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25|回覆: 0

[成語典故] 春光明媚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6-9-27 04: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春光明媚】涵義

明媚:美好,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鮮明可愛。

【春光明媚】出處

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一折:“莫不是春光明媚!即不沙可怎生有梨花落,在這滿空飛?”

【春光明媚】辨析

【春光明媚】讀音:chūn guāng míng mèi

【春光明媚】近義詞:春暖花開、花紅柳綠、春和景明

【春光明媚】反義詞:天寒地凍、飛沙走石

【春光明媚】用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定語

【春光明媚】造句

1、在春光明媚繁花似錦的季節,我們一起回到了離別多年的故鄉。

2、春光明媚,一顆顆水晶般的葡萄在太陽公公的愛撫下顯得格外美麗。它們伸展著嫩綠色的葉子,給一串串掛滿了枝頭上的葡萄增添了許多光彩。

3、今天照樣是春光明媚,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使人心舒暢,心情暢快。

4、在那春光明媚,百花爭艷的日子裡,老師領著我們去春遊。

5、妹妹的臉像一張"晴雨表",有時"春光明媚",有時"狂風暴雨"。

6、在一個春光明媚的中午,冬冬來到山坡上,只見綠茵茵的草地上長滿了五顏六色的野花,於是,他就悠閒地趴在草地上。

7、沒過多久,春光明媚,陽關燦爛,太陽公公又露出了紅紅的笑臉。

8、這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清晨,我與媽媽去見新搬來的鄰居。

9、三月的成都,正是春光明媚的季節。

10、四月末的長春,正是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季節。

余李柔 發表於 2025-4-30 16:0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春光明媚"之美學意蘊與文化流變】

"春光明媚"一詞,實乃漢語中極具美學張力的四字格言。考其源流,元人楊文奎【兒女團圓】首創此語,然其意象積澱實可追溯至【詩經】"春日載陽"之詠。本文擬從訓詁、美學、文化三途,剖判此語之精微。

一、字義訓詁考辨
"春"字從艸從日,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謂"推也",暗含生機勃發之意。"光"字甲骨文作人頂日之形,【釋名】解爲"晃也",狀其明澈。"明媚"二字雙聲,【玉篇】釋"媚"爲"好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指其本義爲"目美",後引申爲景物鮮妍。四字連用,遂成視聽通感之絕妙搭配。

二、古典美學範式
此語實爲"情景交融"美學之典範。謝赫【古畫品錄】論"氣韻生動",正可詮釋春光之"媚";郭熙【林泉高致】謂"春山澹冶而如笑",恰是"明媚"之註腳。細察其語法結構,"主謂式"的簡潔表達,暗合【文心雕龍】"以少總多"之旨,較之"春暖花開"更顯凝練,比"花紅柳綠"尤重神韻。

三、文化意象流變
自元代以降,此語漸成文人標配。楊維楨【嬉春圖賦】衍其形,沈周【江南春色圖】傳其神。至清代李漁【閒情偶寄】,更將"明媚"細分爲"朝光""夕照"二品。今人用此語,當知其中蘊含"天人合一"之思:例句中"葡萄沐日""山坡野花"等意象,皆暗合【周易】"天地絪縕,萬物化醇"之理。

今人運用此語,須避淺白直露之弊。如例五以"晴雨表"喻人臉,雖具巧思,然失卻春光之雍容;例九、例十簡單羅列地名季節,尤欠古典意象之深化。當效法王維【輞川集】手法,使"明媚"之境與人文情懷相激盪,方得此語真髓。

要之,"春光明媚"非止狀物之詞,實爲中國人觀物取象的哲學結晶。其四字之中,既有【禮記】"春作夏長"的宇宙觀照,又含【毛詩序】"情動於中"的審美體驗,更寄託著【論語】"浴乎沂,風乎舞雩"的生命理想。學者用之,當於明麗春光中,見出千年文脈之流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