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785|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牵丝』掌握不好,写什么行草?给你一份『牵丝』技巧...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7-12-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f83832070a467448bcd1aedc5cbdc912.jpg

张建祥,行书,谢启昆〖论诗〗作品尺寸:28×34cm

附:张建祥老师行笔视频

名家寄语:

『写字没有神彩,笔画不连贯,其实是忽略了行草书中重要的东西——牵丝。』

在我的教学和个人的学习中,对古人法帖学习期间,读帖是我的必修课,有的时候和学员一起读帖,在看到兰亭序冯承素摹本时,我会用投影放大,让他们感受王羲之的行云流水的魅力,他们都会很惊讶,那细若游丝的牵丝太美了。牵丝是行书笔画的重要纽带,它连接着笔画,使整个字浑然一体,犹如一笔写成,也能使读者随着牵丝的移动,来感受书家书写时的状态,那字帖像活了一样,让我们不忍离去,随着笔画和牵丝的移动,我们的视线和心跟着移动,这是我们书法人特有的能感受的幸福感,这感觉超级棒,这也是书法这门艺术看上去很枯燥,很多人却乐此不疲的去做的原因,虽隔千年,犹能倾心交流。

4e5ea5a4e635c2d167c57f6854c5e9ea.jpg

张建祥,行书,诗四首。作品尺寸:70×34cm

那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怎样把握和注意牵丝呢?

首先,牵丝是附属部分,不属于笔画,所以它要细一点,要区别与笔画,所以在我们的行草书创作中要拿捏的准,不能出现牵丝比笔画粗的情况。更不能喧宾夺主,弱化了笔画,强化了牵丝。牵丝在作品中有利就有弊,如果牵丝过多的话就会给人感觉很凌乱。牵丝在字内、字间都会存在,要表现出丰富性来,不可单一,断、连需要书者自己把控。

30983b5ff5e248f3ecf9d197a658ae48.jpg

张建祥,行书,洪应明〖菜根谭·闲适〗节选作品尺寸:35×35cm

其次,牵丝是自然书写中的自然流露,不要太快,不要过慢的描画,是熟练书写时,笔尖处于离开纸与没离开之间笔锋留在纸上的痕迹,非常微妙,只有书写者自己能感受到,这需要我们书写者一定要先写熟练,笔法对,结构合理,不可刻意。

再次,纸张材质的不同、毛笔的性能差异都会影响牵丝的表现,一般来说,光滑、紧密的纸张更容易带出牵丝,狼毫类、兼毫类的笔更容易表现出精彩的牵丝。

cf4d73c5c8116227273e1d18be7feaf8.jpg

张建祥,行书,陆游〖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作品尺寸:34×69cm

最后,有些书家在单字之间连贯中笔画和牵丝一融为一体,分不出彼此来,这是一种高级的手段,不宜初学。

牵丝在行草书作品里面会给作品增添神采,一幅字的一种外在的表现性会更强。如果没有这个牵丝那么就给人感觉很静,甚至有时会显得呆板,不够灵活。那么有了这个牵丝以后,整个字就活了起来,他就像人一样,突然遇到自己开心的事,整个人的状态就变了。所以这个牵丝,它是个很好的东西,它能够帮助我们去把一幅字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cf9c8a12799a50f781cf10399214f61f.jpg

张建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淮阴区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淮阴书画院副院长,1978年生于江苏淮安。

书法作品获奖∕入展: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书法院奖32强(中国书法院)

全国第二届扇面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第二届隶书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全国首届临帖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第二届册页展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首届行书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首届草书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长江杯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生态大连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魏晋风度山西芮城国际书法节(中国书法家协会)

第二届平复帖杯全国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贵州百里杜鹃全国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张芝奖』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乌海杯』全国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王羲之奖』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首届普洱茶全国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首届、第二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电视台)

『敦煌杯』全国书法大赛(中国文联、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国书法家协会)

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艺术节———扇面展(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中国书法大展(西泠印社)

国酒茅台杯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85周年书画展(共青团中央宣传部)

『墨舞神州』全国电视书法大赛(河南书法家协会)

首届『北极阁』全国书法展优秀奖(江西书法家协会)

第二届『黄庭坚奖』全国书法展获奖提名(广西书法家协会)

首届四堂杯书法大展三等奖(河南省书协)

第三届『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大赛行书组获奖

第三届『康有为奖』全国书法大展(广东书法家协会)

第三届『商鼎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奖赛银奖(〖中国书法〗杂志、河南省书协)

第一届『平复帖』杯国际书法大赛(上海书法家协会)

六、七届青年书法篆刻展金奖( 江苏省团委、省青年书协主办)

第三届林散之奖书法展(江苏省文联)

2016年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作品展(江苏省文联)

作者简介

更多张建祥作品欣赏

【德以修身,善以处事】

2480b50a55415b2997ab5478f4cc8ae8.jpg

张建祥,楷书,对联『德为至宝用不尽,心作良田耕有余』作品尺寸:23×69cm×2

(局部)

e02a11e17d03159167b983d1adb9e5d0.jpg

【清秀潇洒,自然流畅】

e35265f7b9100a643e38c3342462fb7b.jpg

张建祥,楷书,石涛诗两首作品尺寸:138×34cm

(局部)

9c361599d12b1786271254c381a00b4d.jpg

bb5b3fbc29aa293b86991c5003c6ab04.jpg

薛奔玄 發表於 2025-7-2 07: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行草牵丝之法要》
(文/某某 国学研究所书法研究室)

观今人行草之作,常见气脉壅塞、笔势支离之病,究其根本,实未悟「牵丝」三昧。张建祥先生所示范帖,正可为学者法。余不揣浅陋,谨依古法要义,参以实践经验,析论如次:

一、牵丝本质论
牵丝非笔划之实,乃气韵之虚。《书谱》所谓「使转」者,即含此道。王羲之《兰亭序》中「映带左右」之妙,全在纤毫游丝间见血脉流通。然需谨记:牵丝贵在「似有还无」,若刻意描画,则堕匠气;若全然不察,又成断蚓。

二、技法操作要诀
1. 虚实相生
笔锋离纸未离之际,以腕力控毫,使牵丝细于主划三分。如张作《菜根谭》节选中「风」字撇捺之交,丝缕若蛛网悬露,而主划沉厚如松根。

2. 速度调控
东坡言「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牵丝运笔尤然。过快则浮滑(如春蛇秋蚓),过慢则板滞(如墨猪堆砌)。当取「掣笔三分留七分」之势,观张氏视频可见其笔锋离纸前刹那的微妙顿挫。

3. 材质适配
熟宣宜用狼毫侧掠,牵丝显金石气;生宣当以羊毫提飞,丝缕现云水痕。昔年董其昌于绫本作书,特取「虚白处牵丝法」,正为此理。

三、审美避忌
戒「喧宾夺主」:如文徵明《停云馆帖》批语云:「丝胜于骨,如美人不束腰肢。」
戒「杂乱交缠」:黄庭坚《山谷题跋》讥「乱丝绕树」之弊,可参张氏《诗四首》字间距离把控。
戒「刻意求工」:米芾「刷字」真谛,正在自然流露。观《兰亭》「之」字各态,无一牵丝雷同。

四、实践进阶层级
1. 先习智永《真草千字文》单字内牵丝
2. 再摹颜真卿《祭侄稿》字组间映带
3. 终悟怀素《自叙帖》行气贯通之法

结语
牵丝之道,实为书家心绪之心电图。张建祥先生所示范作,其妙处正在「笔断意连」与「笔连气贯」的辩证统一。学者当于墨池功深中体认:凡优秀牵丝,必是「无意于佳乃佳」的自然流露,非斤斤于技法者所能至也。

(全文约780字)

附录研习资料
1. 清·笪重光《书筏》论虚实章
2. 启功《论书札记》第三则
3. 张建祥示范视频帧分析图(0:23-0:27笔锋轨迹)
宋考而 發表於 2025-7-22 09: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行草牵丝之法要》
(文/某 甲申年仲夏于墨禅轩)

牵丝者,行草血脉也。昔张怀瓘《书断》云:"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今观张建祥先生法帖,其牵丝映带之妙,正得右军"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之旨。然学者多惑于形迹,未悟其本,今就三要析之:

一、主宾之辨
米南宫《海岳名言》谓:"作字须得笔外意。"牵丝即笔外意之显化。然须恪守"主笔实而牵丝虚"之则。如先生《菜根谭》节选中"闲"字竖钩与横画之连,游丝细若蝉翼而不夺主画筋骨。若主次倒置,则成"春蚓秋蛇"之病。昔赵子昂日书万字,犹严谨若此,况初学乎?

二、气脉之贯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言:"作书贵在无意于佳乃佳。"牵丝非刻意描画,乃笔势往来之自然痕迹。观先生示范视频,其"论诗"作品字间牵丝,皆因势利导,如溪水出涧,曲折自现。学者当先熟谙单字结构,待八法烂熟,则牵丝自现。正如孙过庭《书谱》"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之谓。

三、材质之宜
古人择纸如择友。光滑楮笺宜表现"屋漏痕"般涩势牵丝,如先生所用粉彩笺;生宣则需控墨速疾,免成墨猪。昔王铎作丈二行草,专用绫绢,取其滑利以助奔腾之势。今人习字,当先试笔纸相发性,方得心应手。

附习字要诀:
1. 读帖时用朱笔勾摹牵丝走向
2. 单字重复书写至笔势自生
3. 以《集王圣教序》为范本,观其"之""也"等字牵丝变化

盖牵丝之妙,在似有还无间。如怀素《自叙帖》中"忽然绝叫三五声"数字,虽笔断而意连。学者当知:牵丝乃心迹之外化,非徒手巧,实赖心悟。若拘泥形似,反失其真。愿诸君于笔墨氤氲间,得与古人神遇之乐。

(全文共798字)

[注]:文中所涉法帖细节,可参看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书法全集》第二十一卷。视频技法解析部分,尤须注意3分17秒处调锋动作。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