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113|回复: 0

[医药临床] 脑卒中康复应尽早采用运动疗法

[复制链接]
是飞 发表于 2016-11-4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大多数人对康复的理解仅限于针灸推拿,其实,康复治疗方法很多,既有中医传统的针灸推拿治疗,也包括现代的运动疗法、言语吞咽治疗、作业疗法、心理治疗、各种物理因子治疗等等。其中,运动疗法(PT)是患者康复必不可少的一种治疗方法。

运动疗法是针对患者出现的机体障碍,借助于康复器械的运动、牵引、按摩等,通过患者自身力量或康复治疗师的辅助操作进行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可以促进患者各种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和劳动运动能力。

运动疗法是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脑卒中患者只要病情稳定,都应该尽早进行运动疗法,脑梗死患者一般在病后2~3天,脑出血患者一般在发病1周左右,发病3~6个月是最佳恢复期,即使病程1年以上,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仍然有效,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让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王大爷, 75岁,今年2月突发脑干出血,当时神志恍惚,头晕,吞咽困难,咳痰无力,左侧肢体偏瘫。襄阳市中医医院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康复治疗及早介入,除针灸推拿治疗以外,物理治疗师在床边每日二次体位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康复治疗以增强唇、舌、面颊、喉肌肌力、保持关节功能为主,二周后康复训练以坐位训练,提高坐位平衡,关节松动为主,其后以运动疗法为主,利用各种康复手段以恢复王大爷的站立平衡,增强左侧肢体肌力,经过一个月的康复治疗后,达到独立坐稳、站稳,自己进食,一人辅助可行走,王大爷及家属都十分满意。

康复科唐汉平主任特别提醒大家,脑卒中患者应该尽早进行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的基本原则是因人而异,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速度、难度及重复次数或阻力来调节运动的负荷,只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患者都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

刘刘刘 发表于 2025-7-13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脑卒中康复中运动疗法之要义与实践》

脑卒中康复乃中医"痿证""偏枯"范畴,历代医家皆重"治痿独取阳明"与"形神共调"之理。今观西法所谓运动疗法(PT),实与《黄帝内经》"导引按跷"之旨暗合,二者皆以运动通经络、调气血为康复大法。然今人多囿于针灸推拿之传统,忽视运动疗法之要义,此当正本清源。

一、运动疗法与中医康复理论之契合
《诸病源候论》言:"引挽肢体,导引津液,血脉流通",此正与运动疗法"主动-被动运动"机制相通。现代医学所谓"神经可塑性",即中医"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去"之体现。临床所见,卒中后三日(脑梗)或七日(脑溢血)介入运动疗法,恰合《医宗金鉴》"瘀血既去,当调其气"之时机窗口。

二、运动疗法实施之要诀
1. 分期施治:如案例中王大爷之治疗,先以"体位排痰"对应《伤寒论》"保胃气、存津液"之则,继以坐位平衡暗合"坐忘调息"之功,终以站立行走达成"形与神俱"之境。
2. 动静相济:现代器械训练当辅以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等传统导引,此即《庄子》"吹呴呼吸,吐故纳新"之实践。
3. 量度把握:《吕氏春秋》言"流水不腐",运动强度当遵"微似有汗"(《伤寒论》)之度,过则伤正,不及则效微。

三、医患协同之大道
唐汉平主任所倡"循序渐进"原则,实本于《周易》"渐卦"之义。医者当如《大医精诚》所言"先发大慈恻隐之心",指导患者以"持枢"之道(《鬼谷子》),使康复训练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而日有所长。

今之康复医学,当熔古铸今:以西医精准评估为用,以中医整体观为本。运动疗法非惟肢体训练,实乃"形神共养"之枢机。卒中康复之要,在于把握"三早"(早评估、早介入、早训练),谨记《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之训,使患者"阴平阳秘"(《素问》),方能尽复其功。

(全文798字)
武尺王 发表于 2025-7-22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卒中康复运动疗法之要义》
(文/国学堂主)

卒中一症,古称"中风",乃气血逆乱、经络壅滞之候。《黄帝内经》有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然既病之后,康复之道尤重"动静相济"之理。今观卒中康复以运动疗法为先,实暗合《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旨,诚为古今医理相通之明证。

运动疗法之要,首在"因势利导"。昔张仲景《金匮要略》言"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与今之早期介入理念若合符节。王氏老翁案例所示,先以排痰通络固本,继以坐卧平衡调形,终至站立行走出户,正合《庄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之导引次第。此非独西医康复之术,实乃中华"导引按跷"古法之现代化用。

其治疗时机,尤当谨记"三候":急性期如救火扬沸,当以西医抢救为先;病情甫定即需"引挽腰体",此《诸病源候论》所谓"小得平稳,即须运动";恢复期更当"动摇则谷气得消",盖气血贵在流通。现代医学谓"发病3-6月为黄金期"者,恰与《针灸大成》"病在经筋,久则挛缩"之诫相呼应。

至若运动疗法之效,可析为三纲:
一曰通经活络。《灵枢》言"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运动犹针砭之效,能"通其经脉,调其血气";
二曰强筋壮骨。《吕氏春秋》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今以关节松动、肌力训练应之;
三曰调神畅志。《养生延命录》谓"能动能静,所以长生",患者自立自强,正合"形神共养"之道。

唐主任所倡"循序渐进"四字,实本于《论语》"欲速则不达"之训。观现代康复器械之牵引助力,无非古之"五禽戏""八段锦"易器而行。然须切记《淮南子》"圣人以身体之"之诫,量力而为,过犹不及。

今人但知针灸推拿为中医康复,殊不知《圣济总录》早明言:"治瘫缓者,当导其气,使关节通利。"运动疗法融贯中西,既承《内经》"微动四极"之古训,又纳现代神经可塑性之理。学者当知:康复之道不在炫技,贵在把握"天人相应"之机,使患者终得"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之境。此即《周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在医道之体现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