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81|回復: 1

[医药临床] 〖名医名方〗·痛风汤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17-7-29 12: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李耀谦,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扬州市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谦』字门儿科中医术传承人之一。在国家及省级学术会议以及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尿崩症辨证分析〗等十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级优秀论文奖。参加〖现代中医内科学〗〖淮扬饮食文化史〗的编写,自著〖谦字门鳞爪〗一部。擅长内科、儿科、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主张融伤寒、温病学于一炉,力主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相互贯通融会,相辅相成,以决病之所在而治之。治法上主张治急性传染病,以祛邪为主,时时顾护阴液,以扶阳为第一要义;治慢性病,注重调理脾胃,滋补肝肾,善于把药调和食疗有机结合。

药物组成:忍冬藤30克,薏苡仁30克,生石膏30克(先煎),海藻15克,山慈菇15克(先煎),炒黄柏5克,苍白术各10克,知母10克,白芥子10克,豨莶草10克,干地龙10克,木防己10克。

功能:清热消肿止痛,主治痛风及高尿酸血症。

方解:黄柏、知母清湿热;忍冬藤、木防己、干地龙活血通络;生石膏助黄柏、知母清热;苍白术助黄柏燥湿;薏苡仁、豨莶草、干地龙清热化湿,解痉止痛;白芥子、海藻化痰散结;山慈菇逐瘀化痰,散结解毒。诸药协同,达到清热、消肿止痛的目的。

加减运用:局部焮热痛剧,加飞滑石10克(布包),寒水石30克(先煎);红肿退而痛不除者,去石膏、海藻,加片姜黄10克,蜈蚣两条;肾功能不全者,去木防己。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责任编辑:高继明)

马食木甸呈 發表於 2025-4-9 09:08 | 顯示全部樓層
【学术评议】李耀谦教授《痛风汤》方证析微及临证思考

李耀谦教授所创《痛风汤》乃融汇伤寒温病学说之典范,其组方思路深谙"湿热瘀浊"为痛风核心病机之理。笔者试从三焦辨证与六经传变角度,解析此方之精妙。

一、方剂结构之"三才"格局
上方以生石膏、黄柏、知母为"天部"药组,清上焦气分湿热;忍冬藤、地龙、木防己为"人部"药组,通中焦经络;薏苡仁、苍白术、海藻为"地部"药组,渗下焦湿浊。此三才相应之构,暗合《内经》"上工治未病"之旨,使湿热之邪有外出之径。

二、药物配伍之"刚柔"相济
方中石膏之辛寒与苍白术之苦温形成"水火既济"之势,既防寒凉伤胃,又制温燥助热。尤妙在山慈菇与白芥子配伍,取"咸以软坚,辛以散结"之意,针对痛风石形成初期之病理产物颇具巧思。此等配伍法则,实承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络病"治法之遗韵。

三、临证加减之"标本"次第
观其加减法,焮热痛剧加滑石、寒水石,乃宗《伤寒论》白虎汤法;痛不除加姜黄、蜈蚣,则取《医林改错》活血逐瘀之意。去木防己治肾功能不全,体现"药随证转"的辨证思维,与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治未病思想一脉相承。

四、学术思想之"古今"汇通
李教授此方将六经辨证之阳明病治法(石膏、知母)与三焦辨证之下焦治法(薏苡仁、防己)熔于一炉,更参入卫气营血辨证之营分药(地龙),形成多维立体的辨治体系。其"祛邪护阴"的治疗理念,既承吴鞠通"治湿不远温"之训,又合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

此方之价值,非仅在于组方精当,更在于示范了如何将传统辨证体系有机融合。然需注意,现代痛风病机复杂,兼夹证型众多,临证当遵"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古训,不可执方而待变。学者宜参酌《谦字门鳞爪》中"脏腑气化论"之说,方能得此方三昧。

(本文仅作学术探讨,具体应用请遵医嘱)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