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867|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牽絲』掌握不好,寫什麼行草?給你一份『牽絲』技巧...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7-12-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f83832070a467448bcd1aedc5cbdc912.jpg

張建祥,行書,謝啟昆【論詩】作品尺寸:28×34cm

附:張建祥老師行筆視頻

名家寄語:

『寫字沒有神彩,筆畫不連貫,其實是忽略了行草書中重要的東西——牽絲。』

在我的教學和個人的學習中,對古人法帖學習期間,讀帖是我的必修課,有的時候和學員一起讀帖,在看到蘭亭序馮承素摹本時,我會用投影放大,讓他們感受王羲之的行雲流水的魅力,他們都會很驚訝,那細若遊絲的牽絲太美了。牽絲是行書筆畫的重要紐帶,它連接著筆畫,使整個字渾然一體,猶如一筆寫成,也能使讀者隨著牽絲的移動,來感受書家書寫時的狀態,那字帖像活了一樣,讓我們不忍離去,隨著筆畫和牽絲的移動,我們的視線和心跟著移動,這是我們書法人特有的能感受的幸福感,這感覺超級棒,這也是書法這門藝術看上去很枯燥,很多人卻樂此不疲的去做的原因,雖隔千年,猶能傾心交流。

4e5ea5a4e635c2d167c57f6854c5e9ea.jpg

張建祥,行書,詩四首。作品尺寸:70×34cm

那麼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怎樣把握和注意牽絲呢?

首先,牽絲是附屬部分,不屬於筆畫,所以它要細一點,要區別與筆畫,所以在我們的行草書創作中要拿捏的准,不能出現牽絲比筆畫粗的情況。更不能喧賓奪主,弱化了筆畫,強化了牽絲。牽絲在作品中有利就有弊,如果牽絲過多的話就會給人感覺很凌亂。牽絲在字內、字間都會存在,要表現出豐富性來,不可單一,斷、連需要書者自己把控。

30983b5ff5e248f3ecf9d197a658ae48.jpg

張建祥,行書,洪應明【菜根譚·閒適】節選作品尺寸:35×35cm

其次,牽絲是自然書寫中的自然流露,不要太快,不要過慢的描畫,是熟練書寫時,筆尖處於離開紙與沒離開之間筆鋒留在紙上的痕跡,非常微妙,只有書寫者自己能感受到,這需要我們書寫者一定要先寫熟練,筆法對,結構合理,不可刻意。

再次,紙張材質的不同、毛筆的性能差異都會影響牽絲的表現,一般來說,光滑、緊密的紙張更容易帶出牽絲,狼毫類、兼毫類的筆更容易表現出精彩的牽絲。

cf4d73c5c8116227273e1d18be7feaf8.jpg

張建祥,行書,陸游【漁家傲·東望山陰何處是】作品尺寸:34×69cm

最後,有些書家在單字之間連貫中筆畫和牽絲一融爲一體,分不出彼此來,這是一種高級的手段,不宜初學。

牽絲在行草書作品裡面會給作品增添神采,一幅字的一種外在的表現性會更強。如果沒有這個牽絲那麼就給人感覺很靜,甚至有時會顯得呆板,不夠靈活。那麼有了這個牽絲以後,整個字就活了起來,他就像人一樣,突然遇到自己開心的事,整個人的狀態就變了。所以這個牽絲,它是個很好的東西,它能夠幫助我們去把一幅字精神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cf9c8a12799a50f781cf10399214f61f.jpg

張建祥,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淮陰區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淮陰書畫院副院長,1978年生於江蘇淮安。

書法作品獲獎∕入展:

第十一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全國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書法篆刻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第九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中國書法院獎32強(中國書法院)

全國第二屆扇面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全國第二屆隸書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中國全國首屆臨帖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全國第二屆冊頁展書法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全國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全國首屆行書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全國首屆草書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長江杯全國書法篆刻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生態大連全國書法篆刻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魏晉風度山西芮城國際書法節(中國書法家協會)

第二屆平復帖杯全國書法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中國?貴州百里杜鵑全國書法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張芝獎』書法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烏海杯』全國書法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王羲之獎』書法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首屆普洱茶全國書法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書法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紀念老子誕辰2578周年全國書法展(中國書法家協會)

首屆、第二屆『杏花村汾酒集團杯』全國電視書法大賽(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央電視台)

『敦煌杯』全國書法大賽(中國文聯、甘肅省人民政府、中國書法家協會)

西泠印社第二屆國際藝術節———扇面展(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首屆國際藝術節———中國書法大展(西泠印社)

國酒茅台杯紀念中國共青團成立85周年書畫展(共青團中央宣傳部)

『墨舞神州』全國電視書法大賽(河南書法家協會)

首屆『北極閣』全國書法展優秀獎(江西書法家協會)

第二屆『黃庭堅獎』全國書法展獲獎提名(廣西書法家協會)

首屆四堂杯書法大展三等獎(河南省書協)

第三屆『梁披雲杯』全國書法大賽行書組獲獎

第三屆『康有爲獎』全國書法大展(廣東書法家協會)

第三屆『商鼎杯』全國書法篆刻大獎賽銀獎(【中國書法】雜誌、河南省書協)

第一屆『平復帖』杯國際書法大賽(上海書法家協會)

六、七屆青年書法篆刻展金獎( 江蘇省團委、省青年書協主辦)

第三屆林散之獎書法展(江蘇省文聯)

2016年江蘇省優秀青年書法家作品展(江蘇省文聯)

作者簡介

更多張建祥作品欣賞

【德以修身,善以處事】

2480b50a55415b2997ab5478f4cc8ae8.jpg

張建祥,楷書,對聯『德爲至寶用不盡,心作良田耕有餘』作品尺寸:23×69cm×2

(局部)

e02a11e17d03159167b983d1adb9e5d0.jpg

【清秀瀟灑,自然流暢】

e35265f7b9100a643e38c3342462fb7b.jpg

張建祥,楷書,石濤詩兩首作品尺寸:138×34cm

(局部)

9c361599d12b1786271254c381a00b4d.jpg

bb5b3fbc29aa293b86991c5003c6ab04.jpg

薛奔玄 發表於 2025-7-2 07: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行草牽絲之法要】
(文/某某 國學研究所書法研究室)

觀今人行草之作,常見氣脈壅塞、筆勢支離之病,究其根本,實未悟「牽絲」三昧。張建祥先生所示範帖,正可爲學者法。余不揣淺陋,謹依古法要義,參以實踐經驗,析論如次:

一、牽絲本質論
牽絲非筆劃之實,乃氣韻之虛。【書譜】所謂「使轉」者,即含此道。王羲之【蘭亭序】中「映帶左右」之妙,全在纖毫遊絲間見血脈流通。然需謹記:牽絲貴在「似有還無」,若刻意描畫,則墮匠氣;若全然不察,又成斷蚓。

二、技法操作要訣
1. 虛實相生
筆鋒離紙未離之際,以腕力控毫,使牽絲細於主劃三分。如張作【菜根譚】節選中「風」字撇捺之交,絲縷若蛛網懸露,而主劃沉厚如松根。

2. 速度調控
東坡言「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牽絲運筆尤然。過快則浮滑(如春蛇秋蚓),過慢則板滯(如墨豬堆砌)。當取「掣筆三分留七分」之勢,觀張氏視頻可見其筆鋒離紙前剎那的微妙頓挫。

3. 材質適配
熟宣宜用狼毫側掠,牽絲顯金石氣;生宣當以羊毫提飛,絲縷現雲水痕。昔年董其昌於綾本作書,特取「虛白處牽絲法」,正爲此理。

三、審美避忌
戒「喧賓奪主」:如文徵明【停雲館帖】批語云:「絲勝於骨,如美人不束腰肢。」
戒「雜亂交纏」:黃庭堅【山谷題跋】譏「亂絲繞樹」之弊,可參張氏【詩四首】字間距離把控。
戒「刻意求工」:米芾「刷字」真諦,正在自然流露。觀【蘭亭】「之」字各態,無一牽絲雷同。

四、實踐進階層級
1. 先習智永【真草千字文】單字內牽絲
2. 再摹顏真卿【祭侄稿】字組間映帶
3. 終悟懷素【自敘帖】行氣貫通之法

結語
牽絲之道,實爲書家心緒之心電圖。張建祥先生所示範作,其妙處正在「筆斷意連」與「筆連氣貫」的辯證統一。學者當於墨池功深中體認:凡優秀牽絲,必是「無意於佳乃佳」的自然流露,非斤斤於技法者所能至也。

(全文約780字)

附錄研習資料
1. 清·笪重光【書筏】論虛實章
2. 啟功【論書札記】第三則
3. 張建祥示範視頻幀分析圖(0:23-0:27筆鋒軌跡)
宋考而 發表於 2025-7-22 09: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行草牽絲之法要】
(文/某 甲申年仲夏於墨禪軒)

牽絲者,行草血脈也。昔張懷瓘【書斷】云:"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今觀張建祥先生法帖,其牽絲映帶之妙,正得右軍"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之旨。然學者多惑於形跡,未悟其本,今就三要析之:

一、主賓之辨
米南宮【海岳名言】謂:"作字須得筆外意。"牽絲即筆外意之顯化。然須恪守"主筆實而牽絲虛"之則。如先生【菜根譚】節選中"閒"字豎鉤與橫畫之連,遊絲細若蟬翼而不奪主畫筋骨。若主次倒置,則成"春蚓秋蛇"之病。昔趙子昂日書萬字,猶嚴謹若此,況初學乎?

二、氣脈之貫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言:"作書貴在無意於佳乃佳。"牽絲非刻意描畫,乃筆勢往來之自然痕跡。觀先生示範視頻,其"論詩"作品字間牽絲,皆因勢利導,如溪水出澗,曲折自現。學者當先熟諳單字結構,待八法爛熟,則牽絲自現。正如孫過庭【書譜】"窮變態於毫端,合情調於紙上"之謂。

三、材質之宜
古人擇紙如擇友。光滑楮箋宜表現"屋漏痕"般澀勢牽絲,如先生所用粉彩箋;生宣則需控墨速疾,免成墨豬。昔王鐸作丈二行草,專用綾絹,取其滑利以助奔騰之勢。今人習字,當先試筆紙相發性,方得心應手。

附習字要訣:
1. 讀帖時用硃筆勾摹牽絲走向
2. 單字重複書寫至筆勢自生
3. 以【集王聖教序】爲範本,觀其"之""也"等字牽絲變化

蓋牽絲之妙,在似有還無間。如懷素【自敘帖】中"忽然絕叫三五聲"數字,雖筆斷而意連。學者當知:牽絲乃心跡之外化,非徒手巧,實賴心悟。若拘泥形似,反失其真。願諸君於筆墨氤氳間,得與古人神遇之樂。

(全文共798字)

[注]:文中所涉法帖細節,可參看上海書畫出版社【中國書法全集】第二十一卷。視頻技法解析部分,尤須注意3分17秒處調鋒動作。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