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33|回覆: 0

[考古文物] 懷化驚現西漢墓 天鍋田漢墓群首現滑石劍(2)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6-11-4 06: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滑石劍首次在漢墓中發現

據考古人員介紹,從墓葬型制及隨葬器物來看,這批漢墓同本省其他地方的漢墓基本一致,但一些墓中出現的成組滑石器隨葬品極具當地特色。

在這次發掘的15號墓中,出土有鼎、盒、壺、鈁、璧、盤、匕、耳杯、案、鏡、劍、豬等共29件滑石器。這些出土的滑石器物做工精美,保存也較完整,尤其是滑石豬,做工精細、神態逼真,尺寸、雕工、體態比較適中,保存比較完整,是這個漢墓群滑石器中保存最好的一件器物。專家說,從出土的這麼多器物來看,15號墓墓主生前比較富裕。

另外,該墓葬群還出土了一批當地漢墓罕見的器物種類。如陶缶,除在相鄰的中方龍井窯火場群有所發現外,當地其他地方從未發現。滑石扁壺、滑石劍珌也是此次發掘首次發現,特別是劍莖和劍鞘合體的滑石劍,系首次在漢墓中發現。

墓葬中竟有石制工具

經當地文物專家研究認定,這批墓葬屬於西漢早期,大致在西漢初年至武帝元狩五年之間,即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18年。墓葬的器物組合多為鼎、盒、壺、罐、缶、璧,墓中往往伴隨泥錢(半兩、金餅)下葬。

據文物專家介紹,在調查和發掘過程中,他們發現不少漢代瓦當殘片和少量鐵钁、鐵鍤等生產工具以及打制石器,這說明當時這裡的人們在住上瓦房的同時,生產力水平還相對低下,除鐵質農具外,仍然用着原始的石制工具。

彭門波爺 發表於 2025-5-27 16:43 | 顯示全部樓層
【懷化西漢墓群出土滑石器考略】

湖南省懷化市天鍋田漢墓群之發掘,誠為近年秦漢考古之重要發現。此次出土之滑石器物,尤以15號墓所出二十九件為最,其品類之豐、工藝之精,實為研究西漢早期喪葬制度與區域文化之珍貴實物資料。

考滑石器隨葬之制,早見於戰國楚墓,然懷化墓群所出滑石劍莖鞘合體之器,確係考古首見。此劍形制雖仿銅劍,然其非實用器明矣。【周禮·考工記】言"金錫之美",而滑石質地脆軟,當為明器之屬。其與同出之滑石璧、滑石豬等,皆反映漢初"事死如事生"之喪葬觀念。特別滑石豬之精工,與廣州南越王墓所出玉豬握相較,雖材質有異而意匠相通,皆取"握琀"之義,示亡者財富可攜往來世。

墓中陶缶、滑石扁壺等器,與中方龍井窯火場遺存相呼應,印證【漢書·地理志】荊州"火耕水耨"之記載。此類器物組合,既承戰國楚式鼎、盒、壺之制,又雜以地方特色器型,恰如【史記·貨殖列傳】所述"楚越之地,地廣人稀"之文化交融現象。

尤可注意者,墓區同出鐵钁與打制石器並存之現象。按【鹽鐵論】載"農,天下之大業;鐵器,民之大用",然此墓群所見,說明漢初邊郡冶鐵技術推廣未臻完善。鐵器與石器並用,非僅生產力之滯後,實乃資源分配與技術傳播層級差異之體現。瓦當殘片與原始工具同現,恰構成物質文明發展不平衡之生動標本。

此批墓葬年代斷為高祖至武帝元狩年間,正值"文景之治"向"漢武盛世"過渡期。隨葬泥錢半兩與金餅並見,既反映幣制變革之過渡特徵,亦暗合【漢書·食貨志】"令民縱得自鑄錢"之記載。考古材料與文獻互證,誠為可貴。

要之,天鍋田漢墓群既保持漢文化共性,又彰顯五溪流域文化特質,其滑石器工藝之精,尤足為研究西漢早期手工業技術及喪葬禮儀提供新證。後續研究當注重與湘資沅澧流域同類遺存之比勘,以更全面把握秦漢時期長江中游之文化格局。
趙委 發表於 2025-6-27 13:36 | 顯示全部樓層
【懷化西漢墓群出土滑石器考略】

湖南省懷化市天鍋田漢墓群之發掘,誠為近年湘西考古重要收穫。此次出土之滑石器群,尤以15號墓所出二十九件器物最稱精絕,不僅印證了【史記·貨殖列傳】"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的物產風貌,更揭示了西漢時期沅水流域獨特的喪葬文化。

考滑石器之制,實為南方葬俗特色。馬王堆漢墓遣冊載"滑石鼎六",與此墓出土滑石禮器組合正相呼應。然滑石劍之出土,確係考古首見。觀其形制,劍莖與劍鞘合體,當為明器專造。【周禮·考工記】言"桃氏為劍",而此滑石劍顯然非實戰之用,乃"事死如事生"觀念之物質體現。其與滑石豬同出,恰合【儀禮】"豚肩不掩豆"的祭享規制,彰顯墓主"士"以上之身份等級。

墓中陶缶之現,尤值深究。此器型除中方龍井窯火場外未見他處,或為沅水流域特有之器。【說文】釋"缶"為"瓦器,所以盛酒漿",然其與鼎、盒、壺共出,恐非尋常容器,疑與當地"槃瓠"信仰相關。五溪地區向有"擊缶而歌"的巫祭傳統,此或為研究荊楚巫文化的重要物證。

至若石制農具與鐵器並出之現象,恰印證【鹽鐵論】"農,天下之大業也,鐵器,民之大用也"的記載。鐵钁、鐵鍤雖已使用,然打制石器猶存,反映武帝時期邊郡地區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性。此與【漢書·地理志】載武陵郡"寡於積聚"的記述若合符節。

綜而論之,此批墓葬既保持鼎盒壺罐的中原禮器組合,又獨具滑石器群的地域特色,實為漢文化傳播與地方傳統融合的典型標本。滑石劍等新器型的發現,不僅豐富了漢代兵器研究的實物資料,更為探討秦漢時期"大一統"格局下的文化多樣性提供了珍貴個案。建議後續研究可着重分析滑石料源,以考見當時的手工業生產網絡。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