琴书大全》"渐次而松"之法:先退五徽,隔日再退七徽,终至完全松弛。如此可免岳山承力突变而伤琴体。

结语:
护琴之道,当循"以人养琴"而非"以器役人"。昔年査阜西先生携琴北上,仅以青布囊裹之,而琴音愈清。可见琴之养护,重在知琴性、顺物理。上述诸法,愿与诸君共参详。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