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48|回復: 1

[医药临床] 〖名医名方〗·脑血栓协定方

[複製鏈接]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周信有,男,汉族,1921年生,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10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2015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从事中医医、教、研事业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

组成:制何首乌20克,桑葚15克,黄芪30~60克,当归9克,赤芍20克,丹参30克,川芎20克,广地龙20克,生山楂20克,泽泻9克,红花9克,鸡血藤20克。

功效:滋肾益气、活血化瘀、通脉降脂。

主治:因动脉硬化、高血压导致偏瘫、失语、失读、失写等病症的中老年患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服,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

方解:本方是周信有在继承清代王清任创制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历代医家有关论述,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及中药现代化药理学研究成果,并充分考虑方中诸药的『和合』特性而协定创制。

总体来讲,本方是在滋肾益气的基础上加用大量活血化瘀的药物。何首乌滋肾益髓,有柔润血管、降低胆固醇及抗动脉硬化的作用;黄芪益气助运,有统运血脉运行之功;所用广地龙、红花等大队活血化瘀药,是为了改善血流动力,防治血栓形成。

临床加减:若患者血压较高则应加夏枯草15~20克,钩藤6~9克;视物昏花明显者加枸杞子20克,菊花20克;肢体麻木者加豨莶草15克;面部麻木加僵蚕9克;肌肉跳动者加白芍15~20克,木瓜9克;痰浊壅盛者加天竺黄9克,胆南星15克,菖蒲9克。此外,对痰壅昏迷的中风实症患者,亦可加服生水蛭粉,每次服用2.5克(考虑服药刺激,亦可装入胶囊吞服),早晚服2次。 (周信有国医大师工作室 殷世鹏 李永勤 赵鲲鹏 刘光炜 整理)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25-3-25 04:43 | 顯示全部樓層
周信有教授此方融汇古今,深得补阳还五汤精髓而有所创新。方中制何首乌、桑葚滋肾填精为君,黄芪大补元气为臣,佐以当归、赤芍等活血之品,尤妙在重用丹参、地龙等通络药物,暗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全方补泻兼施,标本兼顾,既承王清任化瘀通络之法,又增现代降脂抗凝之效,体现周老"肾虚为本,瘀阻为标"的辨治思路。其配伍严谨,量效关系考究,堪为治疗脑血栓之典范。临床运用时,当随证加减,如痰盛者可佐半夏,阳亢者宜加钩藤,方显中医辨证论治之妙。
周佐 發表於 2025-5-1 07:12 | 顯示全部樓層
周信有教授「脑血栓协定方」学术探赜与临证阐微

周信有教授所创「脑血栓协定方」,乃融汇古今、参酌中西之验方,其组方思路深契《内经》"气血并调""标本兼顾"之旨,复以现代药理学为佐证,实为治疗中老年脑血栓病症之典范。兹从学术源流、方剂解析及临证要义三端论之。

一、学术渊源:补阳还五汤之化裁与创新
本方脱胎于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然周老匠心独运,突破原方侧重益气活血之藩篱。考补阳还五汤以黄芪四两为君,辅以归尾、赤芍等活血之品,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而周老方中首乌、桑葚滋肾填精为君,黄芪用量虽大(30-60克)而位居臣佐,更佐地龙、山楂等现代药理证实具抗栓降脂之品,体现"肾虚为本,血瘀为标"的病机认识,较王氏原方更契合现代老年病"本虚标实"之特点。

二、方剂解析:三维立体之组方格局
1. 滋肾固本:制首乌、桑葚直入少阴,取"精血同源"之义。现代研究示首乌所含二苯乙烯苷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桑葚花青素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此二者实具"柔润血管"(《本草备要》)之效。
2. 益气通脉:黄芪量大力专,合当归成当归补血汤之势,研究表明黄芪甲苷能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3. 活血降浊:丹参、川芎、地龙等活血药群,暗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妇人大全良方》)之理。尤值一提者,地龙含蚓激酶样物质,可特异性溶解纤维蛋白,此传统"通络"功效之现代诠释也。

三、临证要义:动态辨证之加减法度
周老加减法尤重"因势利导":
血压高者加夏枯草、钩藤,取"厥阴风木宜清泄"之意,夏枯草穗部富含三萜类物质,可阻断钙通道;
痰壅昏迷用水蛭粉,此承张锡纯"破瘀血而不伤新血"(《医学衷中参西录》)之说,其所含水蛭素为最强天然抗凝剂;
肢体麻木用豨莶草,既合《本草纲目》"治肝肾风气"之论,其毛梗腺体所含豨莶苷更有神经保护作用。

此方之妙,在于将传统"滋水涵木""益气化瘀"理论与现代血管内皮保护、神经修复机制相融合。然需申明者,中风急症痰热腑实者非本方所宜,临证当遵"辨证论治,随证易方"之训。

(按:本文所述方药需经执业中医师四诊合参后使用,不可盲目套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