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62|回復: 2

[西方哲学辨伪] 平视 · 当西方已经开始人文关怀罪犯时,中国却还在严惩!

[複製鏈接]
今日平说 發表於 2017-1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最近关于英国警方出现了这样一条新闻:

8bab6601b60924abfc23476acbed8e50.jpg

作为维护社会治安和公众安全的警察,居然因为偷懒当场释放了嫌犯,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在警队中普遍存在。十年来英国被捕人数随着记录在案的口头警告越来越多而变得越来越少,这十年来竟然下降了十万人次,这究竟是对自己的职业不负责还是对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彻底蔑视,我们无从得知,也只能感慨这个曾经的大帝国怎么就堕落成这个样子了呢?难道他们忘记了自己曾经的繁华吗?忘记了19世纪他们曾是世界的明灯了了吗?

英国警察联合会主席怀特(SteveWhite)无奈表示,除非必须逮捕的嫌犯,大多数嫌犯都被警察以口头警告处理。

其实早在今年早些时候英国伦敦警方还公布了这样一条信息:为了节省4亿英镑的预算,伦敦警察局宣布,警察应评估案件是否『值得』调查,有权不再调查小偷小摸、入室盗窃、袭击等低等级犯罪案,以便『集中精力应对恶性犯罪』。

换句话说当一个被抢劫,被盗窃,被袭击的英国公民绝望的站在伦敦的街头的时候,伦敦的英国警察会选择熟视无睹,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他们需要『集中注意力应对恶性犯罪』。公民的利益为了仅仅4亿的预算而做出让步,一个国家的公民辛苦工作遵纪守法没落过一次纳税,而此时国家却抛弃了他。而这一切让公民做出的牺牲是有必要的吗?在这样的处置之后本来人数有限得警员就真的可以『集中精力应对恶性犯罪』吗?

9edd767c542d9a68370479fdfed48e44.jpg

规定公布之初就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tianghtj:要不再省事一点,直接当街枪毙吧!

@祈祷天真:讲道理,小额犯罪,盗窃之类的宁可接警之后拖着,也不应该直接官宣不管了,真这样不就成了小偷天堂了。

@都梁好公子:我想到一个发家致富的好路子,要不大家都去英国抢劫吧,每次抢49英镑,每天抢个三五次,月入百万不是梦。

@sanalex1984:这几天,英国亨伯赛德郡举办活动,让当地警察维持治安,不过其中21名警员并没有履行职责而是去玩了碰碰车。这条新闻上了每日邮报的头条。

那么结果呢?真的有效吗?可惜数据并不是这么告诉我们的。

如今随着经济问题的爆发,英国民众变得越来越冲动易怒。就连做为一国之都伦敦,其治安都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好。

据调查每100个居住在伦敦的人就会有2.08个遭受过暴力袭击,要知道这可是伦敦啊,一个百年老城,一个国家的首都。而在危急面前,伦敦政府却反而在不断缩减预算,这一行为直接导致许多街道都无人管制,成为一国之都中的不法之地。

根据英国内政部最新数据显示,不仅仅是伦敦,周边很多地区的犯罪率也居高不下。盗窃,抢劫,刑事毁坏和纵火犯罪在英格兰的东北部一直频发。

2015到2016期间,英国公布的4个犯罪发生率最高的地区分别是伦敦、西约克郡、大曼彻斯特地区和亨伯赛德郡。而其中作为首都的伦敦,虽然经过无数次整改但是犯罪率依旧高达百分之七点四,换句话说在伦敦每一百个人就有七个人是罪犯,这是何其的荒唐与可怕。

而更可怕的是英国对于犯罪者的态度。众所周知英国为了解决成本将一样你想到不敢想的东西给私有化了,那就是监狱。很早以前就有新闻爆出这些私有监狱条件极好,并且管制松懈。有媒体甚至直言不讳的表示英国的监狱就像是度假村犯人甚至比中国的白领还要生活得好。这也成为我们国内那些网络大V吹捧的范例,你看,人家外国是多么注重人权的,多么具有人道关怀。

3f223719bca6b8078189b9a9ace4fed0.png

面对如此『优渥』的服刑环境,试问这些犯罪者还会悔改吗?何况由于住的犯人越多,这些私有监狱便能从政府手中套取更多的现金,所以他们一般也都会主动要求收容一些判刑时间长的暴徒,当这样的暴徒收容得越来越多,为了节约成本,监狱的安保力量又严重不足,暴动不可避免。

比如说在16年英国伯明翰的一家私立监狱就发生了暴动,囚徒甚至在网上直播暴动的全过程:

f9abb6c3d7e8cf27df44ad1b1a5d9bbf.jpg

(囚徒的直播)

而最可怕还不是这些,一部出品于英国BBC的纪录片〖铁栏之后:监狱卧底〗看后让人才是会从心底里开始发寒,整个纪录片只讲述了一件事,那就是英国的监狱已经被犯罪者掌握。

如今正是英国警员挺身而出的时候了,可惜本应该维护民众安全,本应该维护国家秩序的英国警察却也不争气到了极点。或许会有人说英国警务力量的缺失是因为经费的不足,那么1999年发生的事情就只能用『荒唐』来形容。

在英国有一个来自牙买加的非法移民,他叫德尔略.伊斯顿.格兰特,这个名字并不如何特殊,远远不如他的另一个名字那样为人熟知,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恶夜狂魔』。我们都知道英国没有死刑,而终身监禁就是最高的刑罚,这个叫做格兰特的男人面临的就是终身监禁。

是什么罪行让这个来自牙买加的移民面临英国最高的刑罚处置呢?原因很简单,他犯了严重的性侵罪,而且这个格兰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强奸犯,而是一个视法律于无物猖狂了20多年的怪物。20年来他一共性侵了超过五百余人,2011年英国警方才终于将他逮捕归案。

随后英国警方发现,其实早在1999年他们就有机会逮捕这个恶名昭著的罪犯,而之所以这个『恶夜狂魔』能够逃过法律的制裁二十年,一切都是因为英国的警察又偷懒了。

故事是这样的:

早在1999年5月,布罗姆利有一名老妇的家中被盗,她的邻居向警方报案,称看到一名全身黑色戴着手套的男子走向老妇家,而且还记下了该名男子的摩托车外型及车牌号。警方查到车牌号属于格兰特的妻子詹妮弗(Jennifer),当警察在数据库中搜索『德尔略.格兰特』的时候,他们发现了6个相同名字的人。

结果,为了尽早结案,警方选择了最简单的处理,随意将伦敦的一位『德尔略.格兰特』被判处盗窃罪,事实上,当时警方也曾派人到德尔略.伊斯顿.格兰特和妻子詹妮弗的家进行询问,不过为了方便省事,直接排除了他犯罪的可能,也没有把他的指纹录入,最终让这样一个恶徒在此后长达20年的时间横行霸道。

关于英国警察的丑闻还不止这一件:

660f29c71851929a17fca7512a239fc0.jpg

这是一篇来自英国的报道,画面上的男人故事是这样的:

在2015年他曾被警察错抓,出来之后打了N久的官司,终于取得了胜利,法院还判警察赔他13000镑,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结果,当他刚拿到第一笔赔偿金,走出银行,马上就被一群守在外面的警察逮住,警察说在他车上闻到了大麻的味道,于是扣押了他身上的现金, 把他又逮进警局关了6小时。

在可以展望的未来,英国的街头和巷道里将被低级犯罪者们占据,他们小偷小摸,入市盗窃罪行累累却无人处置,这些人就像下水道的老鼠,穿行在阴暗之中;而那些敢名目张胆袭击和抢劫的则有两种一种被抓住投送去私有监狱享受生活,一种便是作为公共力量的警察本身。对此有网友模仿慕洋大V口吻表示:『当西方人文关怀罪犯,导致好人频频受害的时候,中国却还在严惩罪犯,保护好人。这,一定是体制问题……』

好了,不管人家怎样,至少中华家绝不会犯这种糊涂。还是让我们继续欣赏汉服之美,听这曲芳唱古韵中国风〖御剑江湖〗吧。

51016d1777a5edd8cf3465e15b44af79.jpg

今日平说 | 指鹿为路原创 侵权必究 转载需注明来自公众号:今日平说(zg5201949)

福耨沙星 發表於 2025-4-10 03: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司法宽严之道与文明治理本末》
(按:本文以《周礼》"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为纲,参酌中西治理得失而作)

英伦警政之弊,实为文明治理本末倒置之典型。《尚书·吕刑》有云:"刑罚世轻世重",此非谓执法可懈怠,乃强调司法当随世情而损益。今观泰西诸国,以"人文关怀"之名纵容微罪,致使盗跖横行于市井,此非仁政,实为苟且。昔郑国子产铸刑书,叔向诘之"弃礼而征于书",然子产对曰:"吾以救世也"。今之英国,既弃礼义又弛刑律,其何以救世?

考英国警政之弛,有三失焉:
一曰 废小惩而致大乱。《易·系辞》言:"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汉宣帝诏云:"吏务平法,慎毋苛暴,然斩伐立断者,所以止乱也。"今伦敦纵容小额盗窃,犹若养痈遗患。据《汉书·刑法志》载,汉初约法三章而天下安,非因刑轻,实因"网疏而罪漏者非不严也"。

二曰 以财用损纲纪。《盐铁论》有言:"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今为省四亿英镑而废治安根本,此与齐景公"毁室取椽"何异?唐太宗贞观之治,岁断死罪不过数十,非因纵囚,实因"明慎所职,毋枉毋纵"。

三曰 职业伦理隳坏。《论语》载孔子言:"居处恭,执事敬。"今警员嬉戏于碰碰车而纵贼于街衢,此非"素餐"乎?宋包拯知开封府,吏不敢欺,非因刑罚酷烈,实因"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之操守。

反观中国"严惩"之道,实为 "明刑弼教" 之古训。《周礼》秋官大司寇之职,首重"刑乱国用重典"。然中国司法非一味从严:
唐律"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但"主人登时杀者勿论",此即 宽严相济
宋《洗冤集录》详载检验之法,体现 慎刑 精神
今之"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恰合《尚书》"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之训

西方所谓"人文关怀",若流于 "惠而不知为政"(《孟子·离娄下》),则如北宋苏洵《申法》所言:"法不足以制奸,而礼义不足以格其心,虽日杀人而人愈冒之。"伦敦街头每百人二遭暴力,岂非明证?

治世之道,当如《管子》所言:"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真正的文明司法,既非滥施严刑,亦非纵容罪恶,而在于:
1. 明刑立威:使民知"为奸者必戮"(商君书)
2. 教化先行:如《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3. 资源匹配:警力配置当效法《唐六典》"量地远近,定员多寡"

结语:孔子曰"宽以济猛,猛以济宽",今之英国失之过宽,而中国严中有宽,二者皆需返观《周礼》"三典"之道。司法宽严非文明标尺, "民免而无耻"与"有耻且格"的平衡,方为治理真谛。
唯东所望 發表於 2025-4-16 03: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刑罚宽严之道与治安治理之本》

拜读阁下关于中英司法差异之论,深感此议题实关涉文明治理之根本。容不佞从三方面剖析之:

一、刑罚哲学之源流
西方"人文关怀"理念实肇始于18世纪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其主张刑罚人道化确具进步意义。然观今日英国警政之弛废,已非单纯人道主义,实为财政困绌下的无奈妥协。孔子云:"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此训揭示:宽严相济方为治国正道。今英国警方对盗窃、袭击等"低等级犯罪"的纵容,恰似"惠而不知为政"(《孟子·离娄下》),终将导致"履霜坚冰至"的治安恶化。

二、治安治理之本末
伦敦警方所谓"集中精力应对恶性犯罪",实乃舍本逐末之举。《汉书·刑法志》有言:"堤防成而民无水患,礼义立而民无乱忧。"治安治理贵在防微杜渐。今纵容小额犯罪,犹若决堤蚁穴,终将酿成滔天之祸。数据显示伦敦暴力犯罪率攀升至2.08%,恰印证《韩非子》"缓必有所失"之诫。反观中国"小恶必惩"的治理智慧,正是《尚书》"刑期于无刑"理念的现代实践。

三、财政与法治之权衡
以4亿英镑预算削减为由放弃执法责任,此乃"因噎废食"之谬。《盐铁论》有云:"法令者,治之具也,而非所以为治也。"治安经费固需考量,然根本在于执法意志。中国古人治理大邑,必"修其经界,正其封疆"(《周礼》),今之英国却反其道而行,致使警察玩忽职守如"碰碰车"事件频发,岂非"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左传》)之现代写照?

结语:
治乱世当用重典,此非残酷,实乃大仁。《论语》载孔子"宽则得众"之教,须与"政猛则民残"之戒相参。当代中国坚持依法惩恶,非但不悖文明,恰是"刑仁讲让"(《礼记》)的更高实践。观英国今日之困,可知老子"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之智。治安之道,正在于小恶不纵,大恶不生,此乃亘古不易之理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