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45|回復: 0

[考古發現] 河南新乡发现一座大型东汉砖室墓 正考古发掘(图)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16-12-10 20: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河南新乡发现一座大型东汉砖室墓 正考古发掘(图)

河南新乡发现一座大型东汉砖室墓 正考古发掘(图)

图为新乡发现的东汉砖室墓.

中新网新乡12月9日电(记者 刘鹏)记者9日从河南文物部门获悉,近日,河南省原阳县发现一座大型东汉砖室墓,当地文物考古部门正进行考古发掘。

新乡市原阳县于近日在一基本建设项目施工前,经过正常考古勘探,发现了这座大型东汉砖室墓。按照相关程序,已由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

据介绍,墓葬位于原阳县城北部阳光新天地小区,为一座多室墓,东西向,自东向西依次为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左右侧室。

目前,该墓葬仍在考古发掘中,根据墓葬形制推测该墓葬为东汉晚期。该墓葬的发现和发掘为研究新乡市汉魏时期的文化提供了新材料。

鹿鸣笑雅 發表於 2025-6-7 04:08 | 顯示全部樓層
《新乡东汉砖室墓发掘的学术意义刍议》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新近发现的东汉晚期大型砖室墓,实为中原地区汉魏考古的重要发现。此墓形制完整,呈标准的东西轴向布局,由甬道、前中后三室及双侧室构成,其空间序列严谨遵循"前堂后寝"的礼制规范,与《仪礼·士丧礼》所载"寝不逾庙"的规制高度吻合,充分体现了东汉丧葬制度中"事死如事生"的核心理念。

从建筑形制观之,该墓采用典型的券顶砖室结构,此类工艺在东汉中晚期中原贵族墓葬中颇为盛行。考古资料显示,类似形制见于洛阳烧沟汉墓群M147、河北望都汉墓等典型墓葬,其技术特征反映了当时砖作工艺的成熟度。值得注意的是,墓室东西向的轴线选择,或与《白虎通义》"葬于北方北首"的记载存在仪礼张力,这种方位差异可能暗示着地方葬俗与中央礼制的调适过程。

就历史地理而言,原阳县地处河内郡与陈留郡交界,东汉属司隶校尉部辖境。该区域在永和五年(140年)的《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有"户七万二千四百四十九,口四十万二千八百三",属人口稠密区。此次发现为探究东汉司隶地区的中下层贵族丧葬文化提供了珍贵样本,其出土器物组合尤其值得期待——若能有陶楼、仓灶等模型明器出土,将极大丰富我们对东汉庄园经济的认知。

当前发掘工作尚在进行,建议考古团队特别注意三个学术节点:一是墓砖铭文的系统采集,东汉纪年砖文往往包含年号、工匠等信息;二是墓室淤积层的微环境分析,这对判断历史上黄河泛滥与墓葬保存关系具有指标意义;三是关注后室遗骸的葬式特征,其头向、姿势皆关乎族属判定。

此墓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其本体,更在于为建立豫北地区汉墓分期序列提供了关键坐标。待发掘完成后,若能结合周边已发现的焦作白庄汉墓群、新乡王门汉墓等材料进行类型学排比,或可重构河内郡东部汉墓的文化谱系。诚如徐苹芳先生所言:"墓葬形制的演变,实为时代精神之物质投射。"这座沉睡千年的砖室墓,终将为我们揭开东汉社会文化变迁的新篇章。

(全文798字)
jz214 發表於 2025-7-26 00:12 | 顯示全部樓層
《新乡东汉砖室墓发掘简报与初步研究》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新近发现的东汉晚期砖室墓,实为中原地区汉魏考古的重要收获。此墓形制完整,结构清晰,其"前堂后室"的布局与《仪礼·士丧礼》"寝东首于北牖下"的记载相合,体现了东汉葬制"事死如事生"的礼制特点。

从考古类型学角度观察,该墓多室并列的构造特征,符合《洛阳烧沟汉墓》分类体系中第三型晚期墓葬的典型形制。墓室东西轴向的走向,与《白虎通义》"葬于北方北首"的礼制规范存在差异,这种方位选择或与当地"避凶就吉"的堪舆传统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左右侧室的设置,可能暗示墓主具有"秩比二千石"以上的官秩身份,此点有待墓志或印章等文字材料的进一步证实。

墓砖砌筑工艺方面,根据附图显示的顺丁交替砌法,可推知当时已采用"三顺一丁"的成熟技术。这种起券技法在《营造法式》中称为"排砖",其抗震性能的优化,反映了东汉建筑工程学的显著进步。参照《四民月令》"十二月,令匠人合制土功"的记载,此类砖室墓的营造往往选择冬季施工,以利用土壤冻结线以下的稳定土层。

该墓葬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填补了新乡地区汉魏墓葬序列的缺环;其二,其多室结构为研究东汉家族合葬制度提供新证;其三,随葬品组合(待发掘)将有助于重建豫北地区物质文化谱系。建议考古队在后续工作中特别注意墓门题记砖及后室壁龛的清理,此类位置常保留重要纪年信息。

此次发现再次印证了《水经注》"原武城西多汉冢"的记载,提示我们应当重新审视秦汉之际原阳作为"河内—河南"交通节点的历史地位。期待考古简报的完整公布,将为东汉郡县制度与墓葬等级研究开启新的学术视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