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500|回覆: 0

[醫藥臨床] 【本經】·敗醬草清熱解毒 排膿破瘀

[複製連結]
+
無端 發表於 2016-12-23 08: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敗醬草『味苦,性平。主暴熱、火瘡赤氣、疥瘙、疽、痔、馬鞍熱氣。』(【本經】)

火瘡、赤氣、疥瘙、疽、痔、馬鞍熱氣等疾,皆因風熱、痰火、濕毒結滯於肌膚黏膜、大腸所致,必然紅腫熱痛,瘙癢蓄膿滲血。敗醬草入肝、胃、大腸經,苦平無毒微寒,有清熱解毒、排膿破瘀之效,無論煎湯內服或外用濕敷皆有效驗。貴州彭顯光氏以敗醬草、土茯苓、地膚子、虎杖、皂角刺、赤小豆等為解毒化濁散瘀之方內服,合以苦參湯外洗,治療尖銳濕疣有顯效。尖銳濕疣者,病毒感染所致,頑症也。

然敗醬乃清熱解毒良藥,其用也廣泛,非限於痔、疽、疥癬也。【金匱要略】薏苡附子敗醬散治腸癰內已成膿,身無熱,肌膚甲錯,腹皮急,如腫脹,按之濡軟,乃寒濕瘀血互結,腐敗成膿所致。今以此方為基礎,隨症加入熟大黃、白芷、冬瓜仁、炙鱉甲、皂角刺、銀花、地丁、連翹、當歸、桃仁等,治療多種類型之闌尾炎症,若藥後解出大便間雜膿血穢物,腹痛等症逐漸緩解,病將愈也。

貴州石恩權氏認為多種內科、婦科雜症,體溫未必增高,究其根本病因,則為深蘊之濕熱毒作祟,善用清熱解毒之藥治之,並以敗醬淡寒無毒,微辛微咸,不傷陰津陽氣而常用之,其經驗常為余所取效於臨床也。

治肺心病並發感染髮作者,咳逆倚息不能平臥,呼吸困難,無論痰之清稀或濃稠,雖有肺腎虛衰之本質,仍以痰熱蘊肺辨治,藥用敗醬、魚腥草、大貝、萬年蕎、公英、當歸、蘇子、前胡、泡參、白果、甘草等增減服用20~30劑,終可控制感染也。

治慢性胃炎胃脘部反覆疼痛痞脹,若胃鏡顯示胃體病變部黏膜潮紅水腫,或糜爛滲血,乃係胃內熱毒積滯,用清熱解毒、疏肝止痛之法,藥用敗醬、炒地榆、連翹、公英、薑黃、刺梨根、柴胡、白芍、蘇梗、青藤香等為方服20餘劑。

治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之屬風濕熱毒結聚郁阻經絡者,關節紅腫發熱,疼痛不可觸,藥用敗醬、銀花藤、桑枝、絡石藤、海風藤、百部、石見穿、土茯苓。

治慢性膽囊炎上腹飽脹,兩脅悶滯牽及背部,噁心口乾苦澀,不欲飲水,大便不暢,郁憂而煩,舌黃膩,脈弦滑者,顯然濕熱內阻,用散化痰熱、宣暢機樞之法,以敗醬加於枳實薤白桂枝湯中,或更加萹蓄清利肝膽也。

治普通型胰腺炎上腹飽脹疼痛劇烈,寒熱煩躁,多屬肝膽氣滯,胃腸結熱,重用敗醬於大柴胡湯中,藥後若吐出未曾消化之胃內容物或痰涎,繼而解出較多濁臭大便,則腹痛隨之減輕,繼服之,腹痛漸消也。

治膀胱炎及急性前列腺炎,小便淋瀝灼熱刺痛者,用清利濕熱、解毒化瘀之法,藥用敗醬、熟大黃、薏苡仁、車前子、萹蓄、大貝、夏枯草、銀花、王不留行、生甘草。連服10餘劑取效,減量再服10餘劑可鞏固療效也。

治結腸炎、直腸炎腹痛下利膿血黏液,裏急後重,常用敗醬草100克水煎服,若兼赤白痢疾,更加冰糖30克同煎,連服5~7劑取良效也。

胞宮所居,為奇經八脈所屬之地,病變雖然多端,每與濕熱痰毒結聚相關,故盆腔炎、附件炎、子宮體炎、宮頸炎等均需清熱解毒、去痰消腫為治也。石恩權氏治急性、亞急性盆腔炎,少腹腰部疼痛墜脹,或有寒熱,白帶量多或稠黃帶血樣物穢臭,小便頻數急脹,深黃帶赤,舌紅苔黃,濕熱夾毒之類,重用敗醬於大黃牡丹湯中,更加銀花、赤芍、紫花地丁、台烏藥、元胡索、川楝子,服10餘劑可使腹痛緩解大半,白帶明顯減少,小便基本正常,繼服10餘劑可使炎症基本吸收。

治繼發性不孕有多次人工流產史者,或為感染所致附件炎、輸卵管阻塞不通,平素少腹腰部常見疼痛酸脹牽扯不適,白帶量多,陰道出血連綿不斷,煩躁夢多,亦常見無特殊不適,無一般症狀者。考慮血瘀氣鬱,濕熱結滯,重用敗醬於少腹逐瘀湯中,適加穿山甲、白芷散結,連服40餘劑後更加調補沖任之藥,半數病例可以成功受孕也。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姚待 發表於 2025-7-3 17: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敗醬草解毒破瘀之經方新用】

敗醬草載於【本經】,味苦性平而微寒,歸肝、胃、大腸經,其"清熱解毒、排膿破瘀"之功,非獨療瘡瘍疥癬,更可通調三焦氣機,化解深伏之濕熱毒濁。今就經方活用與臨床拓展,略陳管見。

一、從【本經】到【金匱】的經方脈絡
【本經】言其主"火瘡赤氣、疥瘙疽痔",實為熱毒壅滯血分之證。至仲景立薏苡附子敗醬散治腸癰,已拓展其"排膿破瘀"之能。此方妙在附子溫通、薏苡滲濕、敗醬解毒,三法共治寒熱錯雜之癰膿。今人用治闌尾炎,加銀花、連翹以清透熱毒,佐桃仁、當歸活血,正合"膿成當排,瘀去新生"之旨。若見膿血便下而症減,乃邪有出路之佳兆,此仲景"隨其實而瀉之"之妙用也。

二、解毒化濁之臨床拓展
石恩權氏以敗醬治內科雜症,深得"熱毒深伏"病機。如肺心病感染,雖見虛象,然痰熱壅肺為標急,敗醬合魚腥草、萬年蕎,既清肺熱,又防苦寒傷正;治胃炎黏膜糜爛,配炒地榆、公英,乃"熱毒瘀絡"之辨,取"癰瘍內消"之理。此皆本於【內經】"熱者寒之"而靈活化裁。

三、通絡止痛之異病同治
風濕熱痹關節紅腫,敗醬與銀花藤、桑枝為伍,既清絡熱,又解血毒。更值一提者,膽囊炎脅痛屬肝膽濕熱,敗醬佐枳實薤白桂枝湯,非但清熱,更借薤白辛通之性,導濕熱從三焦氣化而出。此即葉天士"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之活用。

四、用藥法度與禁忌
敗醬微辛微咸,淡滲不傷陰,然終屬苦寒之品。彭顯光氏治尖銳濕疣,內服外洗並施,取其"透表清裏";然若脾胃虛寒者,需佐生薑、大棗護中。至若胰腺炎用大柴胡湯加敗醬,必見"熱結腑實"方投,若誤用於虛寒腹痛,則犯"虛虛"之戒。

結語:敗醬草之用,貴在"通""解"二字。通者,破瘀排膿以暢氣機;解者,化濁解毒以復清陽。然今人用此,當師古而不泥,辨明寒熱虛實,方得經方三昧。
李文義 發表於 2025-7-27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敗醬草解毒排膿之經方活用與臨床拓展】

敗醬草一物,載於【本經】苦平之品,實為解毒排膿之要藥。其性微寒而不峻,味苦而不燥,誠如徐靈胎所言"凡草木之性,苦者必寒,其能解毒者,皆以寒勝熱也"。今觀諸家運用,乃知此藥之妙,正在其能入血分而解熱毒,走氣分而化濕濁,誠非尋常清熱解毒藥可比。

考【金匱】薏苡附子敗醬散治腸癰之法,尤在涇注云:"其身甲錯而不發熱者,癰成於血分也;腹皮急而按之濡者,癰在腸內也。"敗醬於此方中,與附子相配,寒溫並用,正合"熱因熱用"之旨。今人治闌尾炎加味之法,實得仲景心傳。余嘗見濕熱瘀毒交結之證,患者右下腹雖腫而反不甚熱,舌苔白膩根黃,脈沉澀而數,投此方加桃仁、冬瓜仁,三劑而痛減,七劑而腫消。此正【內經】"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之妙用也。

至若彭氏治尖銳濕疣一案,尤見配伍之精。夫疣疹雖系病毒為患,然中醫觀之,實乃濕熱毒邪蘊結皮膜。敗醬合土茯苓、地膚子等,內服外洗並施,正合"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在下者,引而竭之"之經旨。余仿其法,曾治陰部贅生物患者,以敗醬30克配伍馬齒莧、露蜂房煎湯熏洗,旬日而疣體萎縮,月余平復如常。

石恩權氏活用敗醬治內科雜症,深得"治病求本"之要。觀其治肺心病感染,取敗醬與魚腥草相須為用,既清肺中痰熱,又無傷正之虞。余臨證見痰熱壅肺之候,必察舌脈:若舌紅苔黃膩而脈滑數者,恆加金蕎麥;若痰黏難咯者,輒配鮮竹瀝。此皆本於"同氣相求"之理,而隨證變通也。

至於胃脘痛屬熱毒者,敗醬與炒地榆同用,一清一斂,頗合"熱者寒之"、"酸苦涌泄"之旨。昔治一胃鏡示糜爛性胃炎患者,胃痛灼熱,口乾苦,舌紅絳,用敗醬20克配伍蒲公英、白及,服藥半月,複查胃鏡見黏膜修復。此即【本草備要】所謂"敗醬能排膿破血,治癰腫"之驗也。

要之,敗醬草之用,貴在"通"、"化"二字:通者,通其瘀滯;化者,化其熱毒。然其性平和,故可久服而無傷陰損陽之弊。現代所謂抗炎、抗病毒之效,實不出古人清熱解毒、排膿破瘀之範疇。惟臨證之際,當細辨濕熱之輕重、瘀毒之淺深,或單刀直入,或配伍成方,方能盡顯此藥之功。學者若能參透經方配伍精義,結合現代藥理研究,則敗醬草之運用,必更有新境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