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058|回復: 0

[医药临床] 气虚血弱病证辨治举隅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7-1-7 08: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学的内容之一,是中医学基本特点——辨证论治的重要体现。深刻理解和掌握两者的意义,对于中医学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异病同治的提法始见于〖内经〗。异病同治就是对于几种不同的疾病,也会因各种不同的因素,而产生相同性质的证候,即有异病同证一说。

针对相同的症候,也就可以有相同的治疗方法,即异病同治。本文所论的痿证、便秘、肾结石、急性腰扭伤属于不同的病证,由于基本病机为气虚血弱所致,可用益气生血,养血通脉的方法进行治疗。

【痿证案】

王某,女,65岁,1993年5月9日诊。

主诉 近3个月来右侧下肢痿软无力,行走时常因无力支撑而下跪。患肢常麻木不仁,但从无痛感。

现面色白光 白,食少便溏,体倦汗多,心肺肝脾未见异常,舌淡有齿印,苔薄白,脉细缓,血压正常。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正常。

辨证 当属气虚血弱痿证。治宜益气生血,养血通脉。方用卢永兵经验方。

处方 黄芪300克,猪脚一节,水煎,饮汤及吃猪脚,连服10剂,自觉全身气力倍增,患侧痿软麻木仁、多汗完全消失,饮食、二便正常。再服6剂,康复,此后再无复发。

按 黄芪能『通血脉』,益气养血。此例为气虚血弱痿症,法当益气生血通脉,重用黄芪益气补充血管,促进血行,改善微循环,有奇效。

【便秘案】

黄某,女,45岁,1993年10月25日诊。

主诉 近2年来每月大便仅3次,如羊屎样,每次大便需用力才能排出,有时大汗淋漓。

现身体消瘦,面色白光 白,贫血面容,饮食睡眠基本正常,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缓。

辨证 当属气虚血弱便秘。治宜益气生血,养血通便。方用卢永兵经验方。

处方 白术80克,枳实15克,黄芪30克,日煎服1剂。6剂后大便正常,每服6剂巩固疗效,三个月后电话随访,大便正常,血常规检查正常。

按 脾虚血少,肠燥便秘,重用黄芪、白术,益气健脾,润肠生津,促进传导,自然排便。老人、虚人便秘,切忌猛泻,泻而津枯,后而结更甚。用白术量宜大,一般在60~120克之间,大便正常以后,仍需服5~6剂,以巩固疗效。

【肾结石案】

王某,男,32岁,1994年6月23日诊。

主诉 近1个月来常腰酸,右下腹疼痛,小便热痛短赤。现面色红赤,口干口苦,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右肾区有明显叩击痛,腹部无肿块,舌尖边略红、有瘀点,苔薄黄,脉弦。B超检查诊断为右肾结石。小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少),脓细胞(少)。

辨证 当属气虚血弱肾结石。治宜益气养血,清热凉血,利尿通淋。方用卢永兵经验方。

处方 黄芪30克,生地30克,金钱草30克,鸡内金30克,海金沙15克。日煎1剂。3剂后小便热痛消失,腰酸减轻,再服15剂,排出绿豆大结石3粒,腰酸消失。

B超检查右肾未见结石。后用知柏地黄丸调服半个月,巩固疗效。

按 此病为右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中医称为沙淋、热淋。方中黄芪益气养血,生地清热凉血,金钱草、海金沙利尿通淋,鸡内金化石益脾肾。

此方为笔者自拟之『生地三金汤』,临证治石淋屡试屡验。此方可用于泌尿系结石、急性尿路感染或急性前列腺炎,属于湿热者。

【急性腰扭伤案】

黄某,男,51岁。1993年12月6日诊。

主诉 平常腰肌常有痹痛,逢劳累或天气变化加剧。昨天下午在搬家时,提物过重,腰部左侧突然疼痛难忍,不能屈伸、转侧,现面红,口苦,口臭,小便赤,大便结,舌红,苔黄厚腻。左腰肌明显压痛,腰椎无压痛,查小便常规未见异常。

辨证 当属急性腰肌扭伤。治宜益气养血、清热疏风、行气泻便。方用卢永兵经验方。

处方 黄芪30克,海桐皮50克,生地20克,桑枝30克,黄柏10克,枳壳12克,大黄(后下)15克。服1剂后,大便通,日3~4次,矢气频频,腰痛大减。服第2剂后,腰痛消失。

按 急性腰肌扭伤,本例不用活血止痛药,而用益气养血、清热疏风通络、行气泻便之药,因其原有腰肌风湿,现扭伤兼腑实。临证见有急性腰肌、腰椎疼痛,或大便秘结,或虽通而舌苔黄厚腻者,用大黄活血通便,甚能奏效。

【人物链接】

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是名传一方的中医师。上世纪六十年代,卢永兵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退休前任广东省揭阳市科协主席、揭阳市中医院院长。

卢永兵专心研究老年医学已经40载,指出老年多瘀,久病多瘀,瘀是中风的主要病因,所以活血化瘀的方法应贯穿治疗中风的始终,活血化瘀结合大剂量的补气药黄芪,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他在治疗中风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出现的肢体瘫软,黄芪常用至80克~120克,疗效明显;仙鹤草具有活血、止血功效,同时这二味中药有双向作用,且性味较平和,可大量使用。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在人之风 發表於 2025-6-21 11:53 | 顯示全部樓層
《气虚血弱病证异治三案发微》

异病同治乃岐黄要义,《内经》"治病必求于本"实已肇其端绪。今就痿躄、便秘、石淋三案,阐发气虚血弱病机下"同证异治"之精微,兼论卢氏经验方活用之妙。

一、病机枢要
三案皆见白光面、舌淡齿印、脉细缓弱,此气虚失荣之候;痿软、便秘、腰酸,皆血不濡养之征。然同中有异:痿证属脾肺气虚,阳明经失灌;便秘乃脾失健运,津液不布;石淋虽本虚标实,然久痛必耗气伤血。卢氏深谙"气血互根"之理,取黄芪为君,量达300克者,非孟浪之举,实本《本经》"主大风癞疾,五痔鼠瘘"之训,现代研究证实其可提升红细胞膜稳定性,正合"益气生血"之旨。

二、治法变通
痿证案取"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黄芪配猪蹄,取血肉有情之品,暗合朱丹溪"痿证不可作风治"之戒。便秘案妙在白术80克配枳实,乃师仲景枳术汤意而变通之,白术现代药理证实能双向调节肠蠕动,量小则止泻,量大反通便,此先贤未明之奥。石淋案虽未具方,然据证当在益气基础上佐金钱草、海金沙等通淋之品,体现"急则治标"之变。

三、临证启悟
1. 量效关系:黄芪300克治痿、白术80克通便,突破常规剂量,然必以脉证相符为前提。如便秘案若见弦滑之脉,即非所宜。
2. 给药载体:猪蹄煎汤寓"以形补形"之巧,较单纯水煎更利脂溶性成分吸收,此即"汤液醪醴"古法新用。
3. 巩固疗法:三案皆强调守方,尤以便秘案"服6剂巩固"最具深意,因气虚便秘易反复,当俟脾气健运为度。

四、现代意义
三案启示:①慢性病见气虚血弱证,可突破病种限制施治;②实验室指标(如血脂正常)不可替代辨证;③传统给药途径(如食疗并用)值得发掘。然须注意,石淋急性期当先解其绞痛,俟标缓再图本,此即"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素问·标本病传论》)之要义。

结语:异病同治非机械对应,实乃病机辨识艺术。三案示人:握气血清长之枢机,参现代药理之新知,方能古方新用,触类旁通。学者当于此处细参,勿执方以待病。
吕服 發表於 2025-7-11 20:18 | 顯示全部樓層
《气虚血弱病证异病同治之临证阐微》

异病同治乃中医辨证论治精髓所在,观《内经》"治病必求于本"之训,实为把握病机共性之要旨。今就痿证、便秘、肾结石三案,剖析气虚血弱病机下异病同治之妙用,以彰中医整体观之科学性。

一、痿证案辨治枢要
王氏痿证呈现"面色㿠白、脉细缓"等典型气虚证候,其病机关键在于"宗筋失养"。黄芪用量达300克,正合《本经》"主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之论。现代药理证实,黄芪多糖能显著提升血红蛋白含量,改善微循环。配伍猪脚乃"以形补形"之妙用,富含胶原蛋白可促进神经髓鞘修复。此案印证《素问·痿论》"治痿独取阳明"之理,通过健脾益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二、便秘案治疗法度
黄氏便秘案展现"虚秘"特征,与《景岳全书》"老人虚秘,最非所宜攻伐"之论相合。白术用量达80克,突破常规剂量,正体现《本草崇原》"白术益气和中,补其脾胃"之效。现代研究显示,大剂量白术可通过调节肠道AQP3水通道蛋白促进肠液分泌。配伍枳实取"枳术丸"之意,一补一通,深得张元素"养正积自除"之三昧。

三、肾结石案治疗要点(补全)
王某肾结石虽见湿热表象,然舌边瘀点提示血瘀病机。当以益气活血为要,可予黄芪60克配伍金钱草30克、鸡内金15克。此即取法《医学衷中参西录》"气行则水行"之理。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可调节尿液中枸橼酸含量,抑制草酸钙结晶形成,配合活血药改善肾脏微循环,共奏"气化排石"之功。

结语:
三案虽病各异,然"气虚血弱"病机一也。卢氏经验方深得"异病同治"之奥义:黄芪为君,量大力专,既合《神农本草经》"补虚"之旨,又暗合现代药理学改善微循环之效。临证当谨记《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训,把握病机本质,方能以不变应万变。然需注意,异病同治非谓一方通治,乃指治法原则相通,具体用药仍需随证加减,此即"同中有异"之辨证智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