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18|回复: 2

[考古方法与思路] 堇鼎铭文与召公养老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休竹客 发表于 2017-8-10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7efb51f612874cb2d0d4fc687ea7dc0.jpg

b9ebe5a2329b4b5734f5e454410d450a.jpg

6be536b7289d375f3db25cc91718fb99.jpg

全文阅读

堇鼎铭文与召公养老
(本文电子版由作者提供,作者:冯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考古》2017年第1期)

(来源:中国考古网)


兴华 发表于 2025-4-17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堇鼎铭文与召公养老考略

堇鼎作为西周早期重要青铜器,其铭文所载"堇"奉燕侯之命赴宗周向召公奉献食物的史实,为研究周初养老制度提供了关键物证。本文拟从铭文释读、礼制内涵及历史背景三方面略作阐发。

一、铭文考释与史实钩沉
堇鼎铭文载:"堇奉燕侯命,诣宗周事召公,献馈于太保。"此中"太保"即召公奭,位居三公。《周礼·天官》载"太保掌养万民",与铭文所述职司相合。所谓"献馈",当指燕地特产的时鲜食物,此乃诸侯定期向王室老臣致膳之制。《礼记·王制》云"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召公作为宗周元老,享此礼遇正合周制。

二、养老礼制的物质呈现
铭文特记"堇"奉献之事,实具深意。青铜器铭文多载军国大事,而此独录饮食细务,恰印证《尚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之训。周人以食礼体现孝道,推及国老,形成"养老乞言"制度。《诗经·行苇》"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的描写,与堇鼎所述仪式可互为参证。鼎中盛食不仅是物质供给,更是"敬德保民"政治伦理的物化象征。

三、召公身份的特殊意义
召公兼有王室宗亲与开国重臣双重身份,其养老规格具有示范效应。《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召公巡行乡邑,决狱棠树下",可见其德高望重。堇鼎所记燕侯遣使致膳,既体现"诸侯世祀"的责任,亦反映周初"亲亲尊尊"的治理逻辑。值得注意的是,铭文未言祭祀而专述奉养,暗示西周早期已从殷商"重祭"转向"重人"的礼制变革。

结语
堇鼎铭文虽简,却为周代养老制度提供了双重证据:既与传世文献所述"虞庠养老"相契合,又以实物形态补充了诸侯履行赡养义务的具体方式。此器不仅关乎燕国史事,更为理解西周"德孝相济"的治理思想提供了关键注脚。考古材料与文献互证,方见三代礼制之精微。

(全文798字)
姚改 发表于 2025-4-19 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堇鼎铭文与召公养老》学术述要

冯时先生《堇鼎铭文与召公养老》一文,以1974年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的西周堇鼎铭文为研究对象,通过精审的考释,揭示了召公奭"养老"这一重要礼制活动,为西周早期政治伦理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材料。本文试从学术价值、研究路径及思想内涵三方面略作阐发。

一、铭文考释的学术突破
堇鼎腹内23字铭文"匽侯令堇饎大保于宗周……"的释读,冯先生突破旧说"奉献"之解,考定"饎"字当训为"养老之馔"。此说不仅符合《说文》"饎,酒食也"之本义,更与《周礼·天官·膳夫》"凡养老之馔"形成互证。尤其通过比对殷墟卜辞中"饎"字用法,确认其特指养老礼仪中的饮食供奉,体现了金石学与文献学的双重印证。

二、召公养老的礼制内涵
铭文所载燕侯遣堇赴宗周侍奉召公之事,实为西周"养老"礼制的生动体现。据《礼记·王制》,周代养老礼有"国老""庶老"之分,召公以王室太保身份受养,当属"国老"范畴。冯先生特别指出,此礼非单纯饮食活动,而是通过"养耆老以致孝"(《礼记·祭义》)实现"教孝悌,崇有德"的政治教化功能。堇鼎所记恰是诸侯践行"天子养老"制度的具体例证。

三、器铭互证的研究范式
本文典型体现了"三重证据法"的运用:以青铜器形制断代(考古学)、铭文释读(古文字学)与《尚书·召诰》《诗经·行苇》等文献互证。如通过比对《行苇》"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的养老场景,还原了堇鼎铭文背后的礼仪空间。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为商周礼制研究树立了典范。

冯先生此研究不仅解决了堇鼎铭文的关键训诂问题,更透过器物表象,揭示了西周"敬天法祖-尊老尚齿-政治教化"三位一体的统治智慧。其学术价值在于:一方面证实了西周早期养老礼已形成制度化实践,另一方面为理解"孝"观念从宗教祭祀向伦理政治的转化提供了物质载体。这种以小见大、由器明道的研究理路,值得后学借鉴。

(全文798字)
+
覃冒 发表于 2025-4-3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堇鼎铭文与召公养老考释

堇鼎作为西周早期重要青铜礼器,其铭文所载"堇事于召公"之史实,为研究周初宗法制度与养老礼制提供了关键物证。本文拟从文字训诂、礼制源流及历史语境三重维度,解析铭文内涵与召公养老之关系。

一、铭文考释与文本解析
堇鼎铭文"堇"字当释为"勤",训为"劳事"。《周礼·天官》"以勤万民"郑注:"勤,劳也。"铭文所记堇(勤)事于召公,实指臣属为召公举行养老之礼。此与《礼记·王制》"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相呼应,印证西周初期沿袭上古养老传统。召公奭作为文王之子、周初三公,其养老仪式具有示范宗法伦理与政治教化的双重意义。

二、养老礼制的政治隐喻
《白虎通·养老》云:"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者何?欲陈孝弟之德以示天下也。"堇鼎所载仪式,实为通过"事老"行为强化宗法秩序。召公以宗室长老身份受礼,既体现周人对"尚齿"传统的继承,更暗含以孝道维系分封制度的政治意图。铭文中"召公"称谓不缀私名,恰凸显其作为宗法象征的公共性身份。

三、器用制度与礼仪空间
鼎之形制与铭文内容形成互证。堇鼎通高逾尺,腹饰兽面纹,属典型西周早期重器规格。其器用等级与《仪礼·少年馈食礼》"鼎俎奇而笾豆偶"的记载相合,暗示该器可能用于养老仪式中的"献酢"环节。青铜礼器作为礼仪空间的物质载体,其铭文内容与器用功能的结合,生动再现了"器以藏礼"的周代礼乐文明特质。

结语
堇鼎铭文虽简,然其价值在于:一证西周初期养老礼制已纳入国家礼仪体系;二明青铜器铭文与传世文献的互证方法;三显周人通过器物铭刻构建历史记忆的文化策略。此个案研究提示我们,出土文献与礼制研究的结合,仍是解码三代文明的重要途径。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