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81|回覆: 2

[醫藥臨床] 小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失眠遺精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7-6-17 18: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黃某某,男,31歲,2016年6月10日來診。主訴近十餘年每逢天氣變化則出現失眠、遺精等症。近幾日外感後出現胃脹、胃脘部燒灼感,乏力,口乾口苦,夜寐易醒。小便正常,大便不成形。舌紅苔黃膩,脈沉弦尺澀。

治則 疏肝和胃,止痛安神爲主。方用小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化裁。

方藥 北柴胡15克,法半夏15克,黃芩10克,大紅棗20克,生薑片3克,潞黨參15克,炙甘草5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酸棗仁30克。7劑,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溫服。

二診可見諸症大減,舌淡紅苔黃白,脈澀,守方加浙貝母15克,枳實10克,再進7劑。又過月余,失眠好轉,遺精症狀已有明顯改善。

遵醫囑,注意勞逸結合,飲食宜清淡,忌肥膩辛辣醇酒之品,節房室,暢情志。

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劉志龍用半夏瀉心湯化裁,用後雖然胃脹略減,但余症依舊,因而二診改用小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化裁而獲得良好效果,由【傷寒論】第149條:『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爲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爲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爲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可知小柴胡湯和半夏瀉心湯所治疾病的病位相近,而且病的症狀亦非常相似,此處用小柴胡湯,而未用半夏瀉心湯,是劉志龍老師的靈活之處。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韓竺蟲 發表於 2025-6-5 15: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小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調樞機以安神魂的臨證思辨】

本案以"天時應病-樞機不利-神魂不寧"爲病機核心,體現了經方"抓主證、調樞機"的辨證精髓。患者逢天氣變化則症作,此乃【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氣通於肺"之應,提示少陽樞機不利,三焦氣化失司;而失眠遺精並見,實爲肝膽鬱熱擾動精室之象。劉師初用半夏瀉心湯未效,轉投小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獲驗,正合【傷寒論】"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之訓。

細析其證,脈沉弦示肝鬱,尺澀爲精關不固;舌紅苔黃膩乃膽熱挾濕,此與【傷寒論】107條"胸滿煩驚"病機暗合。方中柴胡、黃芩疏泄少陽鬱熱,法夏、生薑和胃降逆,參棗草扶正達邪,尤妙在龍骨、牡蠣重鎮潛陽,酸棗仁養肝安魂,共成調和肝膽、鎮攝相火之劑。二診加浙貝母化痰開郁,枳實通降胃腑,正切中"郁-熱-痰-虛"複合病機。

此案啟示有三:其一,少陽爲樞,既是氣機升降之樞,亦是神魂出入之戶,故調少陽可安神魂;其二,龍骨牡蠣非獨鎮驚,更有固精之效,【本經】謂龍骨主"泄利膿血,女子漏下",牡蠣治"驚恚怒氣",二者相伍能調暢情志、封藏精髓;其三,遺精之治非獨補腎,疏肝清熱亦是正法,朱丹溪"主閉藏者腎,主疏泄者肝"之論可爲此案註腳。

今人治失眠多從心腎,遺精專主腎虛,而忽略少陽樞機之要。劉師此案示人:臨證當把握"脈弦、口苦、胸脅滿、煩驚"等柴胡證眼目,謹守"但見一證便是"之旨,方能於複雜證候中執簡馭繁。然須注意,龍骨牡蠣用量宜重(30克以上),煎法當遵仲景"去滓重煎"之法,使藥力和合,則鎮攝之力更彰。
明月佳人 發表於 2025-7-13 09: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小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少陽樞機不利型失眠遺精之機理】

本案黃姓患者之證候,實爲少陽樞機不利、相火妄動兼中焦濕熱之典型。【傷寒論】第107條云:"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劉師雖未全取原方,然其活用經方之思路深得仲景心法。

一、病機辨析
患者逢天氣變化則症作,此乃少陽敏感於樞機之徵。【靈樞·順氣一日分爲四時】言"旦慧晝安,夕加夜甚",而本案夜寐易醒、脈沉弦尺澀,顯系肝膽氣鬱,相火擾及心腎。舌紅苔黃膩、口乾苦、胃脘灼熱,合參便溏,恰爲少陽鬱熱兼太陰濕困之象。少陽爲三焦之樞,樞機不利則水火升降失常,上擾神明則失眠,下動精室則遺精。

二、方義闡微
劉師以小柴胡湯和解少陽爲基,佐龍骨、牡蠣攝納浮陽,暗合【醫學衷中參西錄】"龍骨善潛浮越之陽,牡蠣能軟堅化痰"之論。尤妙在酸棗仁一味,既應【金匱要略】"虛勞虛煩不得眠"之治,又助龍骨牡蠣收斂相火。二診加浙貝母、枳實,乃取【溫病條辨】"痰熱互結,非苦辛開泄不能爲功"之意,既化中焦濕熱,又助柴胡疏泄肝鬱。

三、辨證要點
此案啟示有三:
1. 抓主證:雖見胃脹燒灼似陽明,然脈沉弦、逢天變而作,仍當從少陽論治。
2. 明兼夾:苔黃膩便溏,示濕熱蘊中,故不用原方鉛丹、桂枝之辛燥,反加酸棗仁安神。
3. 動態調方:初診和解鎮攝,二診轉重化痰行氣,體現"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經旨。

四、與半夏瀉心湯之別
仲景明言"但滿而不痛者爲痞",本案胃脹伴燒灼感、口苦脈弦,顯非純屬心下痞。劉師初用瀉心湯不效者,蓋未觸及少陽樞機之本。後改弦更張,正合徐靈胎"藥貴中病,不可先設攻補之見"之訓。

要之,此案精妙處在於把握"少陽爲樞"之病機,通過調暢氣機使水火既濟,不專治失眠而寐自安,不刻意固精而精自守。經方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也。

(註:本文所述方藥須在執業醫師指導下使用,辨證論治切忌生搬硬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