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843|回复: 0

[中医世家] 《傅青主女科》对中医妇科学的贡献

[复制链接]
无端 发表于 2017-1-29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傅青主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卒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其初名鼎臣,后更名为山,原字青竹,后改青主, 尚有石道人、石老人、傅侨山、朱衣道人、傅道人、还阳真人、五峰道人、观花翁等多个称号。医学著述只是其众多著述中的一部分,其代表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霜红龛集》《洞天奥旨》《产后编》《女科丹经》《幼科丹经》。其中,《傅青主女科》 论述尤为精辟, 其用药尤有特色。

傅青主女科》分上下卷,包括带下、血崩、调经、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部分。它是傅青主善于思辨,不袭成言,对医学经典融会贯通的结果,该书总结了其在妇科方面的成就,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傅青主学术成就及用药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中药炮制学的贡献》

该书所列方剂都有对药物炮制的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修治是去掉药物的非药用部分,如猪蹄去爪壳;去掉处方中所不需要的部分,如茯苓去皮,增强健脾生血之功而不重渗湿;将琥珀、砂仁、田三七、沉香研成细末,使药物有效成分更易溶解;捣碎白果、扁豆、瓜蒌便于其溶解。炮制包括水制、火制、水火同制等。如肉苁蓉水洗去甲;当归、川芎、香附酒洗增加辛散;巴戟天酒浸增其温补;炮姜则减少发散,增强温中;煨肉蔻增强温中止泻;炒栀子、黄连减少寒凉;炒艾叶、益智仁增加热性。炙为加辅料炒,醋炒白芍、青皮、郁金入肝经止痛;酒炒菟丝子增强温补;蜜制黄芪甘缓益元;姜制厚朴增加温通。 水火合制,如山茱萸蒸熟,以增加其温补之性;石斛用酒蒸,以减少其寒凉之性。

《对方剂配伍的贡献》

该书制方配伍精巧,用药独特,药量轻重悬殊,所载67方中,主辅药用量10两以上者2方,主辅药用量2两以上者9方,主辅药用量1两以上者45方,主辅药用量5钱以上者11方,主辅药用量不足5钱者仅1方,方中佐药不足1钱者30方,1钱以上者12方。故岳美中曰:“《女科》诸方, 凡用补养强壮之药则往往量大, 如白术、熟地、山药、黄芪等, 极量可至二两。 用升提、开破之药往往量小, 如升麻不超过四分, 陈皮不超过五分等。此等处方皆为人所不敢为, 盖傅氏亲自采药卖药, 对药物性能了解于胸中,分量轻重自然权衡在手。”

《对药运用独具特色》

傅青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掌握了对药的运用规律,其常用的药对有:人参配熟地,以培补气血;人参配当归,以补气调经;人参配黄芪, 以补脾益肺;人参配白术,以益气健脾;人参配附子,以温阳益气;人参配阿胶,以气血双补;熟地配山茱萸,以滋肾涩精;熟地配山药,以滋肾固精;熟地配当归,以养血调经;熟地配白芍,以养阴补血;当归配川芎,以养血活血;柴胡配白芍,以疏肝养肝;柴胡配升麻,以升阳举陷;柴胡配黄芪,以和解表里。

《提出扶正解郁的治法》

在妇科临证中,傅青主认为郁证为多,善于理气解郁,在治疗过程中不拘泥于以往芳香化燥的方法,提出了自己治郁证重在育阴养血、益气健脾的学术观点,奠定了扶正解郁的治法。所制方剂中,扶正补益之品用量极重,解郁疏泄之品用量甚轻,集轻重于一方的用法,其用意是“寓补于散之中,寓消于升之内”及“妙在补以通之散以开之”。此为 《傅青主女科》临床治疗之特色。另外,傅青主充分运用脏腑学说,阐明肝、肾、脾三脏对于妇女生理、病理特点的作用。

肾 调经篇中有“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肾本虚, 何能盈满而化经水外泄”的描述,说明傅青主肯定了肾为经水之源, 肾精丰盛,则冲脉气盛任脉畅通,督脉温煦,月经正常,故治疗上也注重补肾调肾之法。

肝 妇人之疾,郁证居多。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其体为血,其用为气,肝气条达,血行通畅,气血通则诸病不生,即使发病亦易治疗。女子易伤情志,遇事不遂每多肝郁,因此疏肝法是傅青主治疗妇科疾病中较为重要的治法。

脾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则血有所生,血有所统;肾为先天之本,固护冲任,肾气旺则冲任固,经水调和。因而傅青主在辨治血崩中首重脾肾之根本,以培补肾气、调理脾胃为大法,并主张“精气同补,阴阳兼顾”。

傅青主在治疗妇科疾病时,以脏腑辨证为依据,强调肾、肝、脾三脏的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诸疾的主要原因,故治疗上强调肾、肝、脾三脏同治。由于肾、肝、脾三脏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一脏功能失调则可致多脏功能失调而致病。肾、 肝、 脾三脏相互促进、相互为用是 《傅青主女科》 阐发理论、解释方义的理论基础。如行经少腹疼痛,分析其发病机理时指出:“肾水一虚,则水不能生木, 而肝木必克脾土,木土相争, 其气必逆,故而作痛。” 故以疏肝而健脾、 解肾之郁;以健脾而养肾精;以滋肾精而养肝血;以养肝血而助肾水。

傅青主一生长于临证, 创见良多, 自成一家。其所著《傅青主女科》,文字朴实, 思维活跃。傅青主以渊博的学识、 高尚的节操为后学者所敬仰,其对中医妇科学的贡献在中华医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鬼牛土狍 发表于 2025-4-29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傅青主女科》对中医妇科学的学术贡献刍议

傅山(1607-1684),字青主,作为明末清初杰出的医学家,其《傅青主女科》堪称中医妇科典籍中的圭臬。该书系统构建了"带下-血崩-调经-妊娠-产后"的妇科诊疗体系,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三大维度:

一、药物炮制学的范式创新
傅氏在传统炮制理论基础上发展出"因性施制"的学术思想。其特色工艺包括:①酒制体系(酒洗当归、酒浸巴戟天)强化辛散温通之性;②炒炙体系(醋炒白芍、蜜炙黄芪)实现药性定向归经;③水火共制(蒸山茱萸、酒蒸石斛)完成药性转化。尤具创造性的是提出"修治-炮制-制剂"三级加工体系,如茯苓去皮存健脾之效,琥珀研末增溶出率,体现"去粗取精"的制药哲学。

二、方剂配伍的计量革命
统计显示,全书67首方剂呈现"重补轻泻"的量化特征:补益药常用至两(如白术二两),升提药仅用数分(如升麻四分),形成"九补一泻"的配伍比例。这种"重剂填下,轻剂举陷"的用药法度,开创了妇科"量效关系"研究先河。典型如完带汤中白术一两配陈皮五分,体现"健脾为主,理气为佐"的治疗思想。

三、妇科理论的范式突破
傅氏突破"以经带论妇科"的传统框架,建立"肾-肝-脾"三轴调经理论:①创"经本于肾"说,强调熟地、山茱萸等填精之品;②立"肝为女子先天"论,善用白芍、香附柔肝解郁;③发"带脉束胎"说,以山药、芡实固摄带脉。其"血崩非独火论"、"小产重于大产"等观点,至今仍指导临床实践。

要言之,《傅青主女科》以独特的炮制工艺、创新的剂量体系和系统的妇科理论,构建了中医妇科学从基础到临床的完整学术范式。傅氏将道家"贵柔守雌"思想融入医学,形成"补养为体,调畅为用"的诊疗特色,其学术价值不仅在于方药之精,更在于开创了中医妇科的独立学科体系。
蓬恰恰 发表于 2025-4-30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傅青主《女科》对中医妇科学的范式革新

傅青主所著《女科》二卷,实为中医妇科史上之里程碑。此书非徒集前人之大成,更开后世之先河,其贡献可从三方面论之:

一、理论体系之建构
《女科》以"带下-血崩-调经-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为纲,首开妇科疾病系统分类之先例。其论带下分五色辨证,较《金匮要略》更为精详;论血崩创"血海太热"说,补前贤之未备;论小产提出"跌闪损伤"病机,发前人所未发。尤可贵者,其论产后诸症,力辟当时"产后宜温"之俗见,主张"产后多虚亦多瘀",立生化汤等名方,至今仍为临床圭臬。

二、药物炮制之精微
傅氏于药物修治,实得岐黄真传。其法有三要:一曰"因性施制",如酒洗当归取辛散,醋炒白芍入肝经;二曰"因病施制",如崩漏用黑姜取其守,痛经用生蒲黄取其通;三曰"因方施制",如完带汤中白术土炒以健脾,易黄汤中山药生用以固肾。至若琥珀、沉香必研末,白果、瓜蒌定捣碎,皆使药力各归其所,非深明药性者不能为此。

三、方剂配伍之玄机
《女科》载方六十七首,其配伍之妙,在乎"重补轻泻"四字。补益药常用至两许,如完带汤白术用一两,而升提之品仅用数分。此暗合"扶正祛邪"之旨,尤适于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之体。至若两地汤治阴虚血热,熟地、玄参各用一两,佐以麦冬五钱,而丹皮仅用三钱,此"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法,足见其用药如用兵之妙。

傅氏之学,上承《内经》《金匮》,下启叶天士、吴鞠通,使中医妇科学自成一完备体系。今人研习妇科,当以《女科》为津梁,既师其法而不泥其方,方能得傅氏"不袭成言"之真精神。其学术价值,正如张锡纯所言:"读傅氏书,如暗室得灯,于妇科一道,思过半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