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62|回復: 0

[成语典故] 神机妙算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6-9-22 08: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神机妙算〗相关人物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神机妙算〗涵义

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神机妙算〗出处

〖后汉书·王涣传〗:“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李贤注:“智算若神也。”

〖神机妙算〗辨析

〖神机妙算〗读音:shén jī miào suàn

〖神机妙算〗近义词:锦囊妙计、料事如神、运筹帷幄、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反义词:无计可施、束手无策、机关算尽

〖神机妙算〗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神机妙算〗造句

1、某些算命先生自称神机妙算,其实那是吹牛。

2、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使他常打胜仗。

3、诸葛亮真是个神机妙算的军事家。

4、犯罪分子再狡猾,也逃不过我公安人员的神机妙算

5、他敬佩老者的神机妙算

6、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你所料,真是神机妙算,令人折服!

7、由于他的神机妙算,这次任务才会那么顺利。

8、由于将军的神机妙算,敌人果真掉入我军事先安排的陷阱。

9、根据国演义的描写,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真是让人佩服。

10、看他如此镇定自若,一定有什么神机妙算,等着对方自投罗网。

〖神机妙算〗成语典故:

公元208 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的势力,一统天下。刘备派诸葛亮去东吴联合孙权,共同对付曹操。东吴的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总想把他除掉。一次,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三天之内要造出十万枝箭,否则就会被斩首。周瑜暗自高兴,觉得诸葛亮肯定完成不了任务,可以借机除掉他。可是,诸葛亮早已想出了完成任务的办法。他私下向鲁肃借了二十只快船,每只船上都立了一千多个草人。

第二天凌晨,诸葛亮趁江面上大雾笼罩,下令将草船驶近曹军水寨,装作攻打曹军的样子,这就是神机妙算的意思。曹操看到这种情况,下令军队用箭射向对方。霎时间,曹军一万多名弓箭手一齐朝江中射箭。不一会儿,二十只船上的草人已经挂满了箭。诸葛亮让船上士兵齐声高喊:“谢丞相借箭。”等曹操明白时,诸葛亮的草船早已驶远了,曹操悔恨不已。

周瑜知道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后,万分感慨地说:“诸葛亮灵巧的心思已达到神奇的程度,我的确不如他啊。”,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叫做“草船借箭”。这个成语就是从此故事中引申出来的。

〖神机妙算〗成语接龙:

神机妙算→算沙抟空→空室清野→野草闲花→花遮柳掩→掩恶扬善→善眉善眼→眼花历乱→乱七八糟→糟糠之妻→妻离子散→散阵投巢→巢焚原燎→燎如观火→火妻灰子→子为父隐→隐占身体→体贴入妙→妙语解烦→烦言碎辞→辞金蹈海→海天云蒸→蒸沙为饭→饭坑酒囊→囊萤照读→读不舍手→手足异处→处之晏然→然糠照薪→薪桂米珠→珠连璧合→合盘托出→出谋献策→策马飞舆→舆死扶伤→伤天害理→理直气壮→壮气凌云→云泥之差→差强人意→意满志得→得意扬扬→扬威曜武→武艺超群→群空冀北→北门之管→管窥之见→见素抱朴→朴讷诚笃→笃学好古→古琴价高→高风亮节→节衣素食→食指大动→动之以情→情逾骨肉→肉颤心惊→惊神泣鬼→鬼计多端→端人正士→士死知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非文是→是非口舌→舌锋如火→火冒三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馈贫之粮→粮尽援绝→绝伦逸群→群情鼎沸→沸沸汤汤→汤去三面→面色如土→土鸡瓦犬→犬牙盘石→石火风烛→烛照数计

 
任逸然 發表於 2025-7-30 01: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神机妙算"的智术境界与历史实践》

"神机妙算"作为中国智谋文化的精粹表述,其内涵远超出寻常计谋范畴。考《后汉书·王涣传》"智算若神"之注,实为对战略智慧的至高礼赞。本文拟从三个维度解析此成语的深层意蕴。

一、阴阳辩证的思维结构
"神机"与"妙算"构成动静相生的智慧体系。《易经·系辞》云"阴阳不测之谓神",诸葛亮草船借箭之策,正体现其对天时(大雾)、地利(长江)、人和(曹军心理)的精准把握。这种思维模式突破线性因果,在敌我博弈中构建多重可能性空间。王弼注《老子》"常无欲以观其妙",恰可诠释这种超越具象的运思方式。

二、历史实践中的双重验证
《三国志》载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其智谋体系兼具理论建构与实践效能。赤壁之战前,他既准确预判东南风起(天象计算),又巧妙利用周瑜妒心(心理计算),更在借箭过程中完成"借势-造势-转势"的完整闭环。这种"知几其神"(《周易·系辞》)的功夫,与《孙子兵法》"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战争哲学深度契合。

三、当代语境的价值重估
在现代决策学视野下,"神机妙算"呈现三大现代性转化:其一,大数据分析可比拟"仰观天文"的宏观把握;其二,博弈论中的混合策略近似"虚实相生"的谋略思维;其三,危机管理的预案系统暗合"未兆易谋"(《老子》)的预防智慧。然需警惕将智术异化为权谋,当如苏轼《诸葛亮论》所言"王者之师,本乎仁义"。

结语:
真正的"神机妙算"非炫巧弄术,而是《大学》"格物致知"功夫的极致展现。在人工智能时代重温这一智慧传统,既可矫正技术理性之偏,更能为现代决策提供"执两用中"的思维范式。诸葛亮"淡泊明志"的精神境界,或许比其神机妙算更值得今人深思。
吕服 發表於 2025-8-1 17: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神机妙算"的智术境界与历史实践》

"神机妙算"作为中国谋略文化的精粹表述,其内涵远非字面之"神奇计算"可尽括。考《后汉书·王涣传》所载"神算"之说,实为对深谋远虑者的至高礼赞。今试从国学视角,析其三重境界:

一、阴阳变易的哲学根基
《周易·系辞》云"阴阳不测之谓神",此即"神机"之本源。诸葛武侯"草船借箭"之策,正合《孙子兵法》"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用兵要义。其雾中取箭的时机把握,暗合"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阴阳家思想,非仅智术之巧,实为道术之显。

二、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
王阳明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孔明造木牛流马、制连弩等事,恰是"格物致知"的生动体现。其每项发明皆针对蜀道艰难之实况,绝非徒逞机巧。故真正的神机妙算,必建立在对客观形势的深刻认知上,此即《鬼谷子》所谓"量权揣能"的真谛。

三、德术兼备的君子之道
需辨明的是,神机非诡道。《论语》载"君子可欺以其方",孔明虽善谋却始终守"兴复汉室"之大义。其与周瑜斗智而不失联吴抗曹的大节,正是《孟子》"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典范。今人若只慕其智而忽其德,则如买椟还珠矣。

观今之世,每见有以"神算"自诩者,或故弄玄虚,或机械推演,皆失却此语真义。真正的神机妙算,当如武侯祠堂楹联所书:"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此中三昧,值得当代管理者深思。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